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和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和的名人有哪些和姓和的名人的精彩内容哦。
和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7位。
历史上部分姓和的名人
和洽,三国魏汝南平人,字阳士。东汉末,举孝廉,不就。率亲旧依刘表。后归曹操,为丞相掾属。魏国既建,为侍中、郎中令。魏文帝即位,为光禄勋,封安城亭侯。魏明帝时,进封西凌乡侯,拜太常。为官清贫廉洁有操守,最后以售田宅自给,卒谥简。和峤西晋汝南西平人,字长舆。有盛名。袭爵上蔡伯。起家太子舍人,累迁颖太守。为政清简。以贾充荐,入为中书令。晋武帝深器之,预定灭吴大计。恒以储君机为忧。惠帝立,拜太子少傅,迁光禄大夫。家富性吝,杜预谓其有钱癖。卒谥简。
和郁,西晋汝南西平人,字仲舆,和峤弟。以清干称。历伤书左右仆射、中书令、尚书令。怀帝永嘉五年,汉刘曜攻破洛阳,杀官吏,郁等奔苟。疾卒。
和匹,(公元?~452年),著名北魏大臣。北魏太武帝时任侍中。太武帝拓跋焘正平元年(公元451年)任侍中,爵吴兴公。次年,太武帝为中常侍宗爱所杀,和匹秘不发丧,而是与侍中薛提、尚书左仆射兰延等议立新君,结果亦为宗爱矫皇后令杀之。
和跋,北魏代人。以才辩名。道武帝时为外朝大人,参军国大谋,有智算。从入中原,以功进尚书,镇邺。封定陵公。出为平原太守。道武帝宠之冠于诸将。跋好虚誉,性尤奢yin,道武戒之,不听。遂诛跋。
和归,北魏代人。和跋子。代地人(今山西北部),从征赫连昌有功,拜统万将军,赐成皋男。从安颉攻虎牢,拔之。进爵高阳侯。后以罪配凉州为民。盖吴起事,复以龙骧将军前往镇压。还拜冠军将军、雍城镇都大将、高阳氏。
和安,北魏代人。和归孙。恭敏善事人,稍迁中书舍人。北魏孝明帝孝昌中,为益州刺史邴长史,固守小剑。梁将樊文炽围之,不克。遣降至城下说降,安命射之,乃退。东魏孝静帝尝夜与朝贤讲集,命安看斗柄所指,安答曰:“臣不识北斗。”高欢闻之,以为淳直。除给事黄门侍郎,后为仪州刺史。
和士开,北齐清都临漳人,字彦通。初先世西域胡商,本姓素和氏。初选为国子学生。高湛为长广王时,辟为行府参军。善握槊,能弹琵琶,倾巧便僻,为湛所恩幸。湛即帝位(武成帝)迁黄门侍郎,尝劝帝以国事付大臣而恣意作乐,武成帝大悦,纳之。又与祖说武成帝禅位太子(后主),封官侍中、尚书左仆射。武平元年封淮阳王,除尚书令、录尚书事,操纵朝政。后为琅邪王高俨杀。
和洪(生卒年待考),汝南人(今河南汝南)。著名隋朝将领。勇烈过人。仕周,以军功累至车骑大将军。从武帝平齐,又从破陈大将吴明彻于吕梁,赐爵北平侯。入隋,从韦孝宽讨平尉迟迥,又以北道行军总管击退突厥。后迁徐州总管卒。
和逢,尧唐岐山人,武则天时负鼎上书,自言愿助天子和饪,坐流庄州十余年。后举进士第,擢监察史。突厥请尚公主,逢尧奉使称旨,擢户部侍郎。坐善太平公主,贬朗州司马。官终柘州刺史。
和守阳,唐扶风人,字守阳。和士开裔孙。中宗景龙间,为碛西支度田判官。时宗楚客欲陷郭元振,逼守阳诬证之,守阳拒不从。曾为册立突骑施可汗使。使还,迁北庭都护府长史。改播川郡太守,寻迁北庭都护,专知支度营田十年,储积巨亿。迁陇右节度副大使,改陇西郡太守。迁江华郡太守,卒于途。
和凝,字成绩,五代时郓州须昌(今山东省东平)人。少好学,年19、后梁末帝贞明二年登进士第。初贺瑰辟为从事,瑰与李存勖战,败,独凝以死相随,时称义士。仕后唐,历礼部、刑部员外郎,知制诰,权知贡举,所收多才名之士。后晋有天下,历端明殿学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帝开运初,罢相,寻转左仆射。后汉时授太子太傅,封鲁国公。凝好修整,性乐善,常称道后进。凝生平好文章,文章以多为富,长于短歌艳词,有“曲子相公”之称,其长短名句《红叶稿》,又名《香奁集》。诗有《宫词》百首,词收于《花间集》,与子合撰有《疑狱集》,有集百卷。
和岘,字晦仁,北宋浚义(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出生于官宦世家。他自幼博览群书,喜音乐,好依声填词,是宋初著名词人,16岁登朝为著作郎。曾任太常博士、东京转运史、主客郎中、大常丞。他的词作被收录在《全宋词》中的有《开宝元年南郊鼓吹歌曲》三首。其主题是歌颂开国皇帝宋太祖“道高尧舜垂衣治,日月并文明”的功德和“九士乐生平”的盛世。
和嵊(公元951~995年),字显仁,和岘之弟。宋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累官光禄寺丞。淳化初年,撰《七牖题名记》,并补注父和凝所著《古今孝悌集成》十卷以献,擢直史馆。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再献《观灯赋》,进右正言,知理检院。至道初年,与王旦同判吏部铨,后病亡。
和斌,宋代濮州鄄城人,字胜之。初为德顺军指挥使,数御敌,身被创十余处。从狄青南征,以功擢权广西钤辖。大败抚水罗世念并收降之。历知宜、邕州,为高阳关、永兴军路副总管。为将以恩信得边民心,岭南珍货,一无所取,严禁边吏希功衅。官终步军都虞候。
和勇(?-1474年),初名脱脱孛罗,蒙古和宁王阿鲁台之孙。明宣宗时居住于京师。袭指挥使,积功至都督佥事。宪宗天顺年间,充游击将军,统降夷千人往讨两广。成化初率所部从征大藤峡,晋左都督。三年召督效勇营训练,再著战功,特封靖安伯。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要职,为皇上宠信之极,官阶之高,管事之广,兼职之多,权势之大,清朝罕有。他还是皇上的亲家翁,其子丰绅殷德被指定为皇上最宠爱的十公主之额驸。后被嘉庆皇帝赐死。
和文,元明山西平定人,字希文。师从吕思诚,学行优异。明洪武中擢用,以勤能称于时。后累迁至刑部侍郎。和承芳明代举人,平定人。历唐山知县,有惠政。以父丧还籍,斩衰竹杖,徙行千里,居丧哀毁。世称为真孝廉。
和隆武,清代名将,满洲镶蓝旗人。因功封三等果勇侯,授吉林将军。卒谥壮毅。
和映,清代乾隆进士,蒙古镶黄旗人。原名和宁。奉使卫藏及西域,前后凡十二年。著有《读易汇参》、《三州纪略)等书。
卜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2位。
历史上部分姓卜的名人
卜商(公元前507年——前?年)字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人称卜子。性格勇武,为人“好与贤己者处”。以“文学”著称,曾为莒父宰。孔子逝后,他到魏国西河进学,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吸取教训。以防止臣下篡权。提出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
卜式,西汉大臣,洛阳(今属河南)人。以牧羊致富。武帝时,匈奴屡犯边,他上书朝廷,愿以家财之半捐公助边。帝欲授以官职,辞而不受。又以二十万钱救济家乡贫民。朝廷闻其慷慨爱施,赏以重金,召拜为中郎,布告天下。他以赏金悉助府库;身为郎,仍布衣为皇家牧羊于山中。武帝封其为缑氏令,以试其治羊之法,有政绩,赐爵关内侯。元鼎中,官至御史大夫。後因反对盐铁官营,又兼不习文章,贬为太子太傅,以寿终。
卜天与,吴兴余杭人也。父名祖,有勇干,徐赤将为余杭令,祖依随之。赤将死,高祖闻其有干力,召补队主,从征伐,封关中侯,历二县令。天与善射,弓力兼倍,容貌严正,笑不解颜。太祖以其旧将子,便教皇子射。居累年,以白衣领东掖防关队。元嘉二十七年,臧质救悬瓠,刘兴祖守白石,并率所领随之,虏退罢。迁领辇后第一队,抚恤士卒,甚得众心。二十九年,以为广威将军,领左细仗,兼带营禄。
卜天璋,(1250—1331)元洛阳(今属河南)人,迁居开封。字君璋。历官工总主事、刑部归德知府,后累迁广东廉访使。天历二年(1329)拜山南谦访使,至则厉风纪、肖吏治,有治绩。曾上《中兴济治策》万余言,切中时弊。后谢病归。
卜大同,明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字吉夫,号监泉。嘉靖进士。由刑部主事官至湖广按察使。倭寇骚扰东南时,任福建巡海副使,边备多所兴革,使倭寇三年不敢犯。著有《征苗图记》、《备倭图记》及《监泉集》。
姓卜的男明星
卜维扬、卜大明、卜万苍、卜学亮、卜宇等等。
姓卜的女明星
卜敏等等。
元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1位。
历史上部分姓元的名人
元宏: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386年,拓跋珪在北方建立北魏政权(386-556年)日益强大,尽占长江以北地区,成南北朝对峙之势。传至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将皇族拓跋姓改成了元姓,自己也改名为元宏,其他庶族仍为拓跋氏。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元勰:字彦和,献文帝第六子,孝文帝之弟。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转中书令,改封彭城王。宣武永平元年(508年)被杀,追赠使持节、侍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司徒公,谥曰武宣王。其年十一月六日葬于长陵北山。
元结:字次山。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天宝进士。他继承陈子昂反对六朝骄俪文风,致力于古文写作,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有《浪说》7篇、《漫记》7篇等。
元稹:字微之。唐朝时河南(今洛阳市)人。元和元年,对策举制科第一。任左拾遗。早期反对权贵宦官,但后转而依附宦官。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共同提倡新乐府,两人齐名,世称元白;诗称元和体。著有《元氏长庆集》100卷,今存60卷。所作传奇《会真记》,记张生与崔莺莺之事,为后来《西厢记》所本。终年52岁。
元载:字公辅,岐山人。唐代天下元帅行军司马。嗜学好属文,以明庄、老、文、列四子之学,策入高科。初授新平尉,历度支郎中。肃宗嘉其奏对,委以国计。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俄迁户部侍郎度支使,并诸道转运使。以附李辅国,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排去忠良,引用贪猥。大历中,以贿败,伏诛。集十卷,今存诗一首。
元绛:字厚之(1008-1083),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北宋大臣、文学家。元绛从小聪颖好学,5岁时便能作诗,9岁时拜见荆南(今湖北省江陵)太守,太守试以三题,并将其文章呈进于朝。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初授江宁推官,摄上元令(现均属江苏江宁)。当地有一豪强王豹子,欺男霸女横行乡里。元绛不惧豪绅,依法将其捕获,予以斩首。元绛善于断案,有一妇人状告邻居与其夫嗜酒争吵,乘黑入室砍断其夫脚。元绛见该妇哭而不哀,言其夜与夫同眠却衣裙无血污、该妇回去后与一僧私语谈笑。即令捕回妇、僧,审出实为奸情杀夫。百姓无不称颂。安抚使范仲淹将其调任永新知县,后改任通州海门县(今江苏省启东东北)。该地民众多以贩盐为生,按律盐为官办,百姓贩盐犯法,制置使欲治盐贩罪。元绛认为该地产盐,并以此为生,超过规定存盐数,情有可原,宜略施惩戒放之。后升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今属浙江省),转为度支判官。皇佑四年(1053年)为广东转运使,迁工部郎中,历两浙、河北转运使,召拜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福州,进龙图阁直学士,调广、越、荆南,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熙宁八年(1075年)十二月,自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判太常寺兼群牧使、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元丰二年(1079年)五月,受耆宁(神宗子)事牵连,贬知亳州,改颍州。三年,加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四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元绛在官期间,操持有当,支持王安石变法。工于诗文,“景灵宫”作神御11殿,令其作《上梁文》,一夜之间完成。朝廷颁给少数民族首领及外国诏书亦多出自其手。著有《玉堂集》,《全宋词》存其词2首,《宋诗纪事》存其诗6首。卒后,赠太子少师,谥号“章简”。
元景皓:公元550年,高洋废掉了东魏的孝静帝,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齐朝,历史上称为北齐。在原来的东魏政权中,元氏贵族势力庞大。高洋夺权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就尽力削减和限制元氏贵族的势力,这样一来,与元氏贵族的矛盾就十分尖锐了。有一次,高洋要到晋阳巡行,担心元氏贵族趁机谋反,就对元氏贵族大加杀害。当时的定襄县令叫元景安,他为了逃避被杀的厄运,想改成高姓。他的堂兄元景皓听说后,怒斥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己,竟抛弃祖宗,换成别人的姓,太可耻了!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意思是说,大丈夫宁可为玉器而被打碎,怎么能求做完整的瓦片,苟且偷生?贪生怕死、一心保命保官的元景安竟把堂兄的话告诉了高洋。高洋对元氏贵族本来就怀有戒心,听到这事,更是火冒三丈,立刻下令杀了元景皓。后来常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
元德昭:本姓危,字明远,五代时江西省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吴越王重其才,忌“危”字刀下有“厄”,改姓元,后由于战功卓著,拜为丞相。
元奉宗:字知礼(961-1038),北宋余杭(治今浙江省杭州)人。景德二年(1005年)进士,释褐知歙州绩溪县,徙常州武进令;为漳州从事,除忠正军节度掌书记,俄改淮南幕、擢太子中允,领庐州榷酤,又知蜀州晋原县。仁宗时,迁太常丞,赐五品服,知通州海门县,又迁太常博士。入拜尚书屯田员外郎,有监郡之行,请余杭一闲局,求分务南都,旋即告老归姑苏,终官都官员外郎。子绛。仲淹“以公年德,尝修乡丈之礼”;又因其“孝友之风”、“抱道于身”而加敬,为撰墓志。
元好问:字裕之(1190-1257),号遗山,金代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系出元魏,七岁能诗,兴定三年进士,官至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古文继承韩柳,结构严密。诗主风骨,反对浮艳。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编有中州集。著有遗山集、续夷坚志。金庸小说中的“问世间,情是何物”正是出自他的词《摸鱼儿》。
此外,还有元浩、元跬、元康、元崇,均为唐代高僧,对推动佛教文化起了巨大作用等元氏名人。
姓元的男明星:
元彪、元楼、元彬、元华、元秋、元奎等等。
以上内容是关于姓和的名人和姓和的名人有哪些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舒氏郡望堂号对联 尉迟氏祠堂对联
下一篇:更多起名
本文标题:姓和的名人 姓和的名人有哪些
本文链接:http://m.xzfx123.com/article/45459.html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和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和的名人...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舒氏郡望堂号对联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尉迟...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南门氏起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杨氏姓氏来...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鞠氏郡望堂号对联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黎氏...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王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王的名人...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免费起名字大全2023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20...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上官氏家谱谱序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上官姓...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言氏的来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言氏家族有...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邴姓男孩起名字大全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邴...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甘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甘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