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2月货币供应量点评 12月货币供应量是多少的文章,本文对文章12月货币供应量点评 12月货币供应量是多少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1、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近年来,很多国家都把M2作为货币供应量的调控目标。
2、平方米
平方米(m2,英文:square meter),是面积的公制单位。定义为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在生活中平方米通常简称为“平米”或“平方”。港台地区则称为“平方公尺”。
3、减数第二次分裂
M2还表示生物生殖细胞的一个过程,叫做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4、M2老人手机
M2老人手机是21克手机新推出的一款3G智能手机,该款手机拥有四核1.3G处理器,4.3英寸IPS高清屏幕,500万像素摄像头,MOS移动音响系统,号称是目前市场上辐射值超小、待机长达27天的智能老人手机。
5、宝瓶座球状星团
M2(梅西耶2)位于宝瓶座的一个球状星团,在梅西耶星表中编号为M2(1760年,梅西耶独立地发现并且给它编号)。是已知最大的星团之一,也是是包含恒星最多、最紧密的球状星团之一。
文 财信研究院 宏观团队
胡文艳
投资要点
>> 核心观点: 随着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12月份社融、M2、M1等增速均明显回落,流动性转向进一步得到确认;但信贷总量不弱、结构上企业中长贷继续保持高增,反映出结构性政策对实体精准滴灌作用仍强,经济整体仍在稳步修复。预计未来国内经济“爬坡”与政策“退坡”格局仍将延续一段时日,流动性紧平衡是货币政策主基调,但疫情变化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国内消费等内生动能修复偏慢,货币政策大概率“缓退坡”,不会出现政策断崖。具体看:
>> 表外融资与企业债大幅收缩,是社融增速超预期回落主因。 12月国内社融增量同比减少4821亿元,存量增速较上月大幅回落0.3个百分点至13.3%,大幅低于市场预计。从各分项看,表外融资和企业债券是本月社融超预期回落的主要拖累因素,两者分别同比多减少5920、2183亿元,反映出流动性退潮、监管趋严下,国内货币供给端收缩的压力已有所显现;同期受益国债发行维持高位,政府债券同比多增3418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口径)和股票融资保持同比多增,均继续对社融形成一定支撑。
>> 企业需求偏强支撑信贷同比改善,但居民贷款已明显走弱。 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6万亿元,同比多增1200亿元,存量增速为12.8%,与上月持平。具体看,实体企业部门是信贷改善的主要贡献力量,本月企业贷款同比多增1709亿元,其中企业中长贷同比多增1522亿元,连续10月同比多增1500亿元以上,反映出经济持续修复下企业融资需求不弱;同时受严监管影响,部分表外票据业务转入表内,导致本月企业票据也同比多增3079亿元。但居民部门贷款同比减少824亿元,为近十个月以来首次同比下降,且受居民消费偏弱和房地产调控趋严影响,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均有所下降,分别同比减少493和432亿元。
>> 翘尾因素与信用扩张放缓是M2回落主因,基数效应和房企融资收紧致M1大幅下降。 12月M2增速为10.1%,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原因有三:一是翘尾因素较上月大幅降低1.3个百分点,不利于M2增速提高;二是财政存款为-9540亿元,低于近5年12月份平均约-12000亿元的降幅,不利于M2增速明显改善;三是实体信用扩张放缓,导致贷款创造存款的信用货币创造减慢,也会对M2形成拖累。12月M1增速较上月大幅回落1.4个百分点至8.6%,则主要源于去年同期基数偏高和房企融资收紧的拖累;同时财政资金投放不及预期,也不利于机关团体活期存款增加较多,对M1增速也形成一定制约。
>> 货币政策展望:继续缓退坡,流动性维持紧平衡。 12月份社融、M2、M1等增速均明显回落,显示流动性转向进一步得到确认;但信贷总量不弱、结构上企业中长贷继续保持高增,反映出经济整体仍在稳步修复。预计未来国内经济“爬坡”与政策“退坡”格局仍将延续一段时日,流动性维持紧平衡是货币政策主基调。量的方面,降准的概率极低,预计2023年M2和社融增速或分别降至10%和12%左右;价的方面,预计2023年上半年之前降息基本没有可能,国内利率大概率先波动上行后回落,流动性最紧时点或在二季度;结构方面,央行将继续强调定向发力实现精准滴管作用,结构性政策工具仍将担当重任。
正文
事件: 2023年12月份,社融增量为1.7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821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26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1200亿元;货币供应量M1、M2分别同比增长8.6%、10.1%,增速较上月末分别降低1.4和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4.2和1.4个百分点。
一、表外融资与企业债大幅收缩,是社融增速超预期回落主因
12月份国内 社会 融资(简称社融,下同)增量为1.72万亿元,同比减少4821亿元(见图1);存量增速为13.3%,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见图2),连续两个月下降。
从各分项看(见图3), 表外融资和企业债券是本月社融超预期回落的主要拖累因素 ,如受国内监管趋严和表外信托、票据融资到期规模较大影响,表外融资同比减少5920亿元,为最大拖累项,其中表外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信托贷款分别同比多减少3509、3167亿元;同时受债券违约增加、信用利差走阔影响,企业债券净融资额同比减少2183亿元,连续两个同比多减少2000亿元以上,表明国内货币供给端收缩的冲击已有所显现。其他社融分项中,受益国债发行维持高位,政府债券同比多增3418亿元,依旧对社融形成重要支撑,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口径)和股票融资均保持同比多增,反映出结构性惠企金融扶持政策仍在显效,且实体融资需求端整体仍不弱。
二、企业需求偏强支撑信贷同比改善,但居民贷款已明显走弱
12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26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1200亿元(见图4);存量增速为12.8%,与上月持平。其中,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同比仅多增163亿元,表明信贷改善主要源于实体融资需求的增加,且分部门看,实体企业部门是信贷改善主力,受房地产调控趋严、消费偏弱影响,居民部门新增信贷同比变化值由增转降(见图5)。具体看:
企业端,经济修复支撑中长贷延续高增,且监管趋严下部分表外融资转向表内,企业票据大幅改善,但货币退潮对企业短贷的拖累继续显现。 12月企业部门贷款同比多增1709亿元,增幅较上月还有所扩大,反映出实体企业融资需求不弱(见图6)。其中,受益工业企业利润连续6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长,加上信贷政策继续向制造业倾斜,非金融企业中长贷同比继续多增1522亿元,连续10个月同比多增1500亿元以上(见图7),是主要贡献力量之一;同时监管趋严下,部分表外票据业务转入表内,导致本月票据融资同比多增3079亿元;但受宽货币明显放缓影响,非金融企业新增短贷同比减少3132亿元,拖累作用有所扩大。
居民端,受居民消费偏弱和房地产调控趋严影响,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同比均减少。 12月居民部门贷款新增5635亿元,同比减少824亿,为近十个月来首次同比减少。其中,居民短贷同比减少493亿元(见图8),反映出国内居民消费或依旧偏弱,这一方面与冬季疫情反复下服务消费修复有所放缓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源于国内中小微企业修复偏慢,导致低收入群体收入和消费改善有限;同期居民中长贷同比减少432亿元,结束连续6个月同比保持多增的态势,表明房地产信贷趋严的影响已开始显现,预计未来在“房住不炒”总基调下,居民中长贷或持续收紧。
三、翘尾因素与信用扩张放缓是M2回落主因,基数效应和房企融资收紧致M1大幅下降
12月末M2同比增长10.1%,较上月降低0.6个百分点(见图9),原因有三:一是翘尾因素较上月大幅降低1.3个百分点,不利于M2增速提高;二是财政存款为-9540亿元,低于近5年12月份平均约-12000亿元的降幅,表明财政资金支出力度或仍不及预期,不利于M2增速明显改善;三是随着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实体信用扩张放缓,如12月贷款存量持平上月,导致贷款创造存款的信用货币创造减慢,也会对M2形成拖累。
12月末M1同比增长8.6%,较上月继续大幅降低1.4个百分点(见图10)。其中,单位活期存款占M1的比重超过80%,其增速由11月的9.9%降低至12月的8.5%,是M1大幅回落的主因。单位活期存款增速回落,一方面与近期房地产调控趋严,房地产企业现金流边际转差相关,如本月居民中长贷、信托贷款走弱均为地产企业资金面趋紧提供重要佐证;另一方面,财政资金下拨后,变成机关团体活期存款,带动包括机关团体在内的其他单位活期存款增速提高(见图11),也会对M1形成重要支撑,但本月财政资金支出力度不及预期,也不利于M1大幅回升。此外,基数效应偏高也是影响M1回落的重要原因,如2023年12月M1增速为4.4%,较上月大幅提高0.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本月M1与M2的剪刀差较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至-1.5%(见图10),反映出信用收缩对实体经济活动的制约已有所显现。
四、流动性维持紧平衡,货币政策继续“缓退坡”
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动能由“逆周期”切换至“顺周期”,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已成主旋律,12月份社融、M2和M1等增速均明显回落,流动性转向进一步得到确认;但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也尚不牢固,货币政策大概率“缓退坡”,不会出现政策断崖,12月份信贷总量依旧不弱,结构上企业中长贷继续保持高增,反映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作用仍强,国内经济仍在稳步修复。预计未来经济“爬坡”与政策“退坡”格局延续,流动性大概率继续维持紧平衡。具体看:
一是量的方面,降准的概率极低,预计2023年 M2和社融增速分别回落至10%和12%左右。 如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年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 社会 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根据我们的判断(详见报告《复苏中的再平衡》),2023年名义GDP增速或为10-11%左右(9%左右的实际GDP增速+1-2%的综合通胀率),同时根据2023-2023年央行提出“相匹配”类似表述时,M2和社融增速平均较名义GDP增速分别低0.8个百分点和高1.4个百分点(见图12),可测算出2023年M2和社融将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流动性供给偏紧已成定局。预计短期内国内降准概率极低,未来货币政策将继续强调结构性定向发力,增强结构性工具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滴灌作用。预计实体与金融流动性或继续分层,金融“紧”实体“松”特征强化,同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有望持续提升,地产“紧”制造业“松”趋势延续。
三是从政策取向的演进节奏看,预计2023年二季度转向“稳健偏从紧”的概率较大,其他季度或维持“稳健中性”。 第一,在国内消费等内生增长动力依旧偏弱的背景下,2023年一季度货币政策不存在大幅收紧的基础;第二,随着国外疫情逐步消退,经济稳步共振复苏,二季度金融防风险迎来绝佳窗口期,流动性转向“稳健偏从紧”概率最大;第三,2023年下半年国内稳增长诉求有望提升,但中美利差大概率收窄将制约货币宽松空间,流动性或回归“稳健中性”。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是某一时点,流通于市场的各种货币之和。我国现行货币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次
1、MO=流通中现金
它是居民和企业手中的现钞,流通性和购买力最强
2、M1=MO+银行活期存款
银行活期存款可以随时提取变现,所以流动性和购买力等同于现钞。
3、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不能直接变现,但经过一定时间也能够转变为购买力。
如何解读M0, M1,M2 ?
1. MO与消费关系密切,MO越高,说明大家手头的钱越多。比如:在春节前,因为大家需要现金包红包,MO极大可能会增加。
2.M1反映老百姓和企业的资金定百见怕。在止层面上,M1增长,说明企业资金流转快速,高速
运
行,需要大量的活期资金。在百姓层面上,M1数值升高说明资金存入活期存款,代表了购买力的提升
3. M1-M2剪刀差即两者增速差,仅哄宏观空疥运行情况以及市场对未来的预期。
M1-M2增速为正,表明活期存款较多,企业运顺畅,投资意愿强,经济预期趋于乐观。
M1-M2增速为负,表明大家把资金定存了,不愿将钱拿来投资或消费,经济活力减弱。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12月货币供应量点评 12月货币供应量是多少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12月货币供应量点评 12月货币供应量是多少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1991年12月21日 1991年12月21日出生是什么命
下一篇:更多农历
本文标题:12月货币供应量点评 12月货币供应量是多少
本文链接:http://m.xzfx123.com/article/90102.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2月货币供应量点评 12月货币...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91年12月21日 1991年12月21...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吴哥yao 吴哥在哪的文章,本文对...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年12月六级听力原文 2023...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2月19日运势方位 12月19日运...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在12月4日生日的明星有哪些 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汽车12月销量完整排行榜 汽车1...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年12月n1听力 2023年12月n...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百城房价走势 2023年12月百城...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83年12月10日农历是多少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