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福氏的宗祠对联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肖氏家族宗祠对联和福氏的宗祠对联的精彩内容哦。
福这个字本身就代表着好的寓意,这个姓氏的家族也是有福的。这个姓氏来源于祖先的名字,是中国古代时期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名为福子丹,所以他的后代就以福为姓氏。下面请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福氏的宗祠对联和主要迁徙位置。
福氏的宗祠对联分别都有什么
四言通用联:
姓启齐国;源于春秋:全联典指福姓得姓源流。
元廷忠臣;明朝教官:上联说元朝时期的唐兀人福寿,由长宁寺少卿累官同知枢密院事,至正年间迁江南行台御史大夫。明兵围攻集庆,福寿数次督兵出战,城破百官都逃命去了,有人也劝他逃走。他说:“我为国家重臣,城存则生,城破则死。”城破被害。下联说朝时期的徐闻人福生,明正统年间任雩都县学训导。
五言通用联:
福自祸中得;寿随德厚增:此联为镶嵌福姓之哲理联。
七言通用联:
福至心灵功效好;时来运转事业兴:此联为镶嵌明朝时期的大臣张福时“福时”二字嵌字联。福时,明顺天府东安人,本姓张,名福时。善骑射,谙韬略。明嘉靖中历官漕运参将,晋挂印总兵,总漕务。明世宗以“清不过福时、勇不过马芳”称之。后被言官论去。因世宗赐之手敕,皆名而不氏,故改姓福氏,其后代相传姓福。
东安参将总漕务;嵩岳高僧封国公:上联典指朝嘉靖时期的漕运参将福时:顺天府东安人,本姓张,善骑射,谙韬略,挂印总兵,总漕务。明世宗以“清不过福时、勇不过马芳”称之。下联典指元朝初期的嵩山少林寺高僧福裕,主持少林时,创建钟楼、鼓楼,增修廊庑库厨,金碧辉煌,僧徒云集演武礼佛,“众常两千”。福裕圆寂后,元朝皇帝追封其为“晋国公”,他是少林寺历史上唯一被封为“国公”的汉族僧人。
八言以上通用联:
派衍春秋,源承齐国;望居百济,宗启子丹:全联典指福姓的得姓源流和郡望。
元朝忠肃文风遗范;明代教官德政传声:上联典指元朝时期的名臣福寿,官至同知枢密院事、江南台御史大夫,对朝廷十分忠诚。他文武双全,打仗时奋勇当先,死后皇帝追封为“忠肃”。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徐闻人福生。明正统年间任雩都县学训导。
福氏的人主要迁徙位置在哪
到了唐代,又有一支福姓形成。据《唐书·突厥传》载,那是唐代时朝鲜半岛上有一个百济国,他们与新罗国有纠纷,新罗国就请唐朝帮忙,把百济国并了。而百济国的王族后代有一支来到中原定居,并起了个适应中原文化的福姓。
又到了明朝时,福姓出现了第三支。明朝有个大臣叫张福时,文武双全,朝廷委托他运粮,他丝毫不贪污,皇帝夸奖他:“清不过富时。”因为皇帝亲切地叫他福时,他的子孙引以为荣就改姓了福。
福姓望居百济郡(管辖地区相当于今天的朝鲜半岛)。
言这个字在平常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他做了姓氏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以祖先的名字的姓氏作为整个家族的姓氏,它是源自春秋时期,接下来就让我们的华易算命网的小编来告诉大家有关言氏的人主要迁徙位置和郡望堂号的知识吧!
言氏的人主要迁徙位置在什么地方
古代春秋时期,孔子聚众讲学,他有三千名弟子,其中有一位很出色的学生叫言偃,字子游。后来的学者们考证,言偃就是言姓的始祖。
据《万姓统谱》这本古书中说,言偃是“吴人”,也就是江南人,那么言姓大约是江南贵族的姓氏。言偃从江南到中原去求学,也真是精神可嘉。随后到战国时期,又产生一支言姓,是由韩国公族那儿产生的。
言氏家族,发祥于江南地区,历史悠久,望居汝南郡(汉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吴郡(东汉末年分会稽郡置。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一带。治所吴县,即今江苏省苏州市)。
言氏的郡望堂号分别有什么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郡望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吴郡: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东汉王朝分会稽郡置吴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区包括建德以下钱塘江两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吴郡之内。南朝陈国时期,改吴郡为吴州。隋朝灭南朝陈国之后,再改吴州为苏州,吴地始有苏州之称,并一直沿袭至今。另外,在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在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另置有一个吴郡,治所在乌程(吴青镇,今浙江湖州吴兴区)。
堂号
吴郡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佟这个家族在现在也是还有许多的后代,在古代时这个姓氏也是十分有名的。它是出自古代夏朝末期的一个姓氏,它来源于汉族,我们怎么详细了解呢?让我们的小编来告诉有关佟姓姓氏的家谱记载和郡望等相关信息吧!
佟姓姓氏的家谱记载着什么
达塔山佟氏家谱,记录巴胡特克甚第三子额合里图门吐一支,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沈阳市满族文化研究会。
佟氏原修宗谱,(清)佟国器撰修,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木刻活字印本。原稿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抚顺市图书馆、辽宁省沈阳市满族文化研究会。
佟氏宗谱,(民国)佟兆元续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
佟氏家族族谱,(清)叶赫那拉氏序,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沈阳市凤城档案馆。
仝氏族谱,(清)佟沆撰,清康熙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沈阳市满族文化研究会。
抚顺佟佳氏族谱,(明)佟卜年首修,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佟国器、佟国祯第二次修谱,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佟国襄第三次修,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佟定安第四次修族谱,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佟镇藩第五次修谱,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佟兆元第六次修谱,1997年佟氏联谊会第七次续修。原稿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抚顺市图书馆、辽宁省沈阳市满族文化研究会。
佟佳氏族谱,著者待考,创于明末,终修于民国时期。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佟世华、辽宁省抚顺市西小瓦西街等处。
佟氏的郡望是什么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郡望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辛酉~壬午,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以上内容是关于福氏的宗祠对联和肖氏家族宗祠对联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姓蓝的名人 姓蓝的名人有哪些
下一篇:更多起名
本文标题:福氏的宗祠对联 肖氏家族宗祠对联
本文链接:http://m.xzfx123.com/article/45316.html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福氏的宗祠对联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肖氏家...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蓝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蓝的名人...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山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山的名人...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欧阳氏的郡望堂号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家谱...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满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满的名人...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言氏家族姓氏来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中国...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孙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孙的名人...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装饰公司名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装饰公司...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康熙字典8画的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康熙...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吉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吉历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