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欧阳氏的郡望堂号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家谱与郡望堂号的区别和欧阳氏的郡望堂号的精彩内容哦。
欧阳是一个古老的姓氏,同时它是汉族的名字,他们的家族是以海鸟为腾图。他们都以自己的家族为荣耀,怎么了解他们的家族呢?由我们的华易算命网的小编来给我们大家好好的解释一下,让我们更加的了解欧阳氏的郡望堂号和家谱记载。
欧阳氏的郡望堂号分别有哪些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郡望
鄱阳郡:本为春秋楚之番邑,秦朝时期置番县。西汉时期改名为番阳,三国时期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辖境为今江西省东北部地区。其地的东部和东南部紧邻浙江、福建省,西部和西南部毗邻九江、南昌、抚州、鹰潭市,北部连接安徽省环接景德镇市。治所在今江西省波阳市一带地区,境内有著名的鄱阳湖,下辖信州区和上饶、广丰、玉山、铅山、横峰、弋阳、余干、鄱阳、万年、婺源十县,代管德兴市。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改鄱阳郡为饶州,后罢饶州复鄱阳郡。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改鄱阳郡为饶州,是域属饶州、衢州、翕州。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析饶州之弋阳、衢州之常山、玉山三县置信州,是域属饶州、信州、歙州,隶江南东、西两道。宋朝时期主属信州上饶郡、饶州都阳郡,隶江南东路。元朝时期主属信州路、饶州路及铅山州,隶江浙行中书省。明朝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分江西为五道,是域主属九江道饶州府、湖东道广信府。清朝事情沿明制。民国初期主属豫章道、浔阳道。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主属江西第四、第六行政区。1949年属上饶、乐平二专区,辖景德镇市和上饶、弋阳、横峰、铅山、余江、广丰、东乡、玉山、贵溪、乐平、德兴、鄱阳、万年、余干、婺源、浮梁十六县。1950年乐平专区更名为浮梁专区,上饶专区增设县级上饶市。1952年上饶、浮梁2专区合并设立鹰潭专区,旋改称上饶专区。1953年景德镇市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1957年鄱阳县更名为波阳县。1958年浮梁县划归景德镇市。1960年上饶县并入上饶市。1964年恢复上饶县。1968年东乡县划归抚州专区。1970年上饶专区改称上饶地区。1983年乐平县划归景德镇市,贵溪、余江二县划归鹰潭市。1990年德兴县改市。2000年撤销上饶地区,设立地级上饶市,原县级上饶市境置信州区。2003年波阳县名恢复为鄱阳县。以前,洞庭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后被人为破坏,湖面剧减,而今鄱阳湖成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湖区周围有许多奇峰异洞,密林幽谷,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渤海郡:历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两个称谓,另一为渤海国。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国。渤海国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堂号
画荻堂:宋朝的欧阳修,三岁就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堂,但是母亲十分希望他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于是决定自己教他,买不起纸张,母亲就以沙地作纸,以荻当笔,教他识字。经过刻苦的学习,欧阳修终于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家和对朝廷有用的人。
六一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其后裔将家族的堂名称为“六一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鄱阳堂:以望立堂。
庐陵堂:以望立堂。
欧阳姓氏的家谱记载有什么
浙江兰溪欧阳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油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文物管理局。
江西婺源锦川欧阳氏宗谱五卷,附首卷、末卷,(清)欧阳茂林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安徽黟县欧村欧阳氏族谱,(明)欧阳慎斋等纂修,明末清初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河南欧阳氏上院支谱,(清)欧阳干等辑,清同治三年(公元186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有像。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南宁乡欧阳氏族谱四十二卷,首一卷,(清)欧阳镜湘修,欧阳镜筠、欧阳赋中纂,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渤海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欧阳氏续修族谱三十五卷,首一卷,(清)欧阳彬文纂序,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排江欧阳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嘉庆二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东河源欧阳氏族谱,(现代)欧阳可明主编,1993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欧村欧阳氏族谱,(明)欧阳慎肃纂修,明末清初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巴陵欧阳族谱,(民国)欧阳祥意等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庐陵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今仅存第十~十二、第十五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巴陵欧阳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庐陵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安福、庐陵续修安福令欧阳公通谱,(民国)欧阳匡增等纂修,民国间影印清乾隆十五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安福、庐陵欧阳六宗通谱目录,(民国)欧阳渐等纂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宁乡欧阳氏四修族谱,(清)欧阳先池等纂修,清朝年间渤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宁乡欧阳氏谱三十七卷,首一卷,(民国)欧阳劲筠等纂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渤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九卷、第十一~十四卷、第十九~二十卷、第二十二~三十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宁乡宁邑欧阳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渤海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黟县黟南欧村欧阳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欧阳姓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在我们小时候看的电视里就有欧阳这个姓氏,同时这也是代表了,在古代的时候欧阳这个姓氏也是存在的。同时也是被大众广为人知的,怎么才能更加的了解呢?由我们的华易小编来个大家解释一下。
欧阳氏的人主要迁徙位置在哪
欧阳氏出自姒姓,据史籍《姓谱》记载,越王句践之后,支孙封于乌程欧阳亭(浙江湖州),其子孙以此地名为姓。
战国时期,越王句践的六世孙越王无疆受齐人唆使,出兵伐楚,结果被楚灭,无疆也被楚军所杀。无疆的儿子们争夺王位,各居一方,次子蹄占得乌程(今浙江吴兴)的欧余山,由于位处山的南面,又称之欧余山之阳,自任为欧阳亭侯。他的子孙就用此封地为姓氏。其中有姓欧阳,有姓欧,有姓阳,甚至,有的姓欧候。汉时有欧阳生,字和阳,博通经史,为“欧阳学”的开创者;欧阳生之四世孙欧阳也余曾为王莽的老师。
唐朝时期,有著名的欧阳询,字信本,是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北宋时期,有著名的欧阳修,是著名的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氏中曾有“继固承迁五代史,勒碑刻铭九成宫”之誉,指的是宋欧阳修撰成《五代史》。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留芳史册。据史籍《郡望百家姓》的记载,欧阳氏望出渤海郡。西汉时置郡,地点在今天的河北省沧县。
今湖南省的长沙市、浏阳市、隆回县、东安县、宁乡市、衡阳市、攸县、常宁县、宁远县、永州市新田县,江苏省的淮安市金湖县、宿迁县,河南省的登封市、周口市,福建省的福州市、晋江市,江西省的江门市、萍乡市、新余市、星子县、宜春市、赣州市、吉安市、永丰县、万载县,四川省的绵阳市、遂宁市、什邡县,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山东省的招远市、枣庄市薛城区,广东省的广州市、从化市、江门市、河源县、揭阳市惠来县,安徽省的阜阳市、滁州市,湖北省的荆州市、襄樊市,枝江市、潜江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田东县、柳州市融水县、滕县,河南省的新郑市,等地,均有欧阳氏族人分布,其中湖北省枝江欧阳氏族为欧阳修长子欧阳发的后裔,而江苏省欧阳氏宗人大都居住在丹阳西门外荻塘欧甲(司徒)、下坯欧甲(全州)。至二十一世纪初,全市在籍的欧阳氏族人有一千五百余人。
欧阳姓氏各支始祖有哪几支
欧阳万:
唐禧宗乾符年间为安福县令,深仁厚泽民恋之留家东乡之义历祖葬邑南城外五里地,名三都四大冢,巍然陇中地,号欧君里,民不忍忘,合上中下三堡肖像,立祠祀之名欧,王朝载邑乘详谱,祠墓志中旧谱云葬泰和株林,误矣,巳从删正。生子一、欧阳和。是为江西庐陵欧阳氏始祖。
欧阳凡:
唐僖宗时为吉州刺史,因家焉,至五世凡得六孙,遂衍六大派,谟居安福洞渊,托居庐陵安德里,玄居安福黄石,堂居庐陵永和,弘居庐陵钓源,戊居安福义历。是为安福令欧阳氏始祖。
欧阳开曜:
南宋宝庆年间自安福祝旦桥迁萍乡,卜居大院。是为萍北大院欧阳氏始祖。
欧阳添贵、欧阳舒誎:
元季自安仁里迁居善化,六世孙舒谏遂居善化河西七都尖子山。是为长善欧阳氏始祖。
欧阳绍中:
明建文间由豫章迁居醴南十八都枧上。是为欧阳氏少峰公支始祖。
欧阳迁武:
明洪武时自江西南昌铁树观筲箕坡徙居巴陵贾沙暇。是为巴陵欧阳氏始祖。
欧阳邦美:
明永乐初自豫章来潭,传三世,衍为乌石隆公,燕窝陧公等八房。是为湘潭锦石欧阳氏始祖。
诸葛是一个十分出名的姓氏,尤其在三国时期时诸葛亮更加的使诸葛这个姓氏出名。好的姓氏可以流传千年,并且他会一直这样流传下去。不过怎么才能够更加了解这个姓氏呢?由我们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吧!
诸葛姓氏的家谱记载有哪些
兰西诸葛氏简史,(民国)诸葛政清撰,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兰溪琅琊诸葛氏宗谱四卷,(民国)祝谏重纂,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市水亭乡。
浙江诸葛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七卷、第十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金华九龙诸葛氏宗谱四卷,(民国)诸葛小月等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重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续修,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金华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兰溪重修诸葛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诸葛铎总理,诸葛浩等纂修,清道光十一年木刻活字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诸葛氏的郡望堂号有哪些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郡望
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营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废黜,后又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在唐朝时期也被废黜不再。
堂号
琅琊堂:以望立堂。
尚礼堂:诸葛氏富字辈第十四宗诸葛高所建。
三顾堂:东汉末时,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茅庐之中,后拜诸葛亮为丞相。
滋树堂:清朝乾隆年间诸葛明魁所建,抚台熊学鹏亲笔题写扁名。
德生堂:诸葛世家所建药堂堂号,按诸葛世家格言:“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所建。
以上内容是关于欧阳氏的郡望堂号和家谱与郡望堂号的区别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姓满的名人 姓满的名人有哪些
下一篇:更多起名
本文标题:欧阳氏的郡望堂号 家谱与郡望堂号的区别
本文链接:http://m.xzfx123.com/article/45313.html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欧阳氏的郡望堂号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家谱...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满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满的名人...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言氏家族姓氏来源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中国...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孙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孙的名人...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装饰公司名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装饰公司...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康熙字典8画的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康熙...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吉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吉历史名...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乌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乌的名人...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司马姓氏族谱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司马的郡...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明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明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