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17-6邮票 2021年6月新邮票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017-6邮票 2021年6月新邮票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四时八节邮票珍藏册发行量10万左右。
二十四节气
就像是从春笋破土而出
到任尔东西南北的成竹
一轮四季与你邂逅二十四次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一段历程,一世轮回
《二十四节气(四)》是节气系列邮票的第四组,也是最后一组,表现冬季的六个节气,分别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我们将于2021年11月8日发行以下邮品,发行日正是“立冬”节气。
产品亮点
艺术鉴赏,解读邮票文化和发行背景资料
邮票资源
贴新邮套票,销首日戳
发行日期
2021年11月8日
售价
13.2元
《雪舞迎春》票封卡书
内页分别从春夏秋冬加以体现。《雪舞迎春》整版票册,插套和封面均使用了戴敦邦先生的绘画作品,分别表现了贴福字、塞红包、吃年饭的场景,突出欢庆的氛围。为了突出“冰天雪地”的主题,在插套的背景处理上增加了印银的工艺,增加画面的反差。
《雪舞迎春》票封卡书内页效果图
内页选用的插画分别是《煮腊八粥》和《拜年》的场景,加上印银的工艺与主题呼应。
产品亮点
1、扇形连票,解读节气文化。艺术鉴赏,解读邮票文化和发行背景资料。
2、卡书设计展现冬韵。
邮票资源
新邮版式一,首日封一套6枚,6枚版个性化邮票一版(主图山茶花)。
发行日期
2021年11月8日
售价
48元
《四时八节》邮票珍藏
《四时八节》整版票册,插套和封面均使用了清朝《十二月令》长卷,分别表现了春夏秋冬的节气特点和人物的活动,增加邮册的文化属性。封面上选用《十二月令-正月》部分,表现一年的开始。内页也分别从春夏秋冬加以体现。
《四时八节》邮票珍藏效果图
产品亮点
1、邮册整体简洁大气,时尚感强。
2、内含《二十四节气》全部系列邮票,更包括《二十四节气》特殊版式,物美价廉。
邮票资源
2015-4《二十四节气(一)》、2016-10《二十四节气(二)》、2018-21《二十四节气(三)》、《二十四节气(四)》、2017-6《春夏秋冬》邮票版式一, 《二十四节气》邮票特殊版式。
发行日期
2021年11月8日
售价
198元
《舌尖上的节气》专题邮册
(专卖店特供)
产品亮点
1、收录了二十四节气全部的系列邮票整版,更有二十四节气特殊版式邮票,极具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
2、设计图片选用的是陈建创作的《舌尖上的二十四节气》的部分绘画作品。
3、内页有EMS极速鲜商城的简介和二维码链接,用户可登陆EMS极速鲜商城购买时令生鲜产品。
4、该款产品是落实集团公司领导提出的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一次产品合作尝试。
邮票资源
2015-4《二十四节气(一)》、2016-10《二十四节气(二)》、2018-21《二十四节气(三)》、《二十四节气(四)》邮票版式一,《二十四节气》邮票特殊版式。
发行日期
2021年11月8日
邮票
邮票是指由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邮资凭证。其最本质的含义有两点:一、是国家(或地区)邮政部门发行的。在一般情况下,除邮政部门以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行邮票;二、是邮资凭证。邮票的基本功能是邮资凭证,把它贴在邮件上,起到邮资已付的证明作用。由此派生出来的功能是:1、它的画面具有广泛的主要的宣传作用。2、是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成为权力的象征。3、是智慧的结晶,加之构思.印刷精湛,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它进入集邮领域后,是知识的海洋,形象的百科全书,具有艺术品的收藏价值;4、进入集邮市场,又具有特殊商品的属性,是国家发行的邮资凭证,成为有价证券。5、是历史进程的记录,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具有历史文物、历史研究资料的属性。
【邮票的诞生】
邮政通信源远流长。到了17世纪,英国已开始创办国家专营的邮政事业。在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寄信是按邮程距离及信的页数向收信人收费的。昂贵的邮资使一般人难以承受,于是人们想尽办法少付邮费或者免付邮费,结果造成英国实行高邮费而国家邮政收入反而减少。
罗兰·希尔是一位杰出的改革家。他从1835年开始研究英国的邮政改革问题。为了宣传他的邮政改革主张,他于1837年1月出版了他那著名的小册子:《邮局改革- -其重要性与现实性》。小册子广为散发,引起舆论界的注意。1839年8月,议会终于通过了著名的"1便士邮资法"。1840年月1月10日英国决定实行罗兰·希尔的建议,不论远近,信函每盎斯均收费1便士。此即在世界邮政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便士均一邮资制。
英国对邮资已付凭证的图稿进行了公开片集,当时收到的图稿很多,介于匀不合用,后来罗兰·希尔选定一种纪念章上的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像为票图案。图案顶部中间有"邮资"字样,底部中间是面值1便士。国为是用黑色印刷的,所以又称"黑便士",全张横12枚,竖20枚,共240枚,面值恰好1英磅。因当时没有发明打孔机,所以邮票四周没有齿孔。
黑便士邮票原定于1840年5月6日发行,但有的邮局在5月1日就开始发售,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就这样诞生了。为表彰罗兰·希尔对邮政改革做出的杰出贡献,英国女一赐他爵士称号,人们尊称他为"邮票之父"。
我国第一套邮票发行时间是1878年7月。图案为蟠龙,俗称大龙邮票。大龙邮票有三个版式,即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新中国第一套邮票于1949年10月8日发行,邮票名称为《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邮票的组成】
一是印有发行单位的铭记
邮票票面上用来表示发行该邮票的国家、地区和发行机构的标记。以文字、缩写字母或特殊记号表示,如"中国邮政"。不同国家(地区)发行的邮票,除个别的未印铭记外,几乎都有自己的邮票铭记。同一国家(地区)在不同时期发行的邮票可有不同的邮票铭记。如英国邮票一直以国王像为铭记,1966年起以女王侧面头像剪影为铭记。邮票铭记可为一种或2种以上。邮票铭记是用来判断一枚邮票的发行国家或地区的重要依据。
二是印有或面值相应的文字
在邮票票面上用文字标明的邮资金额及其货币单位。世界各国(地区)邮票的货币单位多为该国(地区)的法定本位币及其辅币;面值数额多为常用的邮件资费。特例有:双重币制邮票,无面值邮票,以及附捐邮票,与印花税票合用或兼用的邮票。改变的面值邮票称"加盖改值邮票"。改变邮票面值权属邮政主管部门。邮票的面值与邮票的售价一般是相等的,邮局与邮票代售处无权高于或低于面值出售邮票。但有的邮票(包括小全张、无齿票、小型张等)在发售时,邮政主管部门就规定售价超出面值。邮票超过了规定的邮局出售时限,由邮商出售的邮票,其售价与邮票面值不同。
三是图案
包括:
1、邮票票面上的图文。泛指邮票票面上包括的全部印刷内容,其中主要有主图、边饰和边框。此外,还有国名标记或地名标记、邮政票记、邮票面值和反映邮票发行目的的文字以及志号年份等。
2、印在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上的邮资图。 邮票图案是专题集邮分类的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并不具备其中一种或两种要素的邮票。需要指出的是,邮资封、邮筒、明信卡等上面的邮资图,都不能称作邮票,只能称作"邮资符志"。
【邮票的分类方式】
按用途分类有:
普通邮票、航空邮票、欠资邮票、军用邮票、包裹邮票、公事邮票、挂号邮票、捐税邮票、印刷品邮票、明信片邮票、唱片邮件邮票。保价信函邮票、特快专递邮票、邮税两用票、特许免费邮票、国内邮件邮票、国外邮件邮票、气压传输邮政邮票、火箭邮政邮票、城市邮资邮票、亲启邮票、星期日不投递邮票、到达确认邮票、流动邮局邮票、代运费邮票、赶班费邮票、海上保险邮票、海空联运邮票、特许信函和包裹投递邮票、投递员邮票、抽奖邮票等。
按使用区域分类有:
国内邮件邮票、国际邮件邮票、限地区使用邮票、海外邮局邮票、多国通用邮票等。
按发行主体分类有:
官方邮票(全国通用、限地区使用、地方邮局邮票)、半官方邮票、革命政权或地方政权发行的邮票、客邮邮票、占领邮票、托管邮票、国际组织邮票、代管邮政邮票、大学邮票、流亡邮政邮票等。
按发行形式分类有:
正式发行的邮票、加盖邮票、改值邮票、对剖票、临时邮票等。
按邮票出售形式分类有:
零枚邮票、盘卷邮票、卷筒邮票、小本票、电子邮票等。
按邮票印刷分类有:
原版邮票、再版邮票、自粘邮票等。
按材质分类有:
纸质邮票(有水印、无水印)、金属箔邮票、纺织品邮票、塑料邮票、复合材料邮票等。
按形状分类有:
矩形邮票、三角形邮票、菱形邮票、平行四边形邮票、梯形邮票、多边形邮票、圆形邮票、椭圆形邮票、盾形邮票和曲线形邮票等。
按时期分类有:
古典邮票、早期邮票、中期邮票、现代邮票。
按面值分类有:
面值邮票、单位邮票、基数邮票、无面值邮票、字母代用面值邮票等。
按邮票所处的状态分类有:
新邮、已用邮票、盖销邮票。
【邮票的种类】
普通邮票(regular stamp):
普通邮票是邮票的主要类别。它面值种类齐全,适用于各类邮件贴用。这种邮票发行量大、发售时间长、票幅较小、图案基本固定,有些普票色彩不像纪特邮票那么丰富,普通邮票往往多次印刷,因而有不同版别。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大多数是普通邮票,如黑便士、蓝便士,我国的大龙、小龙票等。世界上第一枚普通邮票是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的黑便士邮票英国的黑便士。我国第一枚普通邮票是1878年清代发行的大龙邮票。新中国第一组普通邮票是1950年2月10日发行的天安门图案邮票。普通邮票是编织传统邮集和邮政史邮集的主要邮品,又是版式研究的对象之一。
纪念邮票(commemorative stamp):
特种邮票(special stamp):
特种邮票也称宣传邮票。为宣传和展现某一特定题材而印制发行。特种邮票的票幅较大,枚数较多,设计和印制精美,发行量较小,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不论古今中外、历史地理、科学发明、文化艺术、著名人物、名山大川、土特产品、名胜古迹、珍禽异兽、奇花异草以及建设成就等无所不包。特种邮票的形式和发行情况与纪念邮票相仿只是无具体的纪念对象,无严格的时间限制。有些国家并不单独列为一类。我国第一套特种邮票是1951年10月1日发行的《国徽》。特种邮票("T"字头),这类邮票是指从1974年1月1日发行的"T1"起的新特种邮票。"T"是"特"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
专用邮票:
是指具有专门邮政用途的邮票,如航空邮票、欠资邮票、快递邮票、挂号邮票等。
1、航空邮票(airmail stamp):专为邮寄航空信件而贴用的邮票。这种邮票一般都印有"航空邮票"字样和飞机图案。通常以飞机、飞禽或象征飞行的飞神、飞马、飞轮、飞艇等作邮票主图。但也有其他图案作主图的,同时印有飞机等图案的邮票不一定都是航空邮票。世界上最早发行航空邮票的国家是意大利1917年发行的。我国第一套航空邮票是1921年7月1日发行的飞机在长城上空飞翔图案邮票,机尾为当时的五色旗。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5月和1957年9月先后发行了两套航空邮票,此后没再发行。
2、欠资邮票(postage due stamp):是寄信人在寄信时未贴邮票或未贴足邮票,邮局发现后加贴的补收邮资的凭证,由收件人交纳邮费。这种欠资邮票邮局不出售,也没有预付邮资的功能,但集邮者有时能从集邮公司买到,只作为集邮品收藏。有的国家也作为集邮品出售。新中国在五十年代发行过两套欠资邮票,此后没有发行。最早的欠资票是1904年清代邮政发行的,在伦敦版蟠龙票上加盖"欠资"字样。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50年9月和1954年8月先后发行了两套欠资邮票。目前我国邮政部门如发现欠资邮件,凡无寄件人地址的加盖欠资戳,并填写应补的邮资数额向收件人收取邮费,有寄件人地址的则贴一张退批条,由寄件人补足邮资后再寄出。
3、快信邮票:也称快递邮票,是专供在快递邮伯上贴用的邮票。我国清代邮政于1905年开始发行这种邮票。淮南和苏中解放区邮政也发行过这种邮票。
4、挂号邮票:是专供在挂号邮件上贴用的邮票。中华邮政于1941年发行过"国内挂号邮资已付"邮票,属于未印面值的"单位邮票"。
5、军用邮票(military stamps):也称军邮邮票,是专门供军人寄信贴用的邮票,免费供给或收取较低的资费。我国最早的军用邮票是1938年晋察冀边区发行的"抗战军人"纪念邮票。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曾发行一套3枚军人贴用邮票,后因使用范围等问题,停止发行。1995年邮电部决定再次发行义务兵专用邮票,并自8月1日起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进行试点,试用范围为三省驻军义务兵战士。
6、公事邮票:又称公文邮票、官用邮票或公务邮票,是专供政府及各部门之间寄发公文贴用的邮票。中国最早的公事邮票是1915年中华邮政在新疆发行的凿孔"公文贴用"。
8、新闻纸邮票: 专供寄递报纸、期刊使用的邮票。最早是1851年奥地利发行的。
9、加字改值邮票(overprinted stamp): 这是一种在其他邮票上加盖文字,改变面值后作为一种新邮票使用的邮资凭证。采用这种邮票,多半是因为新邮票印制不及而采用的一种应急措施。新中国成立后,选择了中华邮政邮票中部分孙中山头像邮票和以飞雁、火车、轮船、宝塔等为图案的邮票,以及部分解放区邮票,加印"中国人民邮政"文字及新面值后,作为新中国邮票使用。这样的加字改值邮票,从1950年发行的"改1"到1951年发行的"改10"一共发行了10套共38枚。
10、包裹邮票(parcel post stamps):这是一种专供寄件人邮寄包裹时贴用的邮票,世界上许多国家如比利时、伊朗、美国、意大利及罗马尼亚等国家都发行过包裹邮票。我国解放区邮政和中华邮政也都发行过包裹邮票。新中国成立后,曾于1951年发行过一套包裹邮票4枚,只限东北地区贴用。
11、卷筒邮票(coil stamp):单行连枚印刷、制作成卷筒形、供自动售邮票机出售的邮资凭证。
特殊邮票:
1、小全张(mimiature sheet,souvenier sheet):是指全套邮票印在一张纸上的邮票,其面值、图案、枚数与同时发行的邮票完全相同。一般在边纸上饰以相关图案、花纹或说明文字。在邮局出售时,一般按面值出售的。但也有高于面值出售的。按面值作邮资使用加价部分不能充作邮资。世界上第一枚小全张是1906年卢森堡发行的纪念威廉四世大公登基小全张邮票。我国第一枚小全张是中华邮政于1941年发行的《节约建国》小全张邮票。建国后邮电部发行了许多小全张邮票,如《人民英雄纪念碑》、《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全国科学大会入《中国历代名楼》《桂花》等。
2、小型张(mminiature sheet):在国外,小型张和小全张不分。但在我国为了与小全张有所区别,小型张是指将一枚或数枚邮票印在一张面积较大的纸上,在邮票四周的空白处一般印有相关文字和图案的小开张邮票,其邮票图案是另外设计的;也有在发行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时,选取其中一枚邮票图案,印在一张面幅较大的纸上,并在周围印有文字说明和装饰花纹的小型张邮票,有的小型张编有志号,单独发行。小型张的面值一般比较高,既可在邮件上贴用,又可供集邮爱好者收藏,不是每套邮票都发行小型张。新中国第一枚小型张是1956年1月1日发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小型张。由于它票幅较大,印制精美,很受集邮爱好者欢迎。
3、小张票: 也叫小版票。四周留有较宽的白纸边,边纸上常有相关文字或边饰图案,是邮票发行部门专门印制的一种印张较小,邮票枚数较少的邮票。如1980年9月10日发行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邮票,整张枚数为50枚。为适应展览会的要求另特印制了小张票,印张比整张小,小张枚数为12枚。
4、小本票(stamps published in pamplet form):为了便于携带,邮政部门将单一面值或多种面值的邮票印制成连票并装订成册,配有封底称为小本票。使用时按邮资撕下一枚或多枚即可。其上面邮票与原邮票的图案、面值、刷色均相同,只是由于装订、裁切的需要往往有一边、两边无齿孔或二、三边无齿。世界上发行小本票最早的国家是卢森堡,时间在1895年。中华邮政发行过小本票。新中国发行的第一个小本票是1980年6月1日发行的《童话-咕咚》。
5、连印票: 是将两枚或两枚以上不同图案的邮票连在一起印刷的邮票。连印票的形式多种多样,我国发行的连印票有:四方连,即将四枚不同图案的邮票组成四方形印在一起,如1979年9月15日发行的"J43"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运动会》四方连邮票。对于从整张邮票上撕下图案相同的四枚邮票,习惯上也叫四方连,如猴票四方连。其实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四方连;横连,将几枚不同图案的邮票横在一起排印,有几枚邮票就叫横几连。如纪10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邮票是横三连,T25《化学纤维》是横五连等;直连,将几枚不同图案的邮票直连在一起排印,有几枚邮票,就叫直几连。如J120《故宫博物院六十周年》邮票是直四连。这种邮票的优点是可以把几枚邮票的图案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例如J120直四连。看上去,故宫建筑更加金碧辉煌,气势宏伟,加上排版印刷方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艺术性更强,所以特别受到群众欢迎。
6、无齿孔邮票(imperforated stamp):指四周不打齿孔的邮票,世界上早期发行的邮票都没有齿孔。1854年发明打孔机后,各国才开始发行有齿孔邮票,但此后有时因不具备打孔条件,有的邮票也没有齿孔。此外,为了满足集邮者的需要,有些国家也特地发行一些无齿孔邮票,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发行了《梅兰芳舞台艺术》、《儿童生活》、《熊猫》、《金丝猴》、《桂花》等多种无齿票、无齿小型张。
7、无面值邮票: 指各种未印面值的邮票。1941年中华邮政发行过"国内快递"和"国内挂号" 两种无面值单位邮票。
8、盖销票: 从广义上讲,凡是被邮戳盖销了的邮票都是盖销票。但是,邮票公司价目表上的盖销票,指的是将没有使用过的新邮票有意地用邮戳盖销,用来供应集邮者,这种邮票叫盖销邮票。有一部分集邮者喜欢盖销邮票,把盖销票作为一个集邮品种。邮票公司为了满足这部分集邮者的爱好,就供应盖销票。如五十年代的中国集邮公司就曾向国内外集邮者供应过盖销票。盖销票的价格一般低于新票,但有的盖销票价格相当于新票。
9、信销票: 信销票是指实寄信件上被邮戳盖销了的邮票。信销票的出售价格一般低于新票和盖销票。但有的信销票由于发行较早,存在数量稀少,价格昂贵,甚至成为无价之宝,最典型的例子是"红印花小字当壹圆"旧票,这种实寄过的信销票存世仅此一枚,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原由我国著名集邮家刀任全先生收藏,后来刀老将这枚传世孤品捐献给国家,由集邮博物馆收藏。由于信销票容易得到,不用花钱或花钱很少,且有实寄意义,所以对初集邮者提倡从收集信销票开始。
10、对剖票: 因某种面值邮票暂时缺售,为应急将另一种邮票竖向或横向或对角剖开当两枚邮票贴用,其面值按被剖邮票的面值等分出售使用,称为对剖票。如1903年福州邮局因1分票短缺,为了应急就把库存的蟠龙无水印红色2分票斜角对剖当1分票使用。对剖票都是在邮局当面出售贴用,不预售,有的加盖特殊戳记,收集时最好连同实寄封一起收集、保存。
11、"文"字票: 文化大革命发生后,邮票发行工作受到极大干扰,正常工作包括邮票志号的编列工作无法进行,因此,从1967年4月20日发行的《毛主席语录》邮票开始,邮票上原编列的"纪"、"待"、志号被取消,邮票上没有编列志号,但在邮票发行内部仍有编号,从"文1"编起,一直编到"文19",这19套邮票,通称"文"字邮票,共80枚。
12、发光邮票(lumineacent stamps): 指在暗室内经紫外线照射后会发出亮光的邮票,便于信函自动分拣机识别、盖销。这是在纸或油墨里加入发光材料的一种新型邮票。根据发光物质的种类又可以分为荧光邮票和磷光邮票。我国第一套磷光邮票是1980年发行的T.49"邮政运输"。
13、生肖邮票:生肖邮票就是根据我国农历以天干地支记年方法确定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免、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而每年发行的生肖图案的特种邮票。我国从 1980年开始发行庚申年(猴年)邮票开始,目前已经发行第二轮生肖票,每年一月五日开始发行,深受群众欢迎,人们争相购买,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每年也发行这类生肖邮票。
14、有害邮票:有害邮票是违反《适用于万国邮政联盟会员国的集邮准则》而发行的邮资凭证。为抵制各国邮政部门在邮票发行中有损害集邮的健康发展的不道德行为,万国邮政联盟、国际集邮联合会、国际邮票商协会联合会曾于1983年11月联合举行集邮圆桌会议,会议通过了《集邮道德标准》,要求各国(地区)邮政部门共同遵守。但是鉴于有些国家仍在发行违反准则的有害邮票,因此决定每月公布一批有害邮品。并决定这些有害邮品不准参加国际集邮联合会赞助的集邮展览,邮票目录也不得刊登这些有害邮品,迄今已公布了2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数百种有害邮品名单。
15、编号邮票:在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从1970年8月1日发行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邮票开始改变了1967年以来邮票不编号的作法,恢复邮票编号,但没有按原规定分纪、特号编列,而是每枚邮票一个号,不分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第一枚编为 (1)号,以后顺序编列,这种邮票叫"编号邮票",共发行21 套95枚。
16、名贵邮票:名贵邮票就是著名的或珍贵的邮票。著名邮票是在邮政史或邮票发行史上具有突出的文物价值或者经历曲折、脍灸人口的邮票,例如"黑便士"邮票、"大龙"邮票等。珍贵邮票是存世量较少,而又有较多集邮者追求、价格较昂贵的邮票,例如"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元"邮票、"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等。
17、票中票:票中票就是设计某套新邮票时,将早期珍贵的或具有特殊纪念、宣传意义的邮票作为主图印制成的邮票。票中票在许多国家都有发行,我国最早发行的票中票是1948年发行的 "邮政纪念邮票展览"纪念邮票。近年来我国1983年11月发行的"中华全国集邮展览1983·北京"两枚纪念邮票都是票中票,一枚是"国徽"邮票,一枚是陕甘宁边区发行的"延安宝塔山"邮票。我国1988年7月发行的大龙邮票小型张和 1996年3月发行的中国邮政开办100周年小型张都属于票中票。
18、电子邮票: 又叫自动化邮票。是为适应邮政现代化的需要而产生的。这种邮票与一般邮票不同,这不是整张邮票撕开后出售,而是根据邮资需要由电脑控制的自动售票机加盖面值出售的。这种邮票无齿、无胶,一般是上下两端印有两个半圆的凹槽。为在自动出售机中固定位置,电子邮票1981年由当时的联邦德国首次试验发行。投入硬币后,按一下所需面值的按键,电脑控制的号码机即在空值邮票上加盖面值吐出。
【邮票的齿孔】
齿孔是为了方便使用邮票,在整张邮票的各枚之间用打孔器打出的孔洞,这样每枚邮票撕开后边缘就出现了凹凸的锯齿状形态,我们称它为齿孔。最早的邮票没有齿孔,使用时用剪刀一枚枚剪开,很不方便,1854年英国邮局首先有了预先打好齿孔的邮票出售,从此以后世界各国纷纷采用打齿孔的办法。
齿孔是按度数区分的,计算方法是在邮票边上用量齿器测量,看2厘米的长度内有几个齿孔,如一枚邮票在2厘米长度内有14个齿孔,就叫做14度;如果有11个齿和12个孔,那末这枚邮票的齿孔就是11.5度。测量齿孔度数是研究邮票的一项内容,也是鉴别邮票真伪和区分不同版次的重要依据。我国的邮票齿孔大多数为11度,11.5度,12.5度和14度等。
【邮票的志号】
邮票志号就是每套邮票或每枚邮票的编号。邮票志号是新中国邮票上特有的标志。这种志号对收集邮票很方便,不必查看邮票目录就能于解每枚邮票的印制年份、全套枚数、总的编号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邮电部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在邮票底部图案之外印有该类邮票序号、枚数、年代等志号,如1952年7月7日发行的《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底部左边印有纪16.4-1,底部右边印有(78)1952,纪16表示我国发行的纪念邮票第16套,4-1表示全套邮票共4枚,这是其中第一枚,(78)表示这枚邮票在纪念邮票中的总序号, 1952年邮票印制和发行年代。从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取消了这种志号,邮票底部没有印刷任何志号,但人们为了方便收集,按顺序排列为"文1-19",这19套邮票统称文字票,。从1970年8月至1973年10月发行的邮票又在底部印上了新编的连续号和印制年份,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邮票,底部印有(1)和1970年字样,(1)代表这枚邮票新序号,1970是印制和发行年份。从1974年开始,我国邮票又J、T表示区分纪念或特种邮票,如1974年5月15日发行的《万国邮政联盟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底部左边印有JI(3-1),右边印有1974,这是表示这套邮票是新编的第一套纪念邮票,共三枚,这是第一枚,1974年印制发行。我国从1992年开始实行了按年编号的方法,在每枚邮票底部印有年份、序号、共计枚数、其中第几枚,并以J、T区别纪念或特种邮票。如1992年1月5日发行的《壬申年(猴)》特种邮票。如1992年1月5日发行的《壬申年(猴)》特种邮票。底部左边印有 1992-1,右边印有(2-1)T,这是表示1992年第一套特种邮票,共计2枚,这是第一枚。
邮票概述
邮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由国家或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它兼有文化属性与商品属性。在集邮领域,邮票是供集邮者收藏、鉴赏、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知识的载体,又是艺术的化身,同时可以作为一种宣传工具。保加利亚著名革命家季米特洛夫称邮票为"国家的名片",这一赞誉被邮界广泛引用。
邮票通常具有3个要素:邮政所属国家或邮票发行机构的标志;面值或相当于邮资效用的标志;相应的图案。而志号、齿孔、水印、背胶、纸质、票型等虽然不被视为主要要素,但随着邮政事业及集邮活动的发展,由于许多国家都在这些方面采取相同或者类似的规定与做法,使其更多地进入"邮票"的一般内涵之中。是现代邮票及集邮活动不可忽视的研究内容。
集邮活动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19世纪后期至1949年)
中国的集邮活动,是从国外传入的。1912年,由上海外侨发起成立“上海集邮会”。1922年,中国第一个华人集邮组织“神州邮票研究会”在上海成立。至1949年,中国已有近50个集邮团体,会员总数2万人左右。中华邮票会、新光邮票研究会、甲戌邮票会等,是当时较有影响的集邮组织。在此历史期间内,中国集邮活动的主要情况是:
1. 集邮者以洋行、银行职员、工商业者等为主体。
他们在集邮爱国的驱使下,从外国集邮家手中购回大量的中国珍邮和名贵邮集。世界孤品 “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圆”四方连,就是中国集邮家周今觉先生以纹银2500两从始藏者费拉尔的邮集中购回的,而被誉为“中国邮王”。
2. 收集研究对象以中国大清大龙邮票. 红印花加盖和民国各种加盖邮票及与之相关的封、片、戳等为主,同时兼而收集研究外国在华邮政邮票、商埠书信馆邮票。
1933年, 集邮家姜治万先生《中国首航封》邮集在比利时布鲁赛尔首届航空邮展中获得银奖,成为中国参加国际邮展并获奖的第一人。
3. 出版了一批国内外集邮界较有影响的 集邮书刊。 《邮乘》(1926年获纽约国际邮展特别铜牌奖)《邮典》、《新光邮票》、《甲戌邮刊》(1935年于《新光》同获布鲁赛尔万国邮学刊物展览会奖状)、 《国粹邮刊》、以及《近代邮刊》,以及孙君毅编著的《邮学辞典》,马任全编著的《国邮图鉴》。这些集邮书刊基本上代表了当时的集邮水平和学术研究水平,现已成为主要的集邮历史文献。
4.1914年7月,福州集邮界在“福建展览会”上展出了中外邮票,成为中国首次以集邮为目的的展出。
1918年4月,由集邮者在长州公园举办的“邮券展览”,成为中国首次竞赛性的集邮展览。此后,各地集邮组织亦都举办过不同规模的集邮展览。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48年5月中华邮政总局与新光邮票研究会在上海合办的“交通部邮政总局邮票展览会”。
5.中国邮政机构为集邮者提供服务,设立邮票特销课始于1934年。嗣后,上海、北平、南京、西安、重庆等15个城市邮政机构先后设立了集邮台或集邮组。
1949年前,中国的集邮活动由于受社会和经济不稳定的影响,加上集邮组织的经费自筹,其展既艰难,又缓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集邮活动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的集邮活动逐步开展,基层集邮组织相继建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祖国集邮文化事业一直在健康地向前发展。
1982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1983年,先后加入国际集邮联合会(FIP)和亚洲集邮联合会(FIAP),成为会员国。这是中国集邮文化活动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
1. 集邮组织遍布全国。
目前,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成立集邮协会。地、市、县级集邮协会达2,151个,厂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集邮协会达21,000个。另有5个全国性集邮组织(中国体育集邮协会、中国石油集邮协会等)。截至1993年,会员近20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集邮爱好者约为1500万人。
2. 丰富多采的集邮活动。
集邮组织根据不同的集邮层次需要,分别组织不同规模、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活动,诸如集邮日、集邮知识讲座、集邮知识竞赛、集邮先进事迹巡回报告、观摩邮集、集邮演讲、集邮征文、最佳邮票评选、集邮夏令营、短期培训、参观访问、邮品交换等。一些城市已建有集邮活动中心,为集邮者提供各种服务。
3. 集邮展览常年不断,向规范化发展。
中国提倡展览以中小型为主,各地集邮组织多结合当地各项中心活动,举办邮展。其形式有竞赛展、观摩展、专题展、纪念展、宣传展、巡回展等。从1983年到1993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已举办过6次全国性邮展。“93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为规模最大的一次,共展出邮集246部1049框,文献类展品102部。同时,应邀展出了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和香港地区集邮家的邮集。展场首次设立邮商摊位51个,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泰国和台湾地区10家邮商及这邮商参加了销售活动。邮展期间,并举办了集邮报告会、新中国集邮研讨会、邮展战略研讨会等活动。成为中国邮展史水平最高、展品最全、活动最多的一次全国邮展。
自1982年以来,中国积极选送邮集和集邮文献,参加国际性(世界)邮展,有三部邮集获得金奖, 10部获得镀金奖。
为加强中国邮展工作的领导与规划,1991年成立全国邮展委员会,已颁布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集邮展览总规则》、《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集邮邮展览评审总规则》、和各类邮展评审专用规则。
中国现有国际邮展评审员3名,国家级评审员36名,省级评审员58名。
4. 有组织的开展集邮学术研究活动。
全国集邮联、各省、区、市及较大的集邮组织均设有学术委员会或学术研究组,现有学术委员或研究组成员1000余人,在中国已基本形成一个较庞大的集邮学术研究网络,根据中国集邮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和发展中的问题,不断拓展研究范围,统一确定研究课题,组织开展研究活动。研究内容涉及邮政史,邮票发行史,集邮史、集邮活动发展策略、集邮道德规范、集邮及邮票市场等等。依据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要求,研究方式多种多样。研究成果,多采取学术讨论会的形式进行交流。仅集邮文化理论研究,在1992年即发表过450余篇研究文章。自1983年以来全国集邮联已召开过14次学术讨论会。集邮学术研究活动,推动了中国集邮文化的发展,为创建集邮文化学说奠定了基础。在总结学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正在组织编撰《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国集邮史》、《中国解放区集邮史》(已出版《苏区卷》)、《集邮文化概论》等著作。
中国还先后举办过几次国际集邮学说讨论会,如纪念中国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和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60周年学术讨论会,为国际邮票活动开创出一项新的活动内容。
为规范中国的集邮语言,全国集邮联组建了集邮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在开展工作。目前已公布三批共300余条名词。
5.集邮出版物空前繁荣。
中国正式出版的集邮报刊有34家,总发行量约为150万份,其中《集邮》、《中国集邮》、《中国少年集邮》 杂志和《中国集邮报》发行量较大。
中国集邮图书出版工作不断填补空白,门类基本齐全,品种逐年增加。1982年至1993年,中国共出版集邮图书达300多种。如《清代邮戳志》、《中国解放区邮票史.苏区卷》、《大龙邮票纪念专集》、《大龙邮票与清代邮史》、《中国集邮年鉴》、《基础集邮学教程》等。
6. 通过新闻媒体宣传集邮。
各地集邮组织通过与新闻媒体努力合作,从中央到地方的报纸、电台、电视台都将集邮列入宣传报道内容,除报道动态新闻外,还联合举办集邮知识讲座、竞赛等。1993年中国邮展期间,在北京的新闻单位即播发有关报道60余次。
7. 大陆与台、港、澳集邮界间的交往日益增多。
台湾、香港、澳门集邮界人士来大陆参观访问、参观邮展、学术交流等活动,年年都有。粤港澳学术研讨会已发展为粤闽琼台港澳地区集邮界学术研讨会形式。大陆、香港、台湾、澳门成功地共同举办了1994年香港集邮展览。
8. 加强国际集邮文化交流。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为FIP、FIAP成员后,积极参加两个国际组织的活动。我们还承办了1988年和1992年FIAP执委会议;多次邀请国际著名集邮家来华讲学;还同一些国家和地区举办过联展、互展、访问等双边活动。我们的国际交往在不断扩大。
--------------------------------------------------------------------------------
中国集邮发展史中的第一
1905年,最早的中文(官方)邮票目录《光绪四年至三十年之邮票略解》在《邮政事务通报》内发表。
中国最早的邮票商社出现在1909年,一是上海的李辉堂,一是福州的"世界邮票社"。
1914年7月,福州集邮界在"福建展览会"上展出了中外邮票,成为中国首次以集邮为目的的展出。
1918年4月,由集邮者在常州公园举办的"邮券展览",成为中国首次竞赛性的集邮展览。此后,各地集邮组织亦都举办过不同规模的集邮展览。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48年5月中华邮政总局与新光邮票研究会在上海合办的"交通部邮政总局邮票展览会"。
1922年,第一个民间集邮组织神州邮票研究会在上海成立(后曾发行《会刊》)。
1926年,中国人的集邮文献周今觉主编的《邮乘》首次在国际性邮展(美国)获奖(特别铜奖)。
1933年,集邮家姜治万先生《中国首航封》邮集在比利时布鲁赛尔首届航空邮展中获得银奖,成为中国参加国际邮展并获奖的第一人。
1934年,中华邮政开始设立“邮票特销课”。
1948年,中华邮政在南京首次举行专门邮展。
1950年,中国的官方邮集首次出国(赴捷克)展览。
1955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在北京开业。《集邮》杂志创刊。
1957年,中国集邮家首次参加由国际集邮联合会(FIP)支持的国际邮展(苏联),姜治方获金奖。
1982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
1983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的第一个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成立。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参加国际集邮联合会和亚洲集邮联合会(FIAP)。首次举行全国邮展(北京)。
1984年,中国集邮家首次参加FIP赞助的世界邮展(西班牙),陈湘涛、林崧获大银奖。
1985年,中国邮票博物馆开馆。
1987年,中国集邮家首次参加FIAP赞助的(第三届)亚洲邮展(新加坡),常增书获大镀金奖。
1989年,允许个体工商户经营邮票和集邮品。台湾省集邮家首次参加全国邮展(北京)。
1996年,第9届亚洲邮展在北京举行,中国集邮家沈曾华获国家大奖。
1999年,中国`99世界邮展在北京举行,沈曾华获国家大奖。
邮票图片网站
http://jx.xinjiyuan.net/linxiang/zgyp.htm
http://zj.183.com.cn/jy/stampquire.htm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17-6邮票 2021年6月新邮票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017-6邮票 2021年6月新邮票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农历
本文标题:2017-6邮票 2021年6月新邮票
本文链接:http://m.xzfx123.com/article/124544.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17-6邮票 2021年6月新邮票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儿童口吃吃什么药好 小孩口吃...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六月份云南穿衣 云南6月穿什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汇丰2020半年报 2014年5月4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年6月17日黄历 2021年6月1...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儿童节打篮球音乐推荐歌曲有哪...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年6月澳门有什么活动 澳门...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儿童节环创海报图片大全大图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dnf6月新手豪华礼包 dnf每月新...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六月份青岛海鲜吃什么 6月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