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债券市场大跌 6月债券市场近日回撤,对银行理财影响大的文章,本文对文章6月债券市场大跌 6月债券市场近日回撤,对银行理财影响大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股债跷跷板,冰火两重天。
近期权益市场回暖的情况下,债券市场的投资者正在接受近乎今年以来最大的考验。数据显示,11月16日,1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86%,3年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49%,国债期货1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27%,5年期下跌0.31%。至此,债券市场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
近期债市发生调整,主要是受到流动性收敛、疫情防控优化和地产支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市场持续下行,近期债券基金净值普遍回撤,而净值化的银行理财产品也迎来了新一轮“破净潮”。
被“暴击”的债基
本周以来,债券市场大幅调整,10年国债收益率大幅上行12bp至2.86%,3年国债收益率上行12bp至2.49%,1年国债收益率上行15bp至2.12%;各期限同业存单利率普遍上行15bp-20bp;银行永续和二级资本债普遍上行20bp-25bp。
“近期大家产品的表现都不是很好,我的产品也遭遇了暴击,净值回撤比较大。”上海一家百亿私募的债券基金经理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近期多个产品遭遇了单日超过0.15%以上的回撤,这个回撤幅度对于很多年化收益率只有5%左右的债券类基金来说已经非常严重。
数据显示,近期债券基金出现普遍下跌。11月14日,全市场中长期纯债基金平均跌幅达到0.29%。11月15日,这一数据为0.09%。
债券市场的剧烈波动,背后是市场对于宏观经济以及流动性预期的整体改变。
“前期国债利率已处于历史低位,债市对利多因素反映有所钝化,跨月后资金价格回落缓慢,流动性边际收敛,债市面临回调压力,而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和‘金融十六条’政策的推出显著提升市场对经济的未来预期,多重因素共振下债市迎来剧烈调整,出现债券利率单日上行超10bp的极端行情。”中证鹏元研发部研究员李席丰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此前债券市场透支了经济衰退和经济下行的预期。但是最近一系列比较积极的政策出台使得整个市场对于未来的经济预期逐步改善和修复市场风险偏好也在提升。
在流动性方面,明明也坦言,此前市场也在押注央行会继续降息降准,但是近期央行操作非常稳健,导致市场对于降息降准的预期落空。
央行近期的操作也印证了市场关于流动性的一些判断。11月15日,央行开展85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和172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75%、2.0%。本月MLF到期量10000亿元,央行续作8500亿元,MLF净回笼1500亿元。
“央行的MLF操作非常稳健,基本上是等量续作,虽然MLF缩量,但是通过PSL和各类专项再贷款等工具仍然向市场释放了充分的流动性。但是债券市场此前一直还是希望央行能够尽快降准甚至降息,现在降准降息预期落空,也导致了债券市场调整。”明明说。
回压力陡增的理财
债券市场的波动毫无疑问地拖累了以债券资产为配置大头的银行理财。债券市场的急跌导致产品配置的债券部分资产净值下跌,即便有权益部分在苦撑,但依旧无法抵消净值的回撤。继三月份1200只产品“破净”的大潮后,银行理财近两日又身陷新一轮较大的“破净潮”。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全市场34364只银行理财中(发行主体包含银行和理财公司),共有1776只产品的净值跌至1以下。
净值的剧烈波动造成了投资人恐慌,不少投资人集中赎回产品。某股份行理财公司的现金理财产品“活钱管家”便由于赎回客户太多,触碰了巨额赎回上限。
“理财前端,也就是负债端的不稳定又一次暴露出来了,这就是银行理财净值化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一名公募基金高管如此评价。他告诉记者,多家基金公司都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理财赎回,但整体情况可控。
国信证券银行团队分析师王剑认为,去年以来理财规模增加较多,从去年6月末的的26万亿增加到今年的29万亿,应该有很多低风险偏好的客户买入。由于投资者教育不充分,很多投资者仍然以过去刚兑的思维来买,无法接受净值波动,开始赎回。“赎回导致债券抛盘,债市继续跌,恶性循环,甚至踩踏。”王剑称。他预计“估计还会要折腾几天才能消停”,投资者教育的根本性解决可能需要时间。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也注意到了理财遭遇客户赎回压力的情况,他表示投资者应该卡到乐观的一面:票息高了,未来可预期的理财收益率会更好些。这个时候不应该再去赎回,反而应该考虑大举买入。
“理财遭遇客户赎回压力-理财赎回委外及基金-委外管理人抛售债券,理财负反馈,债市跌得有点急。票息高了,产品更好做了。稳住,熬一熬,希望就在眼前。”廖志明说。
国元证券的固收分析师指出,目前银行理财等广义基金赎回的情况有所显现,冲击主要集中在短债和信用债市场。是否进一步发酵仍需关注。从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来看,近半周市场的主要净卖出机构仍是券商、基金等非银机构,银行理财仓位变化不大,银行自营基本以净买入为主,说明市场目前尚处于活跃机构“交易预期”、货基减仓短债的阶段。
“本次债券市场收益率的上行,更多反映的是情绪面而不是基本面”,一家股份行理财公司副总经理告诉记者。
每当遇到净值波动引发的赎回潮,银行理财作为管理人就有必要出来进行投资者教育。工银理财表示,目前债券市场,尤其是短期限资产,经过快速情绪释放后,基本已调整到具备性价比区域。债券产品具备票息价值,长期持有才能获得稳健收益。在债市逻辑未出现根本性反转的情况下,它建议投资者拉长持有期,获取持续稳定的票息收入。
此外,包括中银理财、工银理财、南银理财、兴银理财、建信理财在内的管理人,微众银行在内的理财代销机构也出来喊话,向投资人传递固收理财仍是投资好选择的理念(因仍具有低波动率),并希望投资人以长期视角持有产品。
至于市场最关注的后市怎么走,工银理财认为,强预期、弱现实逻辑在充分消化后,市场仍将回归基本面逻辑,利率继续上行空间相对有限,产品净值预计也将逐步修复。
工银理财的根据是:资金面方面,汇率压力阶段性缓解叠加经济基本面弱复苏格局决定了资金面不具备趋势性悲观的条件,未来整体流动性仍将保持合理充裕。
地产和防疫政策方面,现有政策的推出旨在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但10月社融、PMI、通胀等经济数据改善效果未见明显显现,经济复苏动能以及政策落地生效情况有待进一步观察。
激辩债市后续走向
“我们近期在交易上非常谨慎,保住全年收益是最大的诉求。”前述私募基金经理表示,所在私募对于债市判断比较悲观,认为短期国债收益率难以改变上行趋势。
兴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首席债券策略师徐寒飞11月13日更是发文指出,在2022年剩下的时间里,债市将受到全球流动性边际放松拐点、风险偏好改善拐点、债券市场调整内因等多重利空影响,将出现一波幅度不小的下跌行情,预计利率反弹的幅度至少在20bp左右,10年国债利率或将再次回到3.0%。
但是也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债市短期难言反转。“目前情况来看,断言债市拐点出现还为时尚早。”国元证券一位分析师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经济复苏尚处于政策托底、方兴未艾的阶段,仍需比较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做配合。现阶段政策大幅转向的概率较低,因此债券暂时缺乏趋势性由牛转熊的基础,随着收益率的调整,债券资产的吸引力也在逐步回升,配置价值和交易价值会重新达到均衡,从而使得市场企稳。
李席丰也表示,近期的行情主要来自政策引起的预期变化,而政策在经济数据上的反馈有待验证,政策优化下疫情反复和地产投资仍然偏弱的概率较大,经济基本面不容乐观,因此近期的行情可能偏向于短暂调整。
“展望后市,债券市场在剧烈调整后情绪逐渐企稳,短期会有修复,不过在经济改善的强预期不能被证伪前以及流动性边际收敛趋势下,10年期国债可能会震荡上行。12月份降准预期发酵、季末财政支出增加等利多因素会出现,而市场也会更加关注预计偏弱的11月经济数据,债市看多情绪可能会升温。”李席丰说。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理财新闻,欢迎关注我们。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17日,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理财产品,剔除近6月无净值的产品,有1208只单位净值小于1,破净率达7.74%。其中,回撤幅度超过0.1%的占比达18.25%。
产品的亏损使得投资者情绪不稳,有投资者感慨“还不如一开始乖乖买存款”。由于赎回太多,有银行理财产品触发“大额赎回”。对此,中银理财、平安理财、兴银理财、恒丰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公司发布文章,安抚投资者。
相关分析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本次银行理财净值回撤主要受近期债券市场剧烈调整影响,但从目前国内经济基本面、政策面与市场流动性趋势看,并不支持债券市场利率趋势大幅上升,在市场风险释放后,市场情绪将逐步回归平稳。
又一轮“破净潮”
“之前老想着能获取一点额外的收益,现在才知道能保住本金就不错了,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存定期。”投资者月月(化名)向《华夏时报》记者感慨。
去年,月月抱着存款的目的走进了一家银行,在“预期收益率”的吸引下,购买了银行工作人员推荐的一款理财产品,持有下来,收益率竟然还不错。
“比存款强,工作人员说没啥风险,确实收益很稳健。”月月由此入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坑,时不时在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下购入一些R2中低风险的固收类理财。
而今年过山车式的市场行情却让月月没那么“舒坦”了。
3月份,受股债市场波动影响,银行理财市场出现了一轮亏损潮,月月购入的理财产品勉强没亏损。但进入11月,其持有的理财产品再次遭遇大幅回撤,不仅收益没留下,本金都保不住了。
“一年的收益都在这几天跌没了,早知如此不如一开始乖乖买存款。”月月感慨。
投资有风险,选择理财产品时要慎之又慎。因为金融市场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即使是可靠稳健的理财,也并非能够保证百分之百获得收益。定期债基大跌,许多人推测银行理财也会随之下跌,使得投资者陷入担心之中。不禁发出疑问,如何购买才是最为合适的理财方式呢?要始终遵循“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投资原则,组合购买不同投资风险不同收益的产品类型,尽可能的保证资金总额不受损失。
债基大跌理财变化
持有债基和银行理财的投资者一改以往平和放松的态度,对金融市场开始密切关注。均出现了10年期国债期货下跌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在2310只中长期纯债基当中,有超过2000只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跌幅最明显的回撤了1.3%。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也发生了变化。
11月份相继有投资者在网络平台上交流,发现哪怕是在银行购买的低风险,以固收产品为主的理财类型都出现了净值下跌。比如有的投资者拥有9万元的银行理财,累计下跌445元。有的投资者购买了5万元的产品,亏损超过300元。
债基和银行理财一向被认为安全系数高的投资方式,当投资者趋向于保守又想获得的小额的收入时,一般会进行购买。许多投资者无法接受一向表现平稳的银行理财和债基现在也出现了下跌和亏损。
市场波动及时调整
投资者为减少损失,开始着手赎回。结果却发现大量投资者都想要赎回产品,触及巨额赎回的上限,导致暂时无法赎回。投资者开始产生了恐慌情绪,对所持产品的进一步信心不足,形成恶性循环。截止10月31日,理财规模为28万亿,时间仅仅过去半个月,整体理财规模就已经减少了1,000亿。
之所以出现债基和理财产品下跌的情况,主要是有三个原因导致。首先,受货币政策影响。外界预测央行降息的可能性较小,资金利率中枢有抬升迹象。未来银行负债成本增加,对于债市的支持力度就会相应减弱。其次,受房地产影响。为了让房地产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国家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可以预计到未来的实体经济会需要更多投入,市场的融资需求也会相应上升,可能会给债市带来利空。最后,就是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政策,能够最大程度减低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加大消费力度的同时,也可能带来利率的提高。
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市场上下波动本属正常现象,投资者要正确认识到无论哪种类型的理财方式都不可能做到完全保证收入。需要理性客观的进行产品选择,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市场的变化,及时转换投资思路,改变投资策略。如果今后打算继续购买债券基金。投资者一定要在购买之前仔细思考,可以承担一定风险,追求更高收益的,选择混合债基。如果以安全为主,就选择纯债基金。购买时还需要查看基金的历史业绩和资金的费率,争取获得更多的收益。
最为重要的是,要规划好自己的财产走向。以目前的形势来观察,闲置资金依然可以进行理财产品和债基的投资。短期内资金有明确的安排,便不建议购买,否则很有可能出现亏损。总之投资者不必过于恐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的投资。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6月债券市场大跌 6月债券市场近日回撤,对银行理财影响大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6月债券市场大跌 6月债券市场近日回撤,对银行理财影响大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农历
本文标题:6月债券市场大跌 6月债券市场近日回撤,对银行理财影响大
本文链接:http://m.xzfx123.com/article/116665.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债券市场大跌 6月债券市场...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16上升星座是什么星座 6月1...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穿越火线6月2号更新 2021穿越...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北京农展馆6月份展览 北京农展...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迪拜旅游攻略 费用 迪拜旅游攻...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14 6月 2014年新电影的文章,...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19号考试考什么 6月19号考...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白羊6月爱情运势如何 白羊六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澳洲好玩吗值得去吗 澳洲六...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0穿越沙漠 穿越沙漠至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