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农历二月十九是什么日子 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农历二月十九是什么日子 农历二十四节气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春分时节,广裹的中华大地上是春暖花开、莺飞草长、桃花激艳、一派暖意融融、桃红李白迎春黄的景象。在这一天,民间又有哪些有趣的传统习俗呢?春分,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要的节气之一。春分日的内涵很丰富,各地的习俗也是多种多样。
祭日
春分祭日源于周代。《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因而这一春分习俗便流传下来。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祭日虽然比不上祭天与祭地典礼,但其仪式也相当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时,用奠玉帛,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俏,行三跪九拜大礼。清代皇帝祭日礼仪有:迎神、奠玉帛、初献、亚鲜、终献、答福昨、车撰、送神、送燎等九项议程,也很隆重。
古代帝王的祭日场所多设在京郊。北京于元朝就建有日坛,而现存的这座日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朝日坛在整个建筑的南部,坐东朝西,这是因为太阳东升西落,人要站在西方向东方行礼的缘故。它被正方形的外墙围护。每次祭祀之前皇帝要来到北坛门内的具服殿休息,然后更衣到朝日坛行祭礼。坛为圆形,坛台1层,直径33.3米,有矮形围墙环绕,东南北各有权星门1座。
西边为正门,有3座权星门,以此为区别。墙内正中用白石砌成一座方台,叫做拜神坛,高1.89米,周长64米。明朝建成时,坛面用红色琉璃砖砌成,以象征大明神太阳,这本是一种极富浪漫色彩的布置,但到清代却改用方砖铺慢,使日坛逊色不少。如今的日坛已经告别了封建皇帝祭日敬神的年代,反倒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
早在周朝时,就有了春分祭日之仪式。据《礼记》记载“祭日于坛”,之后这一习俗就在历代相传下来。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攫祀。”在有些地方,春分这天还要扫墓祭祖。
古时候,帝王的祭日场所大多是在京郊。到元朝,北京就建有日坛。
祭日虽比不上祭天与祭地典礼,但仪式也颇为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时,用奠玉帛,礼三献,乐七奏,舞八情,行三跪九拜大礼。清代皇帝祭日礼仪有:迎神、奠玉帛、初献、亚鲜、终献、答福昨、车撰、送神、送燎等九项议程,也很隆重。现在,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的日坛,告别了祭日敬神的时代,成为人们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祭祖
二月春分,人们要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是春分的习俗之一。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扫墓的时候,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在山东、浙江、贵州以及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分这天开始祭祖先,叫春祭。春祭开始,要先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春季祭祖扫基,部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节要扫完。据说清明后基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戒火草
戒火草是古时春分习俗,梁代宗懊《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南北朝时,江南人春分这天在屋顶上栽种戒火草,如此就整年不必担心有火灾发生了。从古时民俗角度可以反映出当时人们对防备火患的重视,也体现出人们对平安生活的美好向望。
《本草纲目》中有一味药用植物—景天,还有慎火、戒火、辟火等异名,传说是火灾的克星。它可能就是南北朝时《荆楚岁时记》所记的“戒火草”。春分那天,“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明代《群芳谱》说,景天“南北皆有,人家多种于中庭,或盆栽置屋上,以防火”。这样的风俗地方志书也有记载,如安徽(欺县志》记:“谨火,即慎火,一名景天……有盆养屋上以避火者。”据说仙人掌也“辟火”。清乾隆年间《泉州府志》说:“戒火,一名仙人掌,形如人掌,人家以罐植之屋上,云可御火灾。”被古人纳人“火灾克星”的还有树木,如江苏泰州民俗,认为黄杨辟火。赣东北地区春分民俗,开水塘、种樟树以防火灾。还有些地方,旧时民间在门前插柳以防火患。
逐疫气
春分习俗,安徽南陵把春分称为“春分节”。当天黄昏,乡村的儿童会争相敲打铜铁响器,声传村外,东乡叫“逐厌毛狗”,北乡叫“逐疫气”,南乡叫“逐毛狗”,西乡叫“逐野猫”。广东阳江妇女在这天到山上采集百花叶,春成粉宋,与米粉和在一起做汤面吃,相传可以清热解毒。
吃春菜
春分之际,春雷始发,万物复苏,正是吃春菜的好时节。昔日岭南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春分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乡人称之为“春碧篙”的野览菜,多是嫩绿的,约有巴掌那么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往往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始,人们祈求的是家宅安宁,身体强健。旧时民间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也称为春碧篙。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与鱼片滚汤,叫“春汤”。还有俗语曰“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之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体健康。
酿酒
在浙江、山西等地流传着春分日酿酒的习俗。1913年浙江《于潜县志》记载,当地“‘春分’造酒贮于瓮,过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经久不坏,谓之春分酒”。在山西陵川,春分这天不仅要酿酒,还要用酒、醋祭祀先农,祈求庄稼丰收。造春分酒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浙江等地流行较为广泛的春分习俗。
拜神祈福
福建漳州春分习俗,春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农历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他治理漳州25年,僵武修文,施行惠政,传播中原文化和农耕技术,实现了“北距泉兴,南逾潮惠,西抵汀赣,东接诸屿,方数千里无烽火之惊,号称乐土”的安定局面,人们感恩他对漳州巨大的贡献,敬奉他为漳州的守护神。
此外,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观世音菩萨的诞辰之日,每年的这一天,各地的信徒都会前往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犒劳耕牛、祭祀百鸟
江南地区则流行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春分习俗。春分己至,耕牛即开始一年的劳作,农人以糯米团喂耕牛表示稿赏;祭祀百鸟,一则感谢它们提醒农时,二是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祈祷丰年之意。
春分立蛋
人们喜欢在春分这天立蛋大概是因为这天是时间的平衡,是白天和夜晚的平衡吧。
放风筝
放风筝是春分传统习俗,清朝文人高鼎《村居》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描写了:在春光明媚的二月天,放学归来的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趁着和暖的东风,奔跑着放飞风筝。孩子们在春分期间放风筝是很古老的春季娱乐活动。在春分当天,大人们也会参与其中。市场上卖的风筝,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大人们如果参与的话,会自己糊个大一些的。这样就可以和别人竞争,看谁的风筝放得高了。
导读:春天有6个节气,从立春到谷雨,要一个接着一个的度过,春分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也是最能代表春天的节气。那么,春分是什么时候?春分有什么习俗活动呢?以下是我对春分是什么意思含义介绍,感兴趣的朋友来看看吧。
春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四个节气,与秋分对应。“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春分通常特指太阳视黄经位于0°的时刻,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前后(公历约为3月19日~22日期间)。
在时间段上也指太阳位于黄经0°和15°之间的位置,即从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时段,公历则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春分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一到,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
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
1、指“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春分之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几乎全球昼夜等长,都是12小时,此时北极点在经历了半年的黑夜后,在这一天初见阳光,而相对应的南极点则将在此日告别阳光,春分之后,阳光直射点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白天时间就开始变长,夜间时间就变短了,所不同的是南半球则变得昼短夜长。
春分节气
2、指季节平分。
若以立春至立夏这段时间作为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正好平分了春季,从立春到立夏正好九十天,春分将其一分为二,因此而得名春分。
春分传统习俗活动
1、竖蛋
在每年的春分这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2、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3、春祭
春分也是春祭的开始。春祭,即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春分节气
4、放风筝
春分这天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甚至大人们也要参与。温柔的春风里,人们在空地上肆意奔跑,争相比着谁的风筝放得更高更远。
5、饮春酒
我国浙江、山西一带有在春分日酿酒的风俗习惯。古书中记载:“春分造酒贮于瓮,过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经久不坏,谓之春分酒。”
6、拜神
春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7、祭日
祭日是古时皇家在春分这天最主要的活动,在周代,春分便有了祭日仪式。《礼记》记载:“祭日于坛”、“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冬至、除夕、七夕、腊八、中秋节等。其中,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来计算,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多少个
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另外24节气对应不同传统节日,中国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等。
农历正月节日
1、正月初一:春节,鸡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诞辰,佛教中弥勒佛诞辰,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二:犬日。
3、正月初三:猪日,小年期。
4、正月初四:羊日,孙天医(孙思邈)诞辰。
5、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开市,神话中五路财神诞辰。
6、正月初六:马日,送穷日。
7、正月初七:人日,又称人胜节,送火神。
8、正月初八:谷日,道教中阎王爷诞辰,八仙日。
9、正月初九:天日,道教中玉皇大帝诞辰。
10、正月初十:地日,石头生日(祭石头)。
11、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妇日,炒黄豆(老鼠眼),点百火,丢百病。
12、正月十三:上(试)灯日,关公升天日。
13、正月十五:元宵节,正灯日,道教上元节,是天官尧的诞辰。
14、正月十八:落灯日。
15、正月二十:天穿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小天仓”,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这一节日又与“雨水”节气相关。立春后的节气是“雨水”。古人认为,是日“天一生水”,应节则下雨、故谓之“天穿”。神话与节令像融合,就形成了天穿节这一民俗节日传统。天穿节的主要习俗:煎饼“补天穿”、天穿射、乱饭扎针。
16、正月二十五:天仓节(填仓节),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农历二月节日
1、二月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
2、二月初二:春龙节,又叫龙抬头、青龙节,佛教中济公菩萨生日。
3、二月初三:神话中文昌帝君诞辰。
4、二月十二:花朝节(一说二月十五),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
5、二月十五: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诞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诞辰。
6、二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诞辰。
7、二月二十一:佛教中普贤菩萨诞辰。
8、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见清明)。
9、清明,24节气之一:农历日期不固定,通常在二月后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内。
农历三月节日
1、三月初三:上巳节,姑娘回娘家,黄帝的诞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诞辰,神话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2、三月十五:神话中赵公元帅诞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诞辰。
农历四月节日
1、四月初一:祭雹神。
2、四月初四:佛教中文殊菩萨诞辰。
4、四月初八:浴佛节,(龙华会),佛教中释迦牟尼诞辰。
5、四月十二:道教中蛇王诞辰。
6、四月十四:道教中神仙生日(吕洞宾诞辰)。
7、四月十八:神医华佗诞辰。
8、四月二十八:药王(神农)诞辰。
农历五月节日
1、五月初五:端午节。
2、五月十三:雨节。
农历六月节日
1、六月初一:半年节(过半年)。
2、六月初六:晒衣节,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祭祀山神。
3、六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得道。
4、六月二十四:关公诞辰,神话中雷神诞辰,荷花生日。
农历七月节日
1、七月初一:祭祀海神。
2、七月初七: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3、七月十五:是地官舜的诞辰,佛教的盂兰盆节,有盂兰盆会传世,儒家俗称鬼节,道教称中元节。
4、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诞辰。
5、七月二十:棉花生日。
6、七月二十三:诸葛武侯诞辰。
7、七月三十:佛教中地藏王菩萨诞辰(地藏节)。
农历八月节日
1、八月初一:天医节。
2、八月初三:道都中灶君生日。
3、八月初八:神话中瑶池大会。
4、八月十五:中秋节。
5、八月二十:水稻生日。
7、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诞辰。
农历九月节日
1、九月初九:重阳节。
2、九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出家。
农历十月节日
1、十月初一:十月朝,寒衣节,又称祭祖节,也是儒家鬼节之一。
2、十月十五:道教下元节,水官禹的诞辰。
农历十一月节日
1、冬至,故又称日南至,亚岁(仅次于新年),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被用来确定月序和闰月的节气,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内(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迟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是制定闰月的大前提。因节气和公历都是阳历属性,所以节气公历日期反而相对固定,冬至常在公历(阳历)12月22日前后。
农历腊月节日
1、十二月初八,腊八节,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2、十二月二十三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3、十二月二十四扫尘。
4、十二月二十五,道都中接玉皇。
5、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封井(祭井神),贴春联,迎财神,吃年夜饭,守岁。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农历二月十九是什么日子 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农历二月十九是什么日子 农历二十四节气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农历1992.12.14是什么星座 农历1992.12.14丑时
下一篇:更多农历
本文标题:农历二月十九是什么日子 农历二十四节气
本文链接:http://m.xzfx123.com/article/95840.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农历二月十九是什么日子 农历...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农历1992.12.14是什么星座 农...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870208农历是多少 19870208...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91.3.26农历什么星座 199132...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03农历什么年 1903年农历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7.6农历多少 2023.7.7农...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虎年农历七月出生的是什么命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农历1209什么星座 农历1209是...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农历1997.12.28是阳历什么时候...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941015农历什么星座 19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