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算命是什么心理学效应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思考算命的技巧是什么和算命是什么心理学效应的精彩内容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几乎是第一个对梦进行系统地科学研究的人,在弗洛伊德之前,人们大多把梦当做一个未知的领域,古人用解梦来占卜预言,今人将梦来说玄说幻,只有弗洛伊德对梦进行了精神分析,论证它只是潜意识愿望的曲折表达,是一种心理活动。
然而,科学要想完全取代神秘主义并不容易,因为科学不能解释一切。而按照人们的惰性思维,凡是不能解释的都要归入神秘中去,并以此来作为反对科学的论据。科学对尚无法解释的东西会保持沉默,并留待将来;迷信者便借此抬头,大行其道,散播蒙昧的观念,他们不知道斯宾诺莎的那句话——“无知并不是论据”。
对于科学家来说,在神秘主义的攻击下,是否还能坚守信念,乃是一个大问题。弗洛伊德在学术生涯中也不能幸免,但他坚持了下来,并对各种诘难进行了答复。虽然解释得不能算尽善尽美,但他始终坚持住了自己的科学立场。
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
梦常被视为通灵的门户,不少人都确信它是一种神秘现象。对此,弗洛伊德也说:
所谓的“神秘境界”就是不受科学规律限制的领域。科学常识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例如声音、文字、符号等——我们才能进行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然而,在生活中却有一种“心灵感应”现象,不受这种科学规律的限制。
弗洛伊德认为心灵感应就是指“某一事件发生于某一特定时间,却能够不依据任何媒介而传入远距离外的一个人的意识之内”。
心灵感应是否存在,只有当事人知道,而且他没法证明自己说的究竟是实话还是谎话,人们只能将信将疑。史书说宋太祖曾“托梦”给宋高宗,叮嘱他把帝位还给自己的直系后人,后来孝宗才得以继位;文学作品中,心灵感应也以“托梦”的形式来展现,例如《红楼梦》中,秦可卿将要离世时,便进入王熙凤的梦里,嘱托后事;《三国演义》里,关云长败走麦城被斩首后,远在西蜀的刘备梦见他来祈求为自己报仇等等。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也会到友人关于类似情况的讲述,如某甲的亲人遭遇意外或死亡时,他大约在事件发生时会出现下意识的反应。这是科学所无法进行解释的,只得诉诸于神秘。
弗洛伊德的科学释梦理论也曾遭受“托梦”说的诘难——有一个朋友给他写信,讲述了自己一个奇特的梦。这个友人曾结过一次婚,生有一个女儿,在妻子亡故后,他又娶了第二任太太,但他不愿意同这个妇女生孩子。他的女儿成年后,便远嫁他乡,不久就怀孕了,预产期为12月中旬。就在11月16日的夜间,这名父亲做了一个梦:
梦醒后,就在18日上午,他便接到一篇电报,说自己的女儿在前一天已经生下了一对双胞胎,时间正好与他做梦时重合。这样问题就来了:
毕加索《梦》
对于这两个难题,只能做出三个选择:一是依据现有的科学知识,试图做出解释;二是放弃原有的主张,拥抱神秘;三是固执己见,对于神秘现象进行坚决的否定与回避。弗洛伊德选择了第一种做法。
首先,根据梦境的伪装理论,友人一直不满意第二任妻子,不愿跟她生育。同时他很爱自己的女儿,并怀念第一任妻子。在女儿怀孕期间,友人探望她时曾观察其孕肚的形状,在心中推测或许会有生双胞胎的可能,这个一散而过念头后来沉入了脑海底,变成了潜意识。在做梦时,潜意识允许他以女儿代替妻子,形成“我的亡妻是很喜欢孩子的:她若有双胞胎,将不知道会如何高兴”的愿望。
在梦境里,这个愿望通过曲折的方式来实现——把第一任妻子的角色移置给第二任妻子,把女人生育的事件赋予了梦境的主角,所以才出现第二任妻子生双胞胎的梦。表面上是不遂愿,其实仍然是遂愿了的。
这样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而第二个问题就困难得多了。因为心灵感应现象确实是目前科学所难以解释的,但弗洛伊德仍拒绝神秘。他说:
对于心灵感应问题,弗洛伊德不是武断地否认,而是尝试利用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它。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要想影响到另一个人,中间总需要一些物质媒介,正如说话和听话以手机为媒介一样。而当潜意识插入其中时,会给人造成一种模糊,仿佛物质媒介消失了,心理活动实现了超距作用似的。
我们都知道,心灵感应是一种极为稀少的现象,并不是常态。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里的“妖”就是巧合。当潜意识模糊物质媒介,并遇上巧合时,心灵感应就“出现”了。
例如那个友人的梦,他在潜意识中已经根据女儿的肚型产生过是否会生双胞胎的念头了。这个念头引发了梦境,并与女儿的生育时间重合,他便以为这是一个预言性、感应性的梦。日常生活中,巧合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也都淡然处之,见怪不怪,不想废思想去解释。可是当巧合被意识强化后,就变成少见多怪,并被我们当做了神秘现象,一边说它无法解释,一边又拒绝承认它只是巧合。假如心灵感应真的存在,为什么友人只能感应到这件事而不是对女儿的每件大事都感应得到呢?因为那只是一个低概率的巧合而已。假如他跟女儿有十几年没,不知道女儿怀孕了,这个梦是不会出现的。
同样的,假如宋高宗没有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和子嗣凋敝的难题,他是不会梦见太祖的;秦可卿若没有病重,王熙凤也没有经常去照顾她,托梦便不会出现;假使刘备不知道荆州危急,不担忧关公的安全,也是不会梦到关公的。“托梦”的前提是要有潜意识存在,并且还需遇上了巧合,这样才能造成科学难题。而我们只要利用精神分析法,便可以做出解释来。
有过算命、占卜经历的人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算命先生预言的事情并不准确,经常没有完全应验,但他确实说中了某些隐秘性的东西,总不由得让人半信半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也可以尝试的用精神分析法来解释。
弗洛伊德曾观察过占卜的过程,说卖卜者一般都是分发卡片、审察笔迹和手纹,然后问卜者的过去,最后推测其未来。“问卜者对于卖卜者的话常表示满意,卖卜者的预测即使最终错误,问卜者也不以为忤。”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卖卜者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来占卜,其目的都是为了分析求卜者的内心愿望,对其进行精神分析,然后顺着这个愿望去作答。他们引导对方发现了自己的潜意识,所以博得对方的信任,引为知己。而预言的实现总是需要巧合的帮助,巧合并不常出现,所以大部分预测最终都是错误的,但这不影响它在问卜者心中的地位。因为对于问卜者来说,卖卜者说出他内心深处潜意识中的念头已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有一个病人曾向弗洛伊德讲了自己占卜的故事:这个病人与自己的妹妹关系暧昧,常互相诉苦,以兄妹不能结婚为憾。后来妹妹有了男朋友,哥哥虽然心里嫉妒,但仍帮忙撮合成了婚事。妹妹结婚后,这个病人就陷入了心理枯竭中。一天,他去拜访了一个女术士,病人想知道自己妹夫的未来,便偷偷地把他的资料给了女术士。女术士查阅占卜书籍,得出预言:“此人将于本年七月或八月吃蟹蠔中毒而死。”
结果,到了那时,事情并未应验。但病者依然觉得女术士很神奇,因为他的妹夫确实很喜欢吃蟹蠔,在去年夏天的时候还曾中过毒,差点毙命。弗洛伊德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奥秘:这个病人在妹妹结婚后,依然没有克服对妹夫的嫉妒和恶感心理,这种心理在压抑的情况之下,导致了身心枯竭。女术士通过精神分析,巧妙地发现了病人的这种潜意识心理。再结合他所给的材料,推断材料所记叙的人喜好吃蟹蠔。她发现病人的潜意识愿望就是:“好食蟹蠔者必将死于蟹蠔”。在这个愿望的前面加上猜测的时间后,便成了一个预言。预言的实现需要巧合,假如正好碰上了巧合,女术士便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预言家;而即使没有碰上巧合,未能实现,她也因窥测到病人的愿望,并顺从其心愿而预测,获得了对方的信任与好感。
这便是弗洛伊德坚持科学,用精神分析来解释神秘问题的尝试。
来源:半月谈
编者按
脱贫攻坚点燃希望。依靠教育扶贫,因贫辍学家庭的子弟获得奖学补助,有了进一步深造发展的可能;依靠大病救助,因病致贫家庭去除后顾之忧,有了重新直面生活的勇气;村村通公路,让富民产业有了依托,种植养殖户可以把扶贫产品卖到远方的市场;曾经的光棍汉,也在政策鼓励支持下,不再意志消沉,而是富了口袋、梦圆家庭……脱贫攻坚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扇机会之窗。
山西和顺,一座立于太行群山中的小县城,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故事的发生地。
可美好的传说并不能帮贫困的村民们娶上媳妇。因自然条件恶劣、发展乏力,当地的“光棍村”曾不止一处。古村下石勒更是因“光棍成捆”而远近闻名。
1
巴掌大的村,几十条光棍
沿和顺县城北行约20公里,就到了下石勒村。
下石勒是当地有名的古村。“石勒王故里”的牌匾就挂在建于人民公社时期的村委二层小楼的门洞上。村里老人们说,村子是后赵皇帝石勒的故乡,石勒曾在和顺北乡(石勒村)居住,“下石勒”之名由此而来。
“打我记事起,下石勒就是和顺县的明星村,是农业学大寨的典型。”1946年出生的杜善荣说,当时村里古戏台改造成的粮仓被填得满满当当,十里八乡的姑娘都愿意嫁到下石勒。
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和顺县就和毗邻的左权县——《小二黑结婚》故事原型发生地一道,奠定了婚姻自由的制度基础。
然而,在海拔1300多米、无霜期仅100天的下石勒,靠天吃饭的薄地仅够糊口,村里形成的玉米、谷子、小杂粮的种植结构,没能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
明星村的光环渐渐黯淡了。等到1969年出生的侯永籽这代人成长起来,地下无资源、地上没产业的下石勒村竟然娶不起媳妇了。2023年前后,638口人的下石勒村还有贫困人口500余名,积攒下30多条“老光棍”。
在城里饭店做大厨时,下石勒村大龄青年杜永强遇到了在同一饭店做收银、后来成为他媳妇的侯静。直到今日,侯静仍记得自己2004年初到下石勒的情景。
“一路都是土路,坐在车上颠来颠去的。”侯静几次忍不住问杜永强:“咋还没到?”杜永强只得连连解释:“快到了,快到了!”
待到入村,侯静眼前一黑:满村不是石头房,就是土坯房。房子各个狭小破落、低低矮矮不成样子。侯静再到杜永强的家里一看,更是觉得没了指望——弟兄三个,要啥没啥,“房无一间,地无一垄”。
好在俩人共事时间够长,侯静对杜永强尚抱有希望:“人好,实在,能吃苦,心胸宽阔,能成事。”这段婚事才勉强没泡汤。
其他人可就没有杜永强幸运了。
2
“不是男人长的丑,是村太穷”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下石勒的男人们就不得不在农闲时出去打工补贴家用。
1969年出生的侯永籽是个勤快人,20岁出头就下煤窑、打小工。他烟不抽、酒不喝,可一年挣几千块,攒不下个钱。
侯永籽31岁时,有人给他介绍姑娘。不过,姑娘家要求侯永籽到县城当上门女婿,外加盖一座房子,“盖起来就跟你,盖不起就走人”。
做上门女婿没问题,可盖房子……瞅着手里的几千块钱,在姑娘家待了半个月的侯永籽,灰溜溜跑回了下石勒。
同村的卢玉清比侯永籽小4岁,婚事也是一波三折。
25岁那年,卢玉清和本村一个姑娘处上了对象。卢玉清挺中意对方,可姑娘嫌他“要房没房、要钱没钱”,不长时间就跟他说了“拜拜”。
这事儿对卢玉清触动挺大,他决定出去闯闯,挣点钱。可东走走、西转转,钱没攒下多少,更没遇见合适的人,婚事一拖再拖。眼看着自己年过三十,别人“老婆孩子热炕头”,自己还是“孤家寡人”,卢玉清只能连连叹气。
不知情的工友们开始关心起卢玉清的家事。他怕人笑话,只好想办法编故事。“说自己有老婆,还有一个孩子。”多年以后,卢玉清还记得自己说瞎话时,脸上那火辣辣的臊。
1979年出生的马爱威,找媳妇的路也挺曲折。他一直在相亲的路上,次次相亲却都没下文。
马爱威22岁时就离家打工去了——攒够钱才能讨媳妇。他在山东打工时谈过一个姑娘,只领回下石勒一趟,人家就再不来了——嫌穷。
外省姑娘不肯来,本省姑娘呢?马爱威回到山西,到介休市一家饭店打工,谈起了当地姑娘。可一年刚过,好事又黄了。“人家觉得村里太穷,让我去当上门女婿。我一没钱,二没手艺,三没熟人,没敢答应。”马爱威回忆说。
回到家,又有人给他介绍本县的姑娘。马爱威带着礼物登门拜访,“彩礼等其他乱七八糟下来,总共要十二三万”。马爱威全家东借西凑也就凑出六七万元,这事也不了了之。
“不是男人长的丑,是村太穷。”提起这些陈年往事,村民们对那些娶不起媳妇的光棍汉们没有取笑,没有偏见,而是太能理解了。
3
大家不再比“闲”,而是比“勤”
娶不上媳妇,回到下石勒的光棍汉们,生活苦闷,缺乏亮色。渐渐地,村里几张麻将桌支起来,有的男人每天一毛钱两毛钱地混日子。
没盼头的日子就这样混沌着,谁知2023年前后的下石勒竟起了变化。国家扶贫政策来到村里,镇政府也动员在外闯荡的致富能手杜继英回村做“领头雁”。他把全村青壮年劳动力组织在一起,成立劳务输出合作社。
但生活的惯性还在,麻将桌边仍不时坐着一些村里的壮劳力。杜继英得知,便在村委会大喇叭里放言:“谁打麻将,我就掀谁的桌子!”此话一出,几张麻将桌隔夜就变成了饭桌。
2023年,可容纳260头牛的标准化养牛园区在下石勒落成。看到可免费使用的标准化牛棚,在外奔波10年的大龄男青年侯鑫岗一咬牙干了:“夏季雇个牛倌进山放牛,半年不用喂饲料,冬季集中饲养也不费心。”
有了好政策“托底”,侯鑫岗胆子也大起来。和其他9户村民一样,侯鑫岗贷款养牛,规模逐步扩大。侯鑫岗不再为养牛晚上睡不着觉,口袋渐渐鼓起来,还买了辆10多万元的小轿车。他将隔壁村的郜小青娶回家,夫妻二人接着养牛,规模扩大到了50头。
2023年,下石勒村委带领村民流转、整理了村里的1200亩撂荒地,建成了千亩露地蔬菜种植园、24座春秋拱棚、8座地窖式日光温室蔬菜大棚。2023年,村里又建成了双孢菇棚。去年,下石勒引进了集订单种植与加工于一身的万寿菊企业,500亩万寿菊由村民订单种植,在村内加工。就这样,以合作社的方式,下石勒逐渐发展起了6大集体产业。
生活有了希望,奋斗有了奔头,下石勒的风气变化不小。大家不再比“闲”,而是比“勤”。到2023年,下石勒实现整村脱贫。村民的平均收入从2023年的2000元增长到5736元,村集体账上多了50多万元。
这一年,在城里开饭店赚了本钱的杜永强两口子返乡创业,成为下石勒的致富带头人。跟着丈夫一同回村的侯静心甘情愿:“他愿意干,我就支持。年轻,不折腾干啥?”
4
希望的种子破土成苗
“忙转”起来的下石勒,喜事连连。
一年四季不愁活干,每年能攒一两万。2023年,下石勒村年纪最大的光棍侯永籽娶上了媳妇。
这一年,马爱威33岁了。马爱威认识了宋瑞风,因为聊得来,两人当年就结了婚。这回结婚咋这么简单?原来在宋瑞风嫁过来前,马爱威已经买上了农用车,为村里合作社跑蔬菜运输,一年收入两三万元。
也在这一年,大龄青年马爱明加入村里的建筑队,闲时到种植专业合作社打工。加上土地流转的收入,马爱明一年能挣3万多元。
后来,马爱明结识了在下石勒村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打工的温丽芳。2023年12月31日,农历腊月初六,下石勒村锣鼓喧天,唢呐齐鸣。在乡亲们见证下,马爱明手牵新娘,大声宣布:“我脱单了!我的幸福生活开始了!”
在和顺县李阳镇下石勒村,新郎马爱明背着新娘温丽芳走回家中 詹彦 摄
新郎马爱明和新娘温丽芳在炕上聊天 詹彦 摄
2023年12月31日,新郎马爱明将花送给新娘温丽芳 詹彦 摄
屈指算来,从2023年到2023年,下石勒村26岁以上的大龄青年相继娶回来30个媳妇,其中外地媳妇就有11个。
下石勒的脱单续曲还在奏响。2023年8月,48岁的卢玉清终于等到生命中的那个“她”,喜事足足办了3天。
过上了安心日子的卢玉清,把朋友圈换成夫妻二人的合照。婚后不久,卢玉清又踏上了进城务工的路,不过这次是夫唱妇随。“只要加柴,水总会开。”卢玉清给自己定下了新目标——争取在城里买套房。
娶妻后,下石勒的不少单身汉“升级”,当上了父亲。伴随小生命的降生,新晋父亲的斗志再一次被激发。
组建起“四口之家”的杜青春,也曾是“大龄难”,如今一个儿子在县城读初中,一个儿子在镇里读小学。想着让孩子们未来能富足些,杜青春决定大干一场,把原本租村集体开小卖部的5间瓦房买了下来,2023年年初又花10多万元把小卖铺的旧平房翻修成了二层楼。
杜青春的家对面就是村里新建的学校——外形时尚、功能齐全的幼儿园和小学。2023年秋天,学校的硬件设施已全部到位,老师也有了着落,往后孩子们念书,不用再到镇上去寄宿。杜青春挺欣慰:“下石勒的下一代赶上了好时候。”(刊于《半月谈》2023年第24期 原标题:《点燃希望:太行山不再“大龄难”》半月谈记者:刘翔霄 孙亮全)
【纠错】【责任编辑:刘阳 】
来源:半月谈
编者按
脱贫攻坚点燃希望。依靠教育扶贫,因贫辍学家庭的子弟获得奖学补助,有了进一步深造发展的可能;依靠大病救助,因病致贫家庭去除后顾之忧,有了重新直面生活的勇气;村村通公路,让富民产业有了依托,种植养殖户可以把扶贫产品卖到远方的市场;曾经的光棍汉,也在政策鼓励支持下,不再意志消沉,而是富了口袋、梦圆家庭……脱贫攻坚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扇机会之窗。
山西和顺,一座立于太行群山中的小县城,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故事的发生地。
可美好的传说并不能帮贫困的村民们娶上媳妇。因自然条件恶劣、发展乏力,当地的“光棍村”曾不止一处。古村下石勒更是因“光棍成捆”而远近闻名。
1
巴掌大的村,几十条光棍
沿和顺县城北行约20公里,就到了下石勒村。
下石勒是当地有名的古村。“石勒王故里”的牌匾就挂在建于人民公社时期的村委二层小楼的门洞上。村里老人们说,村子是后赵皇帝石勒的故乡,石勒曾在和顺北乡(石勒村)居住,“下石勒”之名由此而来。
“打我记事起,下石勒就是和顺县的明星村,是农业学大寨的典型。”1946年出生的杜善荣说,当时村里古戏台改造成的粮仓被填得满满当当,十里八乡的姑娘都愿意嫁到下石勒。
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和顺县就和毗邻的左权县——《小二黑结婚》故事原型发生地一道,奠定了婚姻自由的制度基础。
然而,在海拔1300多米、无霜期仅100天的下石勒,靠天吃饭的薄地仅够糊口,村里形成的玉米、谷子、小杂粮的种植结构,没能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
明星村的光环渐渐黯淡了。等到1969年出生的侯永籽这代人成长起来,地下无资源、地上没产业的下石勒村竟然娶不起媳妇了。2023年前后,638口人的下石勒村还有贫困人口500余名,积攒下30多条“老光棍”。
在城里饭店做大厨时,下石勒村大龄青年杜永强遇到了在同一饭店做收银、后来成为他媳妇的侯静。直到今日,侯静仍记得自己2004年初到下石勒的情景。
“一路都是土路,坐在车上颠来颠去的。”侯静几次忍不住问杜永强:“咋还没到?”杜永强只得连连解释:“快到了,快到了!”
待到入村,侯静眼前一黑:满村不是石头房,就是土坯房。房子各个狭小破落、低低矮矮不成样子。侯静再到杜永强的家里一看,更是觉得没了指望——弟兄三个,要啥没啥,“房无一间,地无一垄”。
好在俩人共事时间够长,侯静对杜永强尚抱有希望:“人好,实在,能吃苦,心胸宽阔,能成事。”这段婚事才勉强没泡汤。
其他人可就没有杜永强幸运了。
2
“不是男人长的丑,是村太穷”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下石勒的男人们就不得不在农闲时出去打工补贴家用。
1969年出生的侯永籽是个勤快人,20岁出头就下煤窑、打小工。他烟不抽、酒不喝,可一年挣几千块,攒不下个钱。
侯永籽31岁时,有人给他介绍姑娘。不过,姑娘家要求侯永籽到县城当上门女婿,外加盖一座房子,“盖起来就跟你,盖不起就走人”。
做上门女婿没问题,可盖房子……瞅着手里的几千块钱,在姑娘家待了半个月的侯永籽,灰溜溜跑回了下石勒。
同村的卢玉清比侯永籽小4岁,婚事也是一波三折。
25岁那年,卢玉清和本村一个姑娘处上了对象。卢玉清挺中意对方,可姑娘嫌他“要房没房、要钱没钱”,不长时间就跟他说了“拜拜”。
这事儿对卢玉清触动挺大,他决定出去闯闯,挣点钱。可东走走、西转转,钱没攒下多少,更没遇见合适的人,婚事一拖再拖。眼看着自己年过三十,别人“老婆孩子热炕头”,自己还是“孤家寡人”,卢玉清只能连连叹气。
不知情的工友们开始关心起卢玉清的家事。他怕人笑话,只好想办法编故事。“说自己有老婆,还有一个孩子。”多年以后,卢玉清还记得自己说瞎话时,脸上那火辣辣的臊。
1979年出生的马爱威,找媳妇的路也挺曲折。他一直在相亲的路上,次次相亲却都没下文。
马爱威22岁时就离家打工去了——攒够钱才能讨媳妇。他在山东打工时谈过一个姑娘,只领回下石勒一趟,人家就再不来了——嫌穷。
外省姑娘不肯来,本省姑娘呢?马爱威回到山西,到介休市一家饭店打工,谈起了当地姑娘。可一年刚过,好事又黄了。“人家觉得村里太穷,让我去当上门女婿。我一没钱,二没手艺,三没熟人,没敢答应。”马爱威回忆说。
回到家,又有人给他介绍本县的姑娘。马爱威带着礼物登门拜访,“彩礼等其他乱七八糟下来,总共要十二三万”。马爱威全家东借西凑也就凑出六七万元,这事也不了了之。
“不是男人长的丑,是村太穷。”提起这些陈年往事,村民们对那些娶不起媳妇的光棍汉们没有取笑,没有偏见,而是太能理解了。
3
大家不再比“闲”,而是比“勤”
娶不上媳妇,回到下石勒的光棍汉们,生活苦闷,缺乏亮色。渐渐地,村里几张麻将桌支起来,有的男人每天一毛钱两毛钱地混日子。
没盼头的日子就这样混沌着,谁知2023年前后的下石勒竟起了变化。国家扶贫政策来到村里,镇政府也动员在外闯荡的致富能手杜继英回村做“领头雁”。他把全村青壮年劳动力组织在一起,成立劳务输出合作社。
但生活的惯性还在,麻将桌边仍不时坐着一些村里的壮劳力。杜继英得知,便在村委会大喇叭里放言:“谁打麻将,我就掀谁的桌子!”此话一出,几张麻将桌隔夜就变成了饭桌。
2023年,可容纳260头牛的标准化养牛园区在下石勒落成。看到可免费使用的标准化牛棚,在外奔波10年的大龄男青年侯鑫岗一咬牙干了:“夏季雇个牛倌进山放牛,半年不用喂饲料,冬季集中饲养也不费心。”
有了好政策“托底”,侯鑫岗胆子也大起来。和其他9户村民一样,侯鑫岗贷款养牛,规模逐步扩大。侯鑫岗不再为养牛晚上睡不着觉,口袋渐渐鼓起来,还买了辆10多万元的小轿车。他将隔壁村的郜小青娶回家,夫妻二人接着养牛,规模扩大到了50头。
2023年,下石勒村委带领村民流转、整理了村里的1200亩撂荒地,建成了千亩露地蔬菜种植园、24座春秋拱棚、8座地窖式日光温室蔬菜大棚。2023年,村里又建成了双孢菇棚。去年,下石勒引进了集订单种植与加工于一身的万寿菊企业,500亩万寿菊由村民订单种植,在村内加工。就这样,以合作社的方式,下石勒逐渐发展起了6大集体产业。
生活有了希望,奋斗有了奔头,下石勒的风气变化不小。大家不再比“闲”,而是比“勤”。到2023年,下石勒实现整村脱贫。村民的平均收入从2023年的2000元增长到5736元,村集体账上多了50多万元。
这一年,在城里开饭店赚了本钱的杜永强两口子返乡创业,成为下石勒的致富带头人。跟着丈夫一同回村的侯静心甘情愿:“他愿意干,我就支持。年轻,不折腾干啥?”
4
希望的种子破土成苗
“忙转”起来的下石勒,喜事连连。
一年四季不愁活干,每年能攒一两万。2023年,下石勒村年纪最大的光棍侯永籽娶上了媳妇。
这一年,马爱威33岁了。马爱威认识了宋瑞风,因为聊得来,两人当年就结了婚。这回结婚咋这么简单?原来在宋瑞风嫁过来前,马爱威已经买上了农用车,为村里合作社跑蔬菜运输,一年收入两三万元。
也在这一年,大龄青年马爱明加入村里的建筑队,闲时到种植专业合作社打工。加上土地流转的收入,马爱明一年能挣3万多元。
后来,马爱明结识了在下石勒村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打工的温丽芳。2023年12月31日,农历腊月初六,下石勒村锣鼓喧天,唢呐齐鸣。在乡亲们见证下,马爱明手牵新娘,大声宣布:“我脱单了!我的幸福生活开始了!”
在和顺县李阳镇下石勒村,新郎马爱明背着新娘温丽芳走回家中 詹彦 摄
新郎马爱明和新娘温丽芳在炕上聊天 詹彦 摄
2023年12月31日,新郎马爱明将花送给新娘温丽芳 詹彦 摄
屈指算来,从2023年到2023年,下石勒村26岁以上的大龄青年相继娶回来30个媳妇,其中外地媳妇就有11个。
下石勒的脱单续曲还在奏响。2023年8月,48岁的卢玉清终于等到生命中的那个“她”,喜事足足办了3天。
过上了安心日子的卢玉清,把朋友圈换成夫妻二人的合照。婚后不久,卢玉清又踏上了进城务工的路,不过这次是夫唱妇随。“只要加柴,水总会开。”卢玉清给自己定下了新目标——争取在城里买套房。
娶妻后,下石勒的不少单身汉“升级”,当上了父亲。伴随小生命的降生,新晋父亲的斗志再一次被激发。
组建起“四口之家”的杜青春,也曾是“大龄难”,如今一个儿子在县城读初中,一个儿子在镇里读小学。想着让孩子们未来能富足些,杜青春决定大干一场,把原本租村集体开小卖部的5间瓦房买了下来,2023年年初又花10多万元把小卖铺的旧平房翻修成了二层楼。
杜青春的家对面就是村里新建的学校——外形时尚、功能齐全的幼儿园和小学。2023年秋天,学校的硬件设施已全部到位,老师也有了着落,往后孩子们念书,不用再到镇上去寄宿。杜青春挺欣慰:“下石勒的下一代赶上了好时候。”(刊于《半月谈》2023年第24期 原标题:《点燃希望:太行山不再“大龄难”》半月谈记者:刘翔霄 孙亮全)
【纠错】【责任编辑:刘阳 】
关键词:迷信
题主:女
问:我,93年,165cm,55kg,姐妹俩,在理财公司上班。他,94年,170cm,50kg,哥弟俩,跟我同一个公司。
我们在公司认识,在一起一年多了。我们经常吵架,但是吵架完后,感情都很好。我们有想过在一起结婚,过年回家跟家里提起,家中以属相不合,鸡犬不宁(封建思想)为由不同意。
我也能理解,因为我父母的情况跟我们一模一样的。这么多年在一起,确实不是很顺利。
第一个孩子出生才一个月夭折了,母亲因此得了轻微精神病(平时,依靠吃药都能控制的很好,但是,有时候受刺激,也会发作)。
他们平时做生意,也不是很顺利。父亲身体也不好,常年胃病缠身。当初奶奶也是不让两个人在一起,结果还是在一起了。家里害怕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
我自己是不相信这一块的,毕竟是读过书,但是耐不过全家人都在讲,还能举出很多例子。
然后,我母亲给我算命,说我们不仅反婚,还反克,说他会克我。但是又说了,要是来我家入赘,就能化解反克的问题。但是,反婚还是反婚。
我妈妈也同意了来我家入赘,可是他父母不同意。虽然他家两个男孩子,但是大哥脑子不是很好,到现在还没娶亲,他家里只能指望我男友。
我们就现在的问题僵持着。他家里希望我们能结婚,我家里还给我找了个男孩来我家招亲,天天催我把事情定下来。
但是,我不喜欢,我只想跟他在一起(从小家里亲戚就说要我在家招亲的,因为是农村家庭,思想封建)。
只是我不想伤到我父母,我要是嫁走了,对我妈妈的病情也会有所刺激,但我又不想跟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我现在只希望他的父母能想通了,但是可能性不大。
我陷入了纠结,望解答。
冷爱回复:
首先,倡导科学,反对迷信,这是全中国的大势所趋。我们每一个人作为国家的小细胞,我们应该反对封建的思想。
所谓鸡犬不宁,只是巧合。你根本不需要听算命之类的话,如果想和他走下去,那么好好在一起好了。
其次,我想帮助你去分析所谓“入赘”的问题。这也是农村当中的一个陋习。但不管城市还是农村,说到入赘,肯定是男生不如女生。
你对他既不喜欢,他也比不上你,那么你和他在一起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是你可以两边多走动,不谈入赘,也不谈嫁过去之类的话。这也是现代很多家庭都会采取的方式。如果这样做,不仅能让你的父母稍微满意一些,而且也可以让你的男朋友多做工作。
你别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你男朋友的身上,而自己也应该多努力。最后,我看了你的聊天记录,觉得这个男生还是挺好的,希望你能够好好珍惜。
许多人都是不相信封建迷信,封建迷信确实不可信,要想取得收获,就得靠自己而不是靠一些邪门歪道,而且也不可能会说有天助我也,正所谓有努力便会有收获,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
其实在古代,因为是在封建统治下,古人对迷信风水方面的事深信不疑,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的封建迷信的思想。就算是到了现在这种时代,还有一位称为大师的人存在,这位大师便是王林。据悉,很多人找过他,甚至还有明星李冰冰以及赵薇,甚至阿里巴巴的老总都拜访过他。
王林在江西的一个小县城出生,1995年的时候,他就有香港居留权,在那个时候,他就因为他怀有一种特殊的气功,而和很多的名人明星交好。他自己也说过,自己的气功是在自己小时候家里面来的一位老道士而结的缘,他说那位老道士看出他骨骼惊奇,于是就把他带上峨眉山学艺而且还把自己的毕生所学的技艺都传授给了王林。他的气功其实就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养生,在他小的时候,他便可以用自己的奇特气功让一个空盆子弄出一条白蛇,而且在后面他还做了一个很神奇的事,当时有一个人隔着墙在外面跑,他去追他的时候用了功力,不一会墙对面那个人啊啊大叫,他的后面也有伤痕。如此神事,很快就传开了,许许多多的人就相信了王林是一位神奇的人物,但是在后面他成名之时,记者问到他气功的详情时,他却是闭口不谈,说是秘密,弟子不能透露。经过他的这样说更是让他的气功神秘感十足,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纷纷去拜访他。
不仅如此,当时赵薇刚开始进入娱乐圈,对圈内很多事不了解,害怕自己永远是一个当龙套的角色,于是便去找了这个大师王林开光,果然,后面赵薇演艺生涯越来越好,成为了“琼瑶女郎”,还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而且当时的马云也因为觉得这些事很神奇,也去拜访了他。据说他们两个人谈的十分融洽,还成为了密友。而马云如今早已是首富,在世界上都有着盛名。
除此之外,还有李冰冰也因为自己见到过王林的绝技,所以在后面母亲重病的时候,李冰冰第一个便想到了王林。她带着自己的母亲前去拜访,后来她的母亲病情日益见好,李冰冰对他甚是感激,把他当做了自己的亲人,甚至还下跪认了王林为自己的干爹。
2023,王林名声大噪,仅仅的一个开光仪式,便引来了很多知名人士的到来。而王林他自己则非常的狂妄说整个中国的人,他叫谁谁都不敢不来。
后来,真相大白,他也只是所谓的大师,他所说的小时候的经历也是不存在的事情,而他的气功更只不过是魔术表演。而当年那个隔墙打人的事件也只不过是一个骗局。在2023年的时候,他也因为多种罪行被逮捕。2023年因为病情严重而离开了人世。
每个人想成功的心情都可以理解,但是迷信不可靠,天下也不可能掉下馅饼来。一切的一切还是得靠自己的勤奋和抓住时机来把握,幸福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你们觉得呢?
以上内容是关于算命是什么心理学效应和思考算命的技巧是什么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算命说不缺钱花是什么意思 算命的说不缺钱有福命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更多八字
本文标题:算命是什么心理学效应 思考算命的技巧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m.xzfx123.com/article/9246.html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算命是什么心理学效应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算命说不缺钱花是什么意思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看相看麻衣神相可以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年轻的女的可以学算命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女的称骨跟男的称骨一样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算命算将来的配偶真的准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真实盲人八字算命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盲人...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算命有正缘是什么意思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苍南哪里有算命看相的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54马男配52龙女如何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