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50年12月24日 抗美援朝1950年12月24日的文章,本文对文章1950年12月24日 抗美援朝1950年12月24日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长津湖战役时间在是1950。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在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24日和当时美军精锐部队在长津湖正式开战,在战争开始,第九兵团就跨越千难万险,在没有充分御寒装备的情况下,依旧全歼美军一个团,扭转了朝鲜战争局势。
长津湖战役在什么时候
在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3个军,和当时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在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24日在朝鲜的长津湖地区进行了对战,并全歼美军一整个团,迫使美军退却,为停战打下基础。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之后,联合国军在调整之后直逼朝鲜政府江界,为了遏制其攻势,我国急掉第九兵团入朝,第九兵团翻山越岭,隐蔽接近地方,在极为严峻的条件下行军,克服千难万险,最终截断了美军陆战第一师和步兵第七师,并在长津湖地区展开激战。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长津湖战役的伤亡人数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美两支王牌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展开了一场激战。美军包括海军陆战队第1师(简称陆战一师)和第3、第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约10万人;攻击这支部队的是志愿军第9兵团,由20军、26军和27军组成,近15万人。
在零下30-40摄氏度的严寒中苦斗20天之后,美军残部在7艘航空-母舰的掩护下,利用海路脱离战场,这也意味着“联合国军”全部被逐出朝鲜东北部。
长津湖之战的真实历史,远比电影要惨烈得多
一排排战士俯卧在零下40度的雪地里,他们已经变成了“冰雕”战士们成了冰雕连,这一幕让所有的人热泪盈眶。这是电影《长津湖》里的镜头,但是,真实的历史,却远比电影更加惨烈。
宋时轮率领的第九兵团,驻扎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这支队伍原本是要为解放-台湾做准备的。
1950年6月,朝鲜爆发了战争,美国不光攻打朝鲜,还时常威胁我国边境,于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作出了一个高瞻远瞩的决定,出兵支援朝鲜。 宋时轮率领着志愿军第九并团入朝。
1950年9月,第九兵团接到了准备入朝作战的命令,随即,第九兵团的20军,26军27军,跋涉几千里来到山东兖州地区,随时待命。 经过了一次整编之后,第九兵团加入了志愿军的行列,在宋时轮的带领下乘坐火车秘密进入朝鲜,参加入朝作战的第二战“长津湖之战”。
由于害怕贻误战机,因此准备仓促。第九兵团的战士大部分都是南方人,他们穿着单薄的棉衣,当这支队伍来到东北,东北军的司令员贺晋年看到这些战士怎么还穿着如此单薄的棉衣啊,随即拿出了数万件棉衣给志愿军战士御寒。
1950年的那个冬天,是朝鲜长津湖地区最寒冷的时候,当时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40度。
15万的志愿军战士,几万件的棉衣也不够啊,再加上运送物资的车辆被美军摧毁,志愿军战士除了要面对强大的美国联合国军之外,还要面对恶劣的天气。
虽然在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迫使美军后撤到清江川一代,但是美国人依然没有把志愿军放在眼里。 美国陆军上将麦克阿瑟甚至放言说:“孩子们可以安全的回家过圣诞节”。
美国联合国军装备优良,他们配备有睡袋火炉,美味的食物但是面对这种极寒的天气,依然有人冻死冻伤。 盖马高原的严酷程度,超乎人所有人的想象,海军陆战师一师长史密斯认为,中国人不可能经受得住如此的严寒,但是他想错了,被现实啪啪打脸。
1950年11月17,中国人民志愿军向长津湖地区推进,面对盖马高原的极寒天气,他们没有退缩,创造出了行军十天的记录并于11月26日到达长津湖地区。 很多战士没有棉鞋,没有棉帽子,他们的他们的手脚被严重冻伤,面对如此困难,他们依然创造出了一天行军30公里的记录,躲过了美军的重重包围和侦查,翻越群山峻岭于26日到达长津湖地区。
27志愿军包围了长津湖地区的美国联合国军长津湖战役就此打响
11月27日在冰雪的掩护下,志愿军团团包围了在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并采用拦腰,截头,掐尾的方法,牢牢控制住在柳潭里,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美军。
当美国人回过神来一切都晚了,志愿军简直是神兵天降,他们不得不感叹:这是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这个奇迹也只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可以创造。
28日晚上,当进攻的号角响起,快要被冻僵的志愿军战士突然集体一跃而起,强势阻击美军的进攻,自此长江湖战役拉开了帷幕。 志愿军为什么能打败号称胜利之师的美国联合国军呢,其实说到这个问题,还得从几方面分析。
美国虽然装备精良,但是他们的装备多,消耗大且怕吃苦,白天只能用飞机大炮试探,也不敢轻举妄动,晚上更加不敢出动,而夜间则是志愿军战士的天下。
我们的战士吃的是黑土豆,缺衣少穿,由于大部分没有棉鞋和棉帽95%冻伤的部位是足部,但即便是在这种恶劣天气艰苦条件下,志愿军战士依旧没有退缩。他们顶着重重困难。全歼了美国一个团,北极熊团,将战事牢牢的锁住三八线以外,这次战役,是抗美援朝战役中的一个伟大转折。
11月28日,三连连长杨根思奉命驻守在下碣隅里的一处小高地,他的任务阻挡美军往南逃跑,这次任务异常艰巨,除了强大的敌人以外,恶劣的天气更是如猛虎一般袭来。 特别是杨根思手下的人员较少,只有一个排的兵力,但是尽管如此,他们凭着顽强的毅力击退了敌人的八次进攻。
紧接着敌人又发起了第9次进攻,可是此时只剩下杨根思和一位机枪排排长和一名伤员。敌人觉得前面的八次进攻,驻守在这里的志愿军已经没什么人了,而对于第9次进攻,他们胸有成竹,认为这一次一定能够突围出去。 40多名敌人浩浩荡荡的冲了上来,而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三连连长杨根思,抱着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出现在他们面前。看到这一幕,敌人吓得肝儿颤了,紧接着,杨根思拉响了炸药包,和敌人同归于尽,杨根思壮烈牺牲,此时他年仅28岁。
美国引以为傲的一个团“北极熊团”在团长麦克莱恩被打死以后,已经变得溃不成军,3000人的大团,逃出来的只有670人。 志愿军9兵团-派出了一个连,奉命在水门桥迎接南逃的敌人美陆战一师,这一个连着兵力已经在这个地方整整守候了6天6夜。
在那种零下40多度极寒的条件下一动不动,别说6天6夜就是几分钟也是常人无法忍受的,渴了只能抓点雪,饿了吃一点坚硬如石的干粮……不出所料,12月9日,美军真的来了,但是此时守候在这里的志愿军战士却没有任何动静,面对此情况,美军也纳闷:“怎么没有动静了?”但是接下来一幕,所有的人都惊呆了,整整一个连的战士被冻成了冰雕,而他们依旧做着射击冲锋的姿势。 美军被强烈的震撼了,这是怎么样一只如钢铁般的队伍呀?
在这些牺牲的志愿军队伍中,有人还找到了一封绝笔信,绝笔信的内容是一个叫宋阿毛的上海籍小战士写的:
我爱我的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水门桥是美军南逃的必经之路,它悬空于悬崖峭壁之上,周围是万丈深渊,志愿军自然深知其重要性,早在几天前就已将其炸毁,被炸之后美军是过不去的,水门桥被志愿军炸了三次,最后一次连桥墩都炸毁了。
这时候,美国利用强大的国力,在日本美军基地连夜赶制了十几套钢制桥梁基座,连夜空投到水门桥,不到一天的时间,美军工兵又架设好这座承重50吨的钢制桥梁,最后美军陆战一师一万多人,连同坦克,装甲车一起通过水门桥。
水门桥这一段在电影《长津湖》上没有,不过导演也埋了一个伏笔。电影《长津湖》整整176分钟的片长,三个小时,每一个镜头都让我热泪盈眶,我们的先辈啊,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遭受了常人的想象的苦难。
指导员梅生的女儿问他为什么要打仗,梅生抚摸着女儿的头,斩钉截铁的说: “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打仗”。
伍千里回到家里和父母团圆,凌晨突然接到了,部队的召唤,他背上行囊就要走,他的父母没有阻拦,知道这是儿子的使命,临行前他对父母说:“立春就回来了,回来给你们盖房子。”。
这次战役的结果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全歼了美国31团,这个曾今让他们引以为傲北极熊团,并获得了北极熊团的团旗。
我看了一下这部片子的影评,有人说这部片子太过于血腥,不适合儿童观看,看到这些话的时候,我顿时血冲脑门 :“真正的战争要比你们想象的更加血腥”既然那么矫情,那就藏在温室里,永远当一颗不经风雨的花朵吧。
《长津湖》讲述了那段真实历史事件?
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联合执导,集结了吴京,易烊千玺,段奕宏,朱亚文等一众一线演员的《长津湖》今日开始上映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部电影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和背景!
同样拥有超豪华配置,去年上映的《金刚川》讲述的抗美援朝的最后一场战役,金城战役,而这部《长津湖》讲述的是,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中一场具有决定性的长津湖战役,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后,所谓的联合国军兵分两路继续向北进犯,直逼朝鲜政府临时所在地,江界。
为了遏制其攻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兵团3个军,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东北部,在长津湖包围了联合国军,这让长津湖地区的美国第10军十分意外,双方随即在严寒气候下,展开一场将近1个月的残酷战斗,这场战役,美军参战部队包括海军陆战队第1师,和第3第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1兵团,约10万人,而我方的参战部队是志愿军第9兵团,由20军,26军和27军组成,近15万人。
要知道当时的长津湖室外温度在零下30-40摄氏度,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缺少棉衣,缺少食品补给,以及武器装备落后的劣势下,与在当时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苦斗20多天,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在这之前,联合国军的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还天真地认为,朝鲜战争将在圣诞节前结束,万万没想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通过这场战役一举收复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美梦,可谓是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可以说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的拐点,长津湖战役也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事件经过
11月27日傍晚,志愿军10万大军已经隐藏在朝鲜北部广袤的山地和丛林当中了,20军位于长津湖西侧;27军位于长津湖北部和东北部。两军分别以陆战1师两个团和第7师的31团级战斗队为主攻目标,后对下碣隅里进行围攻,继而在从下碣隅里至兴南的一条被称为“长隘路”的通道上展开围追堵截。
11月27日夜,西北风卷着棉球般的雪花,吹得人睁不开眼。美陆战第1师和美步兵第7师,当时正沿着一个山间的小路行进,整个队形成柱状,延伸达50公里。一个美国的随军记者后来说“总觉着有人在盯着我们”。这句话没有说错,他们确实是被隐没在崇山峻岭中的志愿军战士牢牢地盯紧了。山林中忽然传出惊天动地的军号声和呐喊声,宋时轮、陶勇指挥20军、27军向美军发起猛攻,10万志愿军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美军,美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到意想不到的攻击。在第二天的早上,美7师和陆战1师被九兵团分割成了5个部分。
11月28日,整个28日白天,美军都在设法打通被截断各部阵地。全部机械化装备的美军在大部分时间里,仅能以每小时500米的速度前进。战斗间歇,一位美军记者问一个正在用刺刀从冻硬的罐头里挖蚕豆吃的陆战队士兵:如果上帝能够满足你的一个要求,你最需要什么?那个士兵头也没抬的回答:给我明天吧。
11月30日,27军集中两个师5个团的兵力由27军副军长兼80师师长詹大南统一指挥,并使用全军所有炮兵,围攻新兴里的美7师31团。历史悠久的美第7师第31团组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曾参加对苏维埃俄国的干涉作战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团旗上就有北极熊的图样,称得上是陆军中战斗力较强的部队。该团蓝色的团旗被志愿军班长张积庆缴获当包袱皮,后来成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品。这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唯一一次成建制地全歼美军一个团的光辉战例,但与此同时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万人,全军冻伤高达22%。
12月1日,当第26军在距离合洼里还有80公里的时候,美陆战1师终于突破了志愿军第20军的包围,开始向南撤退。9兵团总部随即命令第20军余部:追击美陆战1师,减缓他们撤退的速度,缠住他们,为第26军争取时间,为最终歼灭美陆战1师创造机会。
12月4日,柳潭里的陆战1师5团、7团终于撤回了下碣隅里,他们用3天时间才走完这22公里,一路惨遭志愿军层层截杀,平均1小时只能走300米,22公里道路上有1500多人伤亡。然而,志愿军也伤亡惨重,美军的一份史料中记述,“中国人在地面战斗,空袭,及严寒的天气里伤亡巨大。由于没有适当的御寒服装,志愿军的战斗力因为大批士兵被冻死冻伤而被严重削弱。大部分志愿军耗光了在过江时随身携带的弹药,而且食品也供应不上。”
12月5日,美第10集团军军长阿尔蒙德向守在下碣隅里的史密斯下令:“尽快撤退到咸兴地区。”当日晚,下碣隅里所有的美军用火炮开始向两侧山地猛轰。6日清晨,大撤退开始。但美军也没忘记在逃跑前彻底毁灭下碣隅里这个供给基地。美军先用炸药炸,然后用推土机碾一遍,最后将堆积如山的食品、衣服、弹药泼上汽油烧掉。那些在几公里外山头上20余天没有吃过几顿饭的志愿军士兵,看着就快到手的大批给养被这样毁掉,心疼无比。
在古土里的水门桥是架在长津湖引水管道上的悬空单车道桥梁,桥下是万丈深渊,水门桥一旦被炸,撤往咸兴的美军可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20军曾经于12月1日、4日两次炸掉了这座桥,可每次都被美军工兵修好了。志愿军干脆把桥基也炸掉了。但出乎志愿军意料,美国空军居然从日本调来8套每套重达1.1吨的车辙桥组件空投到美军阵地,然后在悬崖上仅用两天不到的时间就架设了一座载重50吨、可以通过撤退部队所有车辆的桥梁。美国强大的国力优势和训练有素的部队反应能力在这次撤退中得以充分展现。
12日,美陆战1师终于在咸兴与美第3步兵师汇合。美军的两个师继续向南撤退,一直到达东海岸的咸兴市。一路上,虽然20军余部继续穷追不舍,但是第26军主力始终没有能够赶到投入战斗。在美军士兵的印象中,战役后期他们并没有受到什么有力的阻击。
1950年12月24日,亚洲时间的平安夜,美第10军从兴南港装船撤离,次日志愿军占领兴南,历时近一个月的长津湖战役,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东线作战,同时也是整个二次战役落下帷幕。
1952年9月,第9兵团从朝鲜回国,车行鸭绿江边,司令员宋时轮要司机停车,下车后向长津湖方向默立良久,然后脱帽弯腰,深深鞠躬。当他抬起头来时,警卫员发现,这位将军泪流满面,不能自持。这一颇具悲情色彩的场景无疑是对这场战役惨烈程度的最好注解。
1950年12月24日,英勇的志愿军入朝作战后仅用两个月时间,就以迅雷般的速度,将美军驱逐五百余里,赶到三八线以南。两次战役的胜利,使麦克阿瑟“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化为泡影。
然而,当志愿军和美军在三八线附近对峙时,摆在彭德怀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从表面上看,这两个方案似乎都是可行的,因为在战争初期,志愿军已经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但事实上,这两个方案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哪一个都不可取。在当时的三八线以南,一场巨大的阴谋正在酝酿着。
面对中国可能做出的两个选择,美国在当时的应对方案也有两个:
美军的这两套方案的制定,意味着志愿军看似占据主动地位,实则进退维谷。在这种情况下, 志愿军应该如何决策?
在美军方面,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志愿军在三八线以北停火休整,这样他们可以获得喘息时间,重整残部,卷土重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英早在1950年12月14日,志愿军战线还未推进至三八线附近时,就秘密操纵联合国非法通过成立“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的决议,要求“立即停火”。意在用先停火,后谈判的欺诈手段,拖住志愿军。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美军很清楚朝鲜半岛的环境,志愿军的阵地和运输线在北方,气候相对更加恶劣,而美军的后方在在南部,相对温暖。处于这方面的考量,志愿军也应当希望能休整到第二年春季,等气候转暖了再发动新一轮攻势。
然而,这个看似十分可行的意图却没能瞒得过志愿军决策层的眼睛。面对美军试图主张停战的做法,毛主席和彭德怀一致认为,兵法讲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同意停战修正,那么就意味着志愿军休整的时间越长,美军的防御时间也就越长,到头来志愿军不仅不能从停战中换取任何优势,反而还会因为拖延而丧失掉进攻的锐气。所以,毛主席当即电告彭德怀:
毛主席意思很明显:志愿军需要休整,但在三八线以南休整和在三八线以北休整,所达到的战略和政治目的是截然不同的。志愿军敢于越过三八线,说明志愿军有和美军决战到底的意志。反之,如果顺应美国要求,在三八线以北停战,就意味着志愿军不敢轻易越界,亦或者说不敢轻易和“多国部队”彻底撕破脸,还是有所顾忌所谓“联合国”的。
在这种背景之下,1950年12月底,为了打破美军争取喘息时间的阴谋,志愿军决定打到三八线南部去,进一步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瓦解帝国主义阵营的斗志,促使他们尽快主动停战撤军。同时,派出中方代表伍修权于向联合国发表中国的战争诉求和建议:
诚如大家所预料的那样,美国操纵的表决机器所否决了这一合理且正义的建议和诉求。显而易见,当时的联合国,本质上是美国的后花园,根本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它所通过的决议,是不具备公平性可言的。
故此,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六个军联合朝鲜人民军三个军,决定对三八线以南的防线发动全线进攻。1月3日,志愿军先头部队已经攻入汉城郊区,时任第八集团军司令的李奇微见大势已去,遂下令弃城逃离。临行前,他拿出自己的睡衣定在指挥室的墙上,并用笔在旁边给彭德怀留言:
志愿军三天就攻破韩国首都汉城,将战线推进至三十八度线以南100余公里,还顺带歼敌一万余人,在当时,这的确是一件值得轰动的事情。苏联大使和金日成都纷纷建议志愿军应当乘胜追击,将美军驱逐至釜山一带,然后集中力量歼灭之,直至把联军彻底赶出半岛。
然而,彭德怀毕竟不是一般人。在这个人人都以为胜利在望的时刻,即使志愿军内部也出现大量“由北向南,一推就完”之类的轻敌想法,但久经沙场的彭老总却敏锐地捕捉到一丝危险的气息。他对金日成和苏联大使说:
彭德怀认为,李奇微轻易撤军是有阴谋的。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重创敌军主力,在补给线过长的情况下,贸然把敌人压到朝鲜半岛南部沿海的釜山一线,不仅不利于我军分割歼敌,甚至还有被敌切断后路的风险,仁川登陆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并且,志愿军近期因冻伤和战斗减员太严重,预备役不足,急需休整,等待来年春季作战。遂下令停止追击。
根据后来的资料显示,彭德怀的预感是十分准确的,志愿军如果当时大肆南进,很有可能就会正中敌人圈套。
就在志愿军下令向三八线以南进军之后几个小时,消息就传遍了世界。在日本东京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办公室里,麦克阿瑟刚刚还在因为调不来援兵而牢骚满腹,大骂美国高层和联合国意欲采取阶梯防御,退守日本是“可耻的决定”。下一秒就不禁暗自窃喜:志愿军终于落入了自己的圈套。
麦克阿瑟曾透露过他在当时蓄谋已久的一个战略计划:
不得不说,麦克阿瑟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十分歹毒。用放射性钴废料替代原子弹,在阻断运输线这件事情上,放射性钴废料的作用确实比原子弹要强很多。
但是,对于美军可能实行的这个计划,彭德怀早有预料,他在志愿军兵临三八线时,就已经做出初步判断。他认为,虽然现在战争初期的形势看上去对美国不利,但假如美国真的放弃朝鲜,对于当时的整个帝国主义阵营都是极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志愿军贸然地大规模进军,即使最终能够将联军逼至几个桥头阵地(釜山、仁川、群山),他们也不会马上全部撤出朝鲜。
如果战局真到了这一步,志愿军的战线和后勤补给线会被拉得极长,如果这个时候美军突然采取大规模登陆作战分割战场,那么对志愿军是极其不利的。
最终,鉴于"联合国军"大规模后撤,似有阴谋,企图诱使中朝人民军队深入后实施反击。同时,也为避免推进过远而使志愿军陷于不利地位,彭德怀果断下令停止追击,第三次战役遂告结束。
志愿军停止追击,将战线稳定于三十七度线附近,使得麦克阿瑟疯狂的计划被迫落空。美国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成功进行过一次后方登陆作战。
至于这位“决胜千里”的麦克阿瑟,第三次战役结束之后他收到华盛顿的电报: 按照有关电令组织梯次阵地防御,在优先考虑的部队的安全和保卫日本以基本任务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杀伤在朝鲜的敌军。一旦你判明必须撤退才能避免人员和物资的严重损失时,就从朝鲜撤往日本。
麦克阿瑟看到电报,很清楚华盛顿这是希望他下达撤出朝鲜的命令,在他看来这是十分耻辱的事情。于是,他气愤地对身边的惠特尼少将说:“我打了五十年仗没有哪一次作战不是为了取胜,如果为了安全撤离朝鲜,那么我们当初就不该向朝鲜出兵!”
1951年4月11日,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被撤职,由李奇微担任联军总司令,继续在朝鲜战争上和志愿军作战。1952年5月12日,李奇微又被克拉克取而代之。而这位克拉克将军,最终也没能在和志愿军的战斗中获得胜利,成为了美国 历史 上唯一一个在没有获胜的战争协议上签名的将军。
穿越70年的时光,当我们回望抗美援朝这段 历史 ,从将军到士兵的大小故事中,满满的都是智慧与勇气。试问这样的军队又有哪个国家可以战胜呢?
本文参考资料:《汉江雪》《决战朝鲜》《毛泽东传》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1950年12月24日 抗美援朝1950年12月24日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1950年12月24日 抗美援朝1950年12月24日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2023年12月六级成绩查询入口 2023年12月六级成绩
下一篇:更多农历
本文标题:1950年12月24日 抗美援朝1950年12月24日
本文链接:http://m.xzfx123.com/article/88708.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50年12月24日 抗美援朝1950...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年12月六级成绩查询入口 2...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2月5日焦点访谈节目内容 12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大庆12月份天气有多少度 大庆1...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年12月六级真题及答案 202...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日历表2023日历 2023日历表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98年12月20日农历是多少 199...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2月2日生日的花是什么花 12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80年12月16日农历是多少 198...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2月28号阴历是几号 12月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