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上官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上官的名人现代和姓上官的名人的精彩内容哦。
上官姓(拼音:shàng guān xìng),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11位。在2023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历史上部分姓上官的名人
上官桀
汉朝人,武帝时任太仆。武帝临终时,任上官桀为左将军,与霍光同受遗诏辅佐少主,封为安阳侯。后来上官桀密谋欲废昭帝,但事情败露,被诛族灭。
上官仪
字游韶(约608-664),唐朝诗人,尤其善于做五言诗,在技巧上独树一帜,许多人都很赞赏,也有人模仿他的这种五言诗。当时这种写法称为“上官体”。上官仪举为进士后做官,但因反对武则天而冤死狱中。
上官婉儿
上官仪之孙女。上官仪父子因反对武则天执政被杀,上官婉儿与母亲被配入宫廷。婉儿辩惠能文,习吏事,武后爱之,拜婕妤(女官名),秉机政。她14岁起就为武则天草拟诏令。中宗李显即位后,她被立为昭容,掌管文学音乐,经常为皇后和公主作诗,韦后夺权失败后,被斩于旗下,时年46岁。
上官洎
号惠安,唐僖宗乾符末镇将,与其子上官兰剿黄巢俱战死,封赠忠勇将军,敕建专祠名“惠安祠”。
上官凝
字成叔,邵武人。宋代文士,庆历二年(1042年)举为进士而做官,为人刚正纯直,不受馈赠,善决疑案,有政声。他的儿子上官均,孙子上官恢都举为进士。
上官均
字彦衡,宋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策试时考官吕大临、苏轼拟其第一,以策中诋新法忤王安石,遂改第二。历官光禄寺丞、监察御史、龙图阁侍制,赠紫金光禄大夫。著有《曲礼讲义》二卷、《广陵文集》五十卷等。
上官恢
字闳中,宋元丰五年(1082年)进士,历知深州、南剑州、徽州。胡安国上书宰相,言其谙历世务,端重有守,遂与杨时同荐于朝。官至中大夫。
上官音
字仲雍,宋政和二年(2222年)进士。尚书吏部员外郎。著有《尚书小传》、《论孟略解》、《史统》、《史旨》等。
上官涣酉
字元之,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进士。历知真州、池州、尚书佐郎、大理卿、右文殿修撰、朝议大夫等。为官清廉,晚年居京口时,散兵劫掠富室,过其门摇手相戒曰:“个官人不要钱,不得犯!”
上官涣然
字文之,宋理宗淳佑元年(1241年)进士,历官至朝奉大夫、司农丞、右司郎。入仕30余年,家无余资。
上官周
字文佐,号竹庄。长汀(今福建省长汀)人。布衣。与查慎行、黎士弘友善。善画山水,烟风弥漫,墨晕可观。查慎行题其罗浮山图,有“上官山人今虎头”之句,其推许可谓到矣。人物神情潇洒,于唐寅、仇英之外,别树一帜。刊晚笑堂画传,所画古今名人,各具神态。张浦山(庚)谓其有笔无墨,尚未脱闽皆也,人物工夫老到,亦未超逸。似非确论。兼精篆刻,能诗。着晚笑堂诗集。年至八十五尚作台阁风声圆。
姓上官的女明星:
上官绘影、上官牧等。
姓上官的女明星:
上官云珠、上官慧珠、上官灵凤、上官玉等。
司马姓(拼音:sī mǎ xìng),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10位。在2023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历史上部分姓司马的名人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司马炎
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晋朝的开国君主,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司马炎为司马昭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但在重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265年5月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8月司马昭过世之后,司马炎继承晋王的爵位。次年1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国号晋。晋武帝大肆分封宗室为王并使其掌握兵权,以补曹魏由于过度压抑宗室,导致皇帝孤立最后被权臣所篡的前车之鉴;同时于268年颁布泰始律令,并于279年命贾充、杨济、杜预、王濬等伐吴,280年3月孙皓投降,孙吴灭亡,自从黄巾之乱以来的分裂局势暂时获得统一。
司马耕
司马耕(生卒年待考),字子牛,亦称司马牛。
春秋末期宋国人。唐开元封“向伯”,宋又封“楚丘侯”,后又改称“睢阳侯”。
司马谈
司马谈(生卒年待考),夏阳嵬东乡高门村人(今陕西韩城)。著名汉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其父司马喜为五大夫。谈自幼向方士学习天文地理,拜杨向为师学习周易,拜黄子为师学习道家学说。
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6~年待考),字子长,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夏阳嵬东乡高门村人(今陕西韩城)。著名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初任郎中,汉元封三年(公元108年)继父任太史令,尽阅史官所藏旧史。遍游名都大邑,探访古迹,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编撰史书。后因替李陵败降匈奴事辩解,触怒汉武帝而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仍发愤著书,历十二年,于汉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撰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时称《太史公书》。三国后期开始通称为《史记》。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今四川成都)。著名西汉辞赋家。少好读书击剑,汉景帝时期,为武骑常侍。汉景帝不好辞赋,他称病免官,来到梁国,与梁孝王的文学侍从邹阳、枚乘等同游,著《子虚赋》。梁孝王死,相如归蜀,路过临邛,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卓文君喜音乐,慕相如才,相如以琴心挑之,私奔相如,同归成都。家贫,后与文君返临邛,以卖酒为生。二人故事遂成佳话,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所取材。司马相如文笔很好,写了《子虚赋》,后来汉武帝看到了,十分喜欢,他又给汉武帝写了《上林赋》,于是被升任中郎将。司马相如后来还出使过西南地区,对融洽中原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做出过贡献。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在辞赋方面,他的作品很有文采,还富有音乐感,为汉朝的辞赋形式树立了典范。为此,他还写有《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文。后来司马相如被指控出使时受贿,被免官。过了一年,又召会为郎,转迁孝文园令,常称疾闲居。司马相如有消渴疾(糖尿病),后不治病逝。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六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三篇,但仅存篇名。收入《文选》的《子虚赋》、《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这两篇赋内容前后衔接,《史记》将它们视为一篇,称为《天子游猎赋》。
司马错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战国秦夏阳(今韩城)人,司马迁八世祖,战国中后期秦国名将。仕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三世。司马错伐蜀是秦统一中国之前的一个重大的军事举措,在秦史上是不可或缺的。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司马错伐蜀则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军事基础,二者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同等之功的。
秦惠文王九年(前316年)巴蜀相攻,秦惠文王欲趁机灭蜀,却因韩侵秦而举棋不定。张仪主张先攻韩,司马错力排张仪之议,认为伐韩将导致诸侯合纵对秦,伐蜀则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又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楚。这议为秦王采纳。同年秋,即与张仪、都尉墨等率军从石牛道伐蜀(参见秦灭巴蜀之战),与蜀王之师战于葭萌(今四川广元昭化镇),蜀王败逃至武阴(今彭山东),冬,灭蜀。继而又灭巴、苴。秦惠王十四年陈庄杀蜀侯,后归降。秦武王元年(前310年),因蜀相陈庄叛秦,司马错受命协助平定蜀乱,甘茂诛陈庄。秦昭王六年(前301年),蜀侯辉反,司马错平叛,并诛郎中令等27人,平定蜀中。昭王十六年,司马错担任客卿,受命攻魏,取轵(今河南济原南),攻韩,取邓(今孟县西)。十八年,司马错与白起等又攻取魏国六十一座城邑。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率陇西兵及巴蜀兵十万人,从蜀地沿江而下,攻楚黔中(今湖南西部及贵州东北部)(参见>黔中之战),迫楚献出汉北及上庸地(今湖北西北部)于秦,实践了他得蜀即得楚的部分预言。
司马懿
司马懿,西晋高祖宣皇帝(179-251),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属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司马师
西晋世宗景皇帝司马师(208-255),字子元,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官至大将军。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西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太祖司马昭的兄长,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懿去世后,他继承父亲的权力,废魏帝曹芳,平定淮南三叛,击灭东吴诸葛恪的大军。基本控制了曹魏政权。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师为景皇帝,庙号世宗。
司马昭
司马昭,西晋太祖文皇帝司马昭(211-265),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继承父兄的权力,弑魏帝曹髦,彻底控制了曹魏政权。掌权期间派邓艾灭蜀。其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昭为文皇帝。有著名的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姓帝王国君
司马炎:(公元236~290年),字世安;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著名晋朝开国皇帝,西晋第一位皇帝,晋武帝,晋世祖武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265~290年为期二十五年,终年五十五岁。
司马衷:(公元259~306年),字正度,晋武帝第二子;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著名晋朝第二位皇帝,西晋第二位皇帝,晋惠帝。在位时间从公元290~306年为期十六年,终年四十八岁。
司马炽:(公元?~313年),字丰度,晋武帝第二十五子,晋惠帝之弟;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著名晋朝第三位皇帝,西晋第三位皇帝,晋怀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06~313年为期七年,终年岁数待考。
司马邺:(公元270~317年),字彦旗,晋武帝之孙,司马晏之子;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著名晋朝第四位皇帝,西晋末位皇帝,晋愍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13~317年为期三年,终年四十八岁。
司马睿:(公元276~322年),字景文,司马懿曾孙,司马觐之子;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著名晋朝第五位皇帝,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晋中宗孝元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17~323年为期五年,终年四十六岁。
司马绍:(公元299~325年),字道几;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著名晋朝第六位皇帝,东晋第二位皇帝,晋明帝,画家。在位时间从公元322~325年为期三年,终年二十七岁。
司马衍:(公元320~342年),字世根,晋明帝长子;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著名晋朝第七位皇帝,东晋第三位皇帝,晋成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25~342年为期十六年,终年二十二岁。
司马岳:(公元322~344年),字世同,晋明帝之子;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著名晋朝第八位皇帝,东晋第四位皇帝,晋康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42~344年为期两年,终年二十三岁数。
司马聃:(公元342~361年),字彭子;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著名晋朝第九位皇帝,东晋第五位皇帝,晋穆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44~361年为期十七年,终年十九岁。
司马丕:(公元341~365年),字千龄,晋成帝长子;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著名晋朝第十位皇帝,东晋第六位皇帝,晋哀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61~365年为期五年,终年二十五岁。
司马奕:(公元342~386年),字延龄,晋成帝第二子,晋哀帝同母弟;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著名晋朝第十一位皇帝,东晋第七位皇帝,晋废帝,晋海西公。在位时间从公元365~371年为期六年,终年四十四岁。
司马昱:(公元320~372年),字道万,晋元帝幼子;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著名晋朝第十二位皇帝,东晋第八位皇帝,晋简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71~372年为期两年,终年五十三岁。
司马曜:(公元352~396年),字昌明,晋简文帝第三子;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著名晋朝第十三位皇帝,东晋第九位皇帝,晋孝武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72~396年为期二十五年,终年四十五岁。
司马德宗:(公元381~418年),字安德,晋孝武帝长子;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著名晋朝第十四位皇帝,东晋第十位皇帝,晋安帝。在位时间从公元396~418年为期二十二年,终年三十七岁。
司马德文:(公元386~421年),;河内温县人(今河南温县)。著名晋朝第十五位皇帝,东晋第十一位皇帝,晋恭帝。在位时间从公元418~420年为期两年,终年三十六岁。
姓司马的男明星:
司马南、司马华龙、司马悲风等。
姓司马的女明星:
司马燕、司马小加等。
宗政姓(拼音:zōng zhèng xìng),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22位。在2023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历史上部分姓宗政的名人
宗政珍孙
(生卒年待考),著名南北朝时期北魏将领,安西将军、光禄大夫。
宗政辨
(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官殿中少监(从四品)。
以上内容是关于姓上官的名人和姓上官的名人现代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姓南门的名人 姓南门的历史名人
下一篇:更多起名
本文标题:姓上官的名人 姓上官的名人现代
本文链接:http://m.xzfx123.com/article/45807.html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上官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上官的...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南门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南门的...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毛姓男孩名字大全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毛姓...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房姓男孩名字大全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房姓...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鲍姓女孩名字大全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鲍姓...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东门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东门的...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周姓女孩名字大全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周姓...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戴姓女孩名字大全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戴姓...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殷姓女孩名字大全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殷姓...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顾姓男孩名字大全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