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8月社融对比7月股价 8月 社融的文章,本文对文章8月社融对比7月股价 8月 社融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文:天风宏观宋雪涛/联系人赵宏鹤
8月金融数据超市场预期,社融新增3.58万亿,比WIND一致预期高9000亿,存量同比增速升至13.3%;社融口径信贷新增1.42万亿,存量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在13.3%的高位;但M2同比增速超预期回落至10.4%,连续第2个月增速回落。
一、推动社融高增的四个主要原因
一是政府赤字的大幅扩张。 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高达1.38万亿,同比多增8700亿,是推动社融高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8月存量社融同比增速从7月的12.9%升至13.3%,上升0.4%;剔除政府债券后,同比增速从7月的12.2%升至12.3%,上升仅0.1%。
二是实体经济活跃度的提升 。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7252亿,企业资本开支意愿好于预期,对应8月当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7月的6%上升至7.5%,其中制造业当月投资增速从-3.1%大幅上升至5%,房地产开发投资则继续保持11%以上的单月增速。其次是居民短期贷款新增2844亿,居民消费意愿小幅回升,对应8月社零同比增速今年首次转正至0.5%。相应的,8月M1增速从7月的6.9%升至8%。
三是资本市场改革带来的中长期变化。 2021年之后股票融资在社融中的占比从接近7%下滑到2%以下,随着股市活跃度提升、注册制改革等政策红利释放,今年以来股票融资规模逐渐走高,7-8月增量都在千亿以上,占比快速提升。
四是短期的波动甚至透支。 信托贷款负增仅316亿,可能与预期即将出台的“三四五”房企融资监管政策有关。根据用益信托网的消息,在融资收紧预期之下,8月特别是下半月,房企境内外融资出现全面井喷。未贴现票据净增1441亿,可能与出口外贸景气度较高、中小企业经营活跃度提升有关。
二、社融增速与M2增速连续背离的原因
8月M2增速下行至10.4%,社融增速则上行至13.3%,连续两个月背离。 二者 历史 走势相当接近,因为社融和M2相当于一个硬币的两面,分别描述了金融机构资产端和负债端的情况。但二者走势也不尽相同,因为社融和M2在统计范围和渠道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实际上今年5月以来社融增速持续强于M2增速。
二者的交集部分,也是对新增社融和派生M2贡献最大的部分“银行向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社融口径信贷)的存量增速已经自5-8月连续4个月保持在13.3%不变,因此非交集部分的差异化走势比较容易造成二者走势的背离。就当前而言,主要是三方面因素。
一是表外融资需求旺盛,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票据存量增速持续回升,从今年2月的低点-10.2%升至8月的-1.6%。这一过程中出资者的存款转化为融资企业的存款,没有派生M2但会计入社融。
二是政府债券融资大幅增长,但财政收入转化为财政投放的效率不高,较多滞留在财政存款中,尚未充分转化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8月金融机构财政存款同比多增5244亿。这一过程中政府债券融资计入社融,但形成的财政存款不计入M2。
三是监管要求结构性存款压降,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负债端压力加大。截至7月底,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已经较今年4月时的峰值下滑近2万亿。
三、对社融和M2后续走势的判断
问题一:社融和M2的背离走势能否持续?
答:概率比较低。
二者的重叠部分“社融口径信贷”在社融中的占比接近70%,同时也是M2派生的核心。5-8月社融口径信贷增速连续4个月走平,使得非重叠部分的方向性差异很容易导致社融和M2走势背离,一旦后续信贷增速出现方向性变化,则社融和M2增速走势大概率回归统一,这也是 历史 上绝大多数时间的情形。
问题二:社融和M2走势方向如何?
答:社融继续小幅回升2个月左右后开始回落的概率更大。
首先,关键还是判断信贷增速的方向。
货币政策从5月以来逐渐收紧,7月底-8月初流动性环境已经回归疫情之前的水平。但弱复苏的基本面暂不支持流动性持续收紧,因此8月以来央行通过高频率的公开市场操作连续净投放,流动性整体保持相对平衡的同时,信用扩张速度也得以维持在高位。
其次,考虑其他相对次要的因素。
对于社融,短期的主导因素是政府债券融资。9-12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仍将高达2.68万亿,这将推动社融增速继续小幅回升至10月前后。 表外方面,年初以来表外融资复苏兼有需求改善和流动性环境宽松的影响,但当前流动性环境已经回归平衡,监管层面对融资类信托和房地产融资收紧的导向不变,表外融资后续可能转向回落。 因此,社融增速在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过后随信贷增速回落的概率更大。
对于M2,短期的主导因素可能是财政支出提速。财政大规模融资逐渐转化为财政支出后,可能对M2有一定拉升作用。 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短期加大了银行的负债端压力,中长期的结果是存款资源在不同银行间的在分配,对总量影响有限。 因此,M2增速在财政支出释放过后随信贷增速回落的概率更大。
问题三:信用扩张见顶后的回落速度如何?
答:今年4季度和明年1季度较平缓,明年2季度开始加速。
8月经济数据显示实体经济复苏延续,但复苏的斜率仍然相对平缓,且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这种宏观环境仍然不支持货币政策实质性收紧。如果央行能通过MLF超额续作、OMO净投放甚至小幅降准继续保持流动性的相对平衡,则今年后面几个月的社融信贷增速回落会比较平缓。
明年3月开始,如果政策环境继续保持平稳,受基数快速上升和财政赤字难以较今年继续明显扩张的影响,社融增速可能开始快速回落,至年底可能回到10%-11%的水平。
四、对资本市场的映射
“基本面弱复苏+流动性紧平衡”的宏观环境暂时没有变化,社融超预期高增后利率债的调整已经基本完成,预计短期重新进入震荡观察阶段。往后看,如果4季度明确信用扩张的下行拐点,政府债券的供给压力也明显回落,叠加国内外风险因素较多,届时利率债面临的压力可能有所缓解。
对于权益市场,年内信用扩张的下行速度暂时会比较平缓,经济基本面也将延续复苏势头,因此市场短期面临的内部风险有限。后续的风险可能主要来自海外,过去两周海外市场波动率释放引发A股高估值消费和成长板块调整,中低估值的可选消费金融周期板块则较为抗跌,市场风格进一步平衡。 短期来看,如果不确定性事件抑制风险偏好,则“经济弱复苏+流动性紧平衡” 作为兑现概率较高的方向,可能触发市场风格进一步再平衡。
风险提示
团队介绍
宋雪涛 | 宏观团队负责人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2018-19年金牛奖最具价值分析师,2021年金麒麟奖新锐分析师,发表有央行工作论文、CF40金融书籍和多篇学术论文。
向静姝
伦敦商学院硕士,主要负责海外宏观和大类资产研究。曾任职于英仕曼投资旗下核心量化对冲基金AHL。
赵宏鹤
中央 财经 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要负责国内宏观经济和政策研究。曾任职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展战略部。
林彦
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硕士,主要负责大类资产配置研究。曾任职于弘尚资产。
郭微微
武汉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要负责行业比较和产业趋势研究。
汪涛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8 月经济活动反弹超预期
随着南方洪灾的影响逐渐消退、全球需求回暖、国内经济活动正常化,以及信贷增速继续反弹,8月经济活动继续回暖,多数主要经济指标表现强于市场预期。具体来看,虽然近期部分房地产政策有所收紧,但房地产销售和投资依然稳健,低基数推动制造业投资反弹,加之出口表现超预期,8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改善,而 社会 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也自疫情以来首次转正。另一方面,虽然财政和专项债资金支持较强,但8月基建投资小幅放缓。餐饮销售同比跌幅收窄,但依然同比下跌7%。房地产新开工同比增速也有所走弱,可能表明未来建设活动或将放缓。
经济有望进一步回暖,但环比增速放缓
朝前看,如果疫情继续得到控制,我们预计年内经济有望继续回暖。年内出口可能会保持温和正增长,基建投资保持稳健, 社会 消费品零售也有望继续反弹。近期房地产活动强劲、出口反弹幅度超预期,意味着我们的房地产和GDP增速预测可能面临一定上行风险。不过,近期房地产相关政策有所收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地产活动的反弹幅度,而随着其他经济体逐步复产,中国出口所面临的竞争也可能加剧。整体而言,我们维持三四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5-6%、全年增长2.5%的预测不变。
政策保持宽松基调,但短期内不会进一步加码
鉴于8月经济活动和新增信贷超预期,我们认为政府进一步加码政策宽松的意愿可能继续降低。不过,鉴于疫情和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犹存,我们认为宏观政策也不会很快收紧。财政政策应会更注重资金的快速下达和使用。货币政策方面,我们现在预计年内央行不会再次降准或者下调MLF利率,不过LPR利率仍有可能进一步小幅下调。我们预计9-10月整体信贷增速还可能会进一步小幅上行,到年末可能会小幅放缓。随着国内经济活动进一步复苏、外需逐渐改善,政府可能会在四季度重新评估其政策组合。中国经济增长强于预期、货币宽松的势头基本结束,这些因素应能支撑未来几个月的人民币汇率,不过我们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很难大幅强于6.8。
房地产活动表现超预期,给全年房地产预测带来一定上行风险。 虽然近期部分出现过热迹象城市的房地产政策已有所收紧,但8月房地产销售同比增速仍由此前的9.5%进一步反弹至13.7%,而低基数也推动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日均销售同比增速回升至14%。8月新开工同比增速由11.3%放缓至2.4%,可能表明未来建设活动或有所减速。虽然近期房地产开放商的融资条件有所收紧,但其影响尚未显现,8月房地产投资仍保持了11.8%的强劲增长。此外,受高基数拖累,8月土地交易量同比下跌7.6%。整体而言,瑞银建设活动指数从7月的3.5%小幅下行至2.5%(3个月移动平均)。鉴于过去几个月房地产投资较为强劲,我们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长3-5%的预测可能面临一定上行风险。
房地产投资强劲、制造业投资反弹,拉动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从 7 月的 6.1% 进一步加快至 7.6% 。 即便年初至今财政和专项债资金支持较强,8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从7月的7.7%微降至7.1%,不及我们的预期,部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略高。其中,受高基数拖累,交通运输投资同比增速从11.7%下滑至6.4%,而公共事业投资,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速则有所走强。官方窄口径基建投资(剔除公共事业投资)同比增速也从7.9%放缓至4%。另一方面,由于近期企业利润修复、去年同期基数较低,8月制造业投资从此前的同比下跌3.1%转为同比增长5%。此外,采矿业投资同比增速在低基数支持下反弹至3.5%,而教育、医疗、文体 娱乐 等部分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速较此前的高位有所回落。
8 月 社会 消费品零售转为同比正增长 0.5% (此前为同比下跌 1.1% ),但餐饮销售仍同比下跌 7% 。 整体 社会 消费零售同比增速在2月以来首次转正,小幅强于市场预期。其中,商品销售同比增速从0.2%升至1.5%,而餐饮销售仍同比下跌7%(此前为同比下跌11%)。在主要产品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部分受益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 汽车 销售保持稳健、同比增长11.8%(7月为12.3%)。房地产相关产品销售表现不一,其中家具和建筑材料销售有所走弱,但家电销售由此前的同比下跌2.2%转为同比增长4.3%。此外,服装(由同比下跌2.5%转为同比增长4.2%)、日用品(同比增速由6.9%升至11.4%)、化妆品(同比增速由9.2%升至19%)、通讯器材销售(同比增速由11.3%升至25.1%)均大幅走强。8月线上商品销售同比增速从24.2%放缓至17.2%,占整体 社会 消费品零售的比重小幅下滑至22.7%。
内外需的好转推动 8 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速加快至 5.6% (此前为 4.8% ),小幅超出市场预期。 工业生产同比增速的反弹主要来自于采矿业和公共事业,二者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反弹了4个百分点以上。具体来看,电力和热力行业、非金属采矿业、钢铁和化工行业增加值均有所提速。手机产量同比增速也有所反弹,对应强劲的手机出口。另一方面, 汽车 (同比增速由21.6%降至14.8%)、通讯器材(由11.8%降至8.7%)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则有所放缓,但依然较为稳健。
整体信贷增速进一步上行。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8亿,其中新增居民贷款(8420亿,同比多增1880亿)和企业中长期贷款(7250亿,同比多增2970亿)均较为强劲。8月新增 社会 融资规模3.58万亿,大幅强于市场预期、同比多增1.38万亿。政府债券发行走强推动8月新增社融同比大幅多增;社融口径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强劲,未贴现承兑汇票反弹,两者也是新增社融超预期的重要原因。8月政府债券新发行量(净发行1.38万亿,同比多增8740亿)大幅反弹,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再次提速、8月净发行6000亿元以上,这也有望在未来几个月继续支持基建融资。我们估算8月整体信贷(社融剔除股票融资)同比增速再次上行0.4个百分点至13.4%(官方 社会 融资规模余额同比增速也提高了0.4个百分点至13.3%),我们估算的信贷脉冲也进一步反弹至GDP的7.8%左右(参见《8月新增信贷超预期,进一步宽松可能性降低》)。
8 月 CPI 同比增速微降、 PPI 同比跌幅收窄,均符合预期。 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猪价同比增速从86%大幅回落至53%,这也抵消了高温及降雨天气导致的蔬菜价格走强(同比增速由7.9%升至11.7%)。因此,食品价格同比增速从13.2%降至11.2%,拉动CPI同比增速小幅下行0.3个百分点至2.4%,尽管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速小幅升至0.1%。另一方面,受益于建设活动较为稳健、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低,8月PPI同比跌幅从2.4%收窄至2%,其中上游投资品价格同比跌幅继续从3.5%收窄至3%,而下游消费品价格也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至0.6%。
经济增长和政策展望
整体经济继续回暖 ... 假设疫情继续得到控制,我们预计年内整体经济有望继续回暖。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好转,年内出口应能保持温和正增长,财政融资支持会继续支撑基建投资,同时在9月南方地区洪灾影响消退之后, 社会 消费品零售有望在8月实现0.5%的同比正增长后进一步改善。
…不过环比增速可能大幅放缓。 4月以来经济活动的强劲反弹主要得益于国内生产、建设和消费活动的正常化。随着经济活动基本恢复常态,经济活动的环比反弹势头会不可避免地大幅放缓。即便如此,我们依然预计三四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可以达到5.5-6%。近期部分出现过热迹象城市的房地产政策边际收紧,开发商融资条件也更为严格,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未来房地产活动,但年初至今房地产投资的稳健增长意味着我们全年3-5%的预测面临一定上行风险。另一方面,我们预计外需的持续改善应会继续支撑出口,不过随着其他经济体逐步复产,中国所面临的竞争也可能加剧。整体而言,我们预计中国出口在今年余下几个月中保持中低个位数的同比增长。此外,我们预计年内余下几个月消费也应能实现低个位数的同比增长。
政策保持宽松基调,但短期内不会进一步加码。 我们认为宏观政策仍会保持宽松基调,但鉴于整体经济活动持续回暖、最近出口和新增信贷超预期,短期内政策宽松应不会进一步加码。财政政策应会更注重资金的快速下达和使用,以支持新基建和重大项目融资。货币政策方面,我们现在预计年内央行不会再次降准或者下调MLF利率,不过LPR利率仍有可能进一步小幅下调。另一方面,鉴于疫情和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犹存,我们认为央行并不会很快开始收紧货币政策。考虑到未来的政府债券计划发行规模较大,我们预计9-10月整体信贷增速还可能会进一步上行(至瑞银预测的13.8%),到年末可能会小幅放缓。中国经济增长强于预期、国内货币宽松势头基本结束,这些因素应能支撑未来几个月的人民币汇率,不过我们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很难大幅强于6.8。
9月11日,央行公布了8月金融及信贷数据。其中,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1万亿、新增社融1.98万亿、M2同比增速8.2%。具体来看:
(一)人民币贷款小幅回升,结构性问题仍存
新增人民币贷款小幅回升。8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21万亿,同比少增700亿;尽管环比仅小幅增加1500亿,但流向金融部门(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环比大幅少增3273亿元,流向实体部门(居民和企业等)则大幅多增,显示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改善。
分项来看,短贷和票据新增贡献较大。其中,短贷在7月的季节性回落之后有所恢复,8月居民短贷新增1998亿,环比多增1303亿,企业贷款仍在减少,但环比少减1840亿;票据融资新增则达到2426亿,较7月进一步增加1142亿,或与部分企业使用低成本票据融资代替短贷有关。
中长期贷款方面改观不大,结构问题仍存。居民部门新增4540亿,与上月基本持平;企业部门新增4285亿,较上月多增607亿,不仅规模增长不多,在中长期贷款中的比重依然偏低。在笔者看来,经济基本面带来的压力之下,至少在8月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仍未观察到降低迹象、实体部门融资需求持续偏弱。
(二)贷款和票据助力社融环比大幅改善
8月社融新增1.98亿,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环比大幅多增9688亿,主要依靠人民币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其中,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1.3万亿,因该口径未考虑对非银金融机构的贷款变动,环比多增达到4914亿;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新增157亿,显示票据市场依然不活跃,但较上月已大幅改善约4720亿,与8月票据到期量较7月大幅减少有关。
直接融资依然保持规模。8月企业债券发行继续回升,新增3041亿、环比多增801亿;专项债发行较7月有所放缓,但净融资仍有3213亿,考虑到年内额度几乎用尽、提前下达额度尚未到位情况下,预计9月将会缩量;股票融资在科创板新股发行后正常回落,新增256亿。
非标方面,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仍在萎缩,8月分别减少658亿、513亿,显示结构性去杠杆、房地产融资收紧的影响仍在延续;用益信托数据显示,8月房地产类集合信托成立金额同比大幅下滑45%左右。
(三)9月全面降准将提振M1、M2增速
此外,笔者认为当前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基本面情况密切相关。就实际经济情况而言,近期中美磋商波折不断,谈判前景不明仍是短期内影响中国经济走势最大的不确定性;内外压力之下,7月工业生产、社零、基建、制造业、信贷等各项经济金融数据表现均难言乐观;8月PMI则再次回落,发电煤耗等高频数据也并未显示出转好迹象,已经公布的外贸数据也表现不佳,对美出口增速进一步下滑。
上述条件决定了当前实体融资需求依然疲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也并未降低,而防风险也未曾放松,央行坚持不搞“大水漫灌”,房地产融资政策的收紧仍在持续。在此背景下,8月M2同比增长8.2%,较7月小幅回升0.1%;M1增速为3.4%,小幅改善0.3%,整体仍然偏弱。当然,伴随着9月全面降准的实施,后续货币供应量增速有望反弹。
(四)猪周期下通胀并未形成掣肘,疏通传导机制期待更多工具
总体来看,8月金融及信贷数据环比大幅回暖,但整体符合预期,实体经济融资仍然偏弱的事实尚未改变,结构性问题依然凸显。值得关注的是,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9月6日央行宣布实施全面和定向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开启了新一轮全面宽松,体现了高层多措并举稳经济、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决心。
后续随着降准的实施,货币供应量增速、企业贷款数据大概率将有所改善,但在笔者看来,结构性问题的解决、传导机制的疏通仍需要配合其他更多工具和改革。具体而言:
一是更加灵活的运用定向工具,最大限度发挥TMLF、定向降准、再贴现再贷款等工具精准发力的作用,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实体、尤其是民营及中小微部门。
二是完善价格型工具的运用机制,LPR改革之后可以期待降息。尽管猪周期下近期通胀压力有所加大,但近期政策层在密集出台措施稳定猪肉价格,且剔除猪肉以后的核心CPI、PPI、平减指数等指标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球降息周期也已开启,诸多因素将给予货币政策更多空间。在此背景下,接下来央行可以通过下调MLF利率的“降息”方式,推动实际利率水平逐步降低、从而带动实体融资需求。
三是通过加速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措施来解决问题,如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中小银行的“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制度、房地产融资调控常态化等长期制度若能逐步完善落地,将对疏通传导机制、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意义重大。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8月社融对比7月股价 8月 社融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8月社融对比7月股价 8月 社融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8月8号出生宝宝命运怎么样呢 8月8号出生的人命好吗
下一篇:更多农历
本文标题:8月社融对比7月股价 8月 社融
本文链接:http://m.xzfx123.com/article/132495.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8月社融对比7月股价 8月 社融...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8月8号出生宝宝命运怎么样呢 8...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跑道好软说说文案短句 跑道好...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沈阳柴犬走丢8月8日事件视频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7月8月9月去哪里玩比较好呢 7...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快乐8今日晒票最新 1月8日快乐...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8月8号喝奶茶的说说怎么写的 8...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8月和9月买手机哪个好一点 8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寒假1到2月暑假7到8月是几天 ...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看见熊猫视频的说说句子 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