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文案2023年小众的跨年文案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有哪些一读就被惊艳的文案和文案2023年小众的跨年文案的精彩内容哦。
2.世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别抱怨、更不要放弃,所以你要内心温柔,安静努力。
3.想要一个东西就去买,喜欢一个人就去追,哪怕最后那个东西没有用,那个人没有跟你在一起,都没有关系,人生苦短,要知道遗憾要比失败可怕的多。
4.拉不近的距离,就别再为难自己,捂不热的心,就该毫不犹豫的舍弃。
5.没有哪段感情是在浪费时间,如果它没有给你想要的,那它至少教会了你什么是你不想要的。
6.一辈子就这么长,不管是工作还是爱情,婚姻还是生活,都该对自己好一点,让自己活得贵一些,才不负人世一场。
7.生活要五颜六色,但绝不能乱七八糟。
8.去见你想见的人,去做你想做的事,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趁繁华还未开至荼靡,趁我们都还年轻。
9.女孩子最好的姿态是:每天化个淡妆,穿上喜欢的衣裳,不羡慕谁,不依赖谁,静悄悄地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10.和聪明人交流,和靠谱的人恋爱,和积极的人共事,和幽默的人随行。人生若能如此,足矣。
11.本该玩的年龄,却怎么心事重重。本该放纵的青春,却怎么只能听天由命。
12.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得。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
13.无论任何年纪,都要懂得内心的感受,比外面的大道理更重要。
14.我会努力去靠自己得到想要的东西和生活,尽管过程比较辛苦,至少不是依附别人而来的踏实。
15.要把不忙不闲的工作做得出色,把不咸不淡的生活过得精彩。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才不负来这人世一趟!
16.给自己一个方向,不求地老天荒。给自己一个信仰,不必一路慌张。心安神定,由弱而强。
17.任何一件事,只要心甘情愿,总能够变得简单,不会有任何复杂的借口和理由。
18.你被什么保护,就被什么限制,能给你遮风挡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
19.有酒就去喝,有情就去爱,一生那么短,再拘谨几下就真的过去了。
20.不要为了迎合所有人,把自己过得这么累,费尽心思让所有人都开心,你会忘了自己该怎么笑。
21.愿你梦里有喝不完的酒,醒来后能酩酊大醉地过完这一生,你要照顾好你黑色的头发,挑剔的胃和爱笑的眼。
22.过不去的坎别再放在心上,忘不掉的人也该告一段落,新的征途上,愿从今往后的你,别爱得太满,别睡得太晚。
" layout="fixed-height" height="50">
2.世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别抱怨、更不要放弃,所以你要内心温柔,安静努力。
3.想要一个东西就去买,喜欢一个人就去追,哪怕最后那个东西没有用,那个人没有跟你在一起,都没有关系,人生苦短,要知道遗憾要比失败可怕的多。
4.拉不近的距离,就别再为难自己,捂不热的心,就该毫不犹豫的舍弃。
5.没有哪段感情是在浪费时间,如果它没有给你想要的,那它至少教会了你什么是你不想要的。
6.一辈子就这么长,不管是工作还是爱情,婚姻还是生活,都该对自己好一点,让自己活得贵一些,才不负人世一场。
7.生活要五颜六色,但绝不能乱七八糟。
8.去见你想见的人,去做你想做的事,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趁繁华还未开至荼靡,趁我们都还年轻。
9.女孩子最好的姿态是:每天化个淡妆,穿上喜欢的衣裳,不羡慕谁,不依赖谁,静悄悄地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10.和聪明人交流,和靠谱的人恋爱,和积极的人共事,和幽默的人随行。人生若能如此,足矣。
11.本该玩的年龄,却怎么心事重重。本该放纵的青春,却怎么只能听天由命。
12.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得。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
13.无论任何年纪,都要懂得内心的感受,比外面的大道理更重要。
14.我会努力去靠自己得到想要的东西和生活,尽管过程比较辛苦,至少不是依附别人而来的踏实。
15.要把不忙不闲的工作做得出色,把不咸不淡的生活过得精彩。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才不负来这人世一趟!
16.给自己一个方向,不求地老天荒。给自己一个信仰,不必一路慌张。心安神定,由弱而强。
17.任何一件事,只要心甘情愿,总能够变得简单,不会有任何复杂的借口和理由。
18.你被什么保护,就被什么限制,能给你遮风挡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
19.有酒就去喝,有情就去爱,一生那么短,再拘谨几下就真的过去了。
20.不要为了迎合所有人,把自己过得这么累,费尽心思让所有人都开心,你会忘了自己该怎么笑。
21.愿你梦里有喝不完的酒,醒来后能酩酊大醉地过完这一生,你要照顾好你黑色的头发,挑剔的胃和爱笑的眼。
22.过不去的坎别再放在心上,忘不掉的人也该告一段落,新的征途上,愿从今往后的你,别爱得太满,别睡得太晚。
">
1.你不要着急,按自己的节奏来,不去看别人心就不会慌,慢一点,稳一点,总是东张西望的容易摔倒。
2.世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别抱怨、更不要放弃,所以你要内心温柔,安静努力。
3.想要一个东西就去买,喜欢一个人就去追,哪怕最后那个东西没有用,那个人没有跟你在一起,都没有关系,人生苦短,要知道遗憾要比失败可怕的多。
4.拉不近的距离,就别再为难自己,捂不热的心,就该毫不犹豫的舍弃。
5.没有哪段感情是在浪费时间,如果它没有给你想要的,那它至少教会了你什么是你不想要的。
6.一辈子就这么长,不管是工作还是爱情,婚姻还是生活,都该对自己好一点,让自己活得贵一些,才不负人世一场。
7.生活要五颜六色,但绝不能乱七八糟。
8.去见你想见的人,去做你想做的事,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燥,趁繁华还未开至荼靡,趁我们都还年轻。
9.女孩子最好的姿态是:每天化个淡妆,穿上喜欢的衣裳,不羡慕谁,不依赖谁,静悄悄地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10.和聪明人交流,和靠谱的人恋爱,和积极的人共事,和幽默的人随行。人生若能如此,足矣。
11.本该玩的年龄,却怎么心事重重。本该放纵的青春,却怎么只能听天由命。
12.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得。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
13.无论任何年纪,都要懂得内心的感受,比外面的大道理更重要。
14.我会努力去靠自己得到想要的东西和生活,尽管过程比较辛苦,至少不是依附别人而来的踏实。
15.要把不忙不闲的工作做得出色,把不咸不淡的生活过得精彩。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才不负来这人世一趟!
16.给自己一个方向,不求地老天荒。给自己一个信仰,不必一路慌张。心安神定,由弱而强。
17.任何一件事,只要心甘情愿,总能够变得简单,不会有任何复杂的借口和理由。
18.你被什么保护,就被什么限制,能给你遮风挡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
19.有酒就去喝,有情就去爱,一生那么短,再拘谨几下就真的过去了。
20.不要为了迎合所有人,把自己过得这么累,费尽心思让所有人都开心,你会忘了自己该怎么笑。
21.愿你梦里有喝不完的酒,醒来后能酩酊大醉地过完这一生,你要照顾好你黑色的头发,挑剔的胃和爱笑的眼。
22.过不去的坎别再放在心上,忘不掉的人也该告一段落,新的征途上,愿从今往后的你,别爱得太满,别睡得太晚。
来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齐国姜太公之后裔公子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谱》、《元和姓纂》等的记载,在周武王姬发病逝之后后,继位的周成王姬诵在镇压了三监之乱以及东夷部族的反抗后,为了更好第控制和同化东夷部族,敕封姜太公于齐地,建齐国,公爵,立都于营丘(今山东淄博),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正确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二
源于嬴姓,出自殷朝纣王时大臣恶来之玄孙大骆,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史记》的记载,殷商王朝纣王时期,有大臣嬴恶来,其玄孙名叫嬴大骆。嬴大骆的长子叫嬴成,建有大骆国。到了周厉王姬胡执政时期(公元前878~前828年,公元前878年继位,公元前841年被国人驱逐),西周王朝内乱频繁,大骆国被西戎民族乘机攻灭。亡国之后,大骆国王族子孙和部分国人以故国名为姓氏,称大骆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嬴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大骆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
来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王孙骆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姬骆,为王孙贵族,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称骆氏至今。
姬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姬骆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
来源四
骆氏出自姒姓,出自先秦时期古越国及两汉越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史记·东越列传》记载:“越国东海王姒摇,驺氏,驺一作骆。”在史籍《史记·南越王佗传》中给予了比较详细的记载:“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骆,越也。索隐曰:姚氏按广州记云:交址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后蜀王予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尉佗攻破安阳王,令二使典主交址九眞二郡,即瓯骆也。”在姒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氏称骆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姒摇是越王勾践后裔。
来源五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大荒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大荒骆,亦称大驾、大荒辂、大荒落,就是为周王朝历朝历代君主驾车的车夫,即御用司机。这在史籍《史记·天官书》中有记载:“大荒骆,岁阴在巳。又作大荒落。与辂同。”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还特别加以说明:“非子为周大骆是也。古驾辂皆同骆字,骆主车驾,故字可互用,犹甸之与椉也。”在大荒骆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姜太公、嬴大骆、姬骆、妫摇。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又称吕尚、吕望,号太公望。商末周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匡扶文王兴周,辅佐武王灭纣,是周朝第一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建都营丘(今山东淄博东),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姜太公之后有公子骆,为别他族,子孙以其名为氏,称骆姓。因姜太公功高盖世,智慧超群,于是骆姓子孙便奉姜太公为骆姓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骆氏的一支最早出自夏王朝时期,单有记载者出自春秋时期的古齐国,亦即骆姓发源于今山东境内,齐都营丘就是骆姓最早的繁衍之地。此后,伴随着时代的变迁,骆姓逐渐迁往江南。江南的骆姓,有言出自齐太公之后,有言出自越王勾践之后,而当时的越国,是传自四千年前曾经中兴夏室的少康。由此推溯,此支骆姓应是夏禹的后代子孙。先秦时期,骆姓不见于史。秦汉之际,见诸史册之骆姓有秦重泉人骆甲,东汉冯翊(今陕西大荔)人骆异孙,河南尹骆业,东汉末会稽乌伤(今浙江绍兴一带)人骆俊、骆统父子。这说明在魏晋以前,今北国之陕西,南国之浙江已有骆姓人定居。魏晋南北朝时期,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政权更迭,势力扩张,无一不伴随血腥的杀戮和兵火过后的凄惨景象,人民流离失所,飘泊天涯,以求一方净土,得以安身养命。时江东偏僻,人口稀少,又有长江天堑阻隔刀兵,于是骆姓伴随其他士族,大批南下,与原居会稽之骆姓相融合,经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骆姓会稽郡望。此后至隋唐,骆姓在今河南之洛阳、内黄等地繁衍迅猛,族大人众,成为妇孺皆知的著姓之一。并逐渐北移,在今河北、山西等地播迁繁衍。宋元两代,称盛于江浙一带的骆姓,播迁到今福建、广东,待成为闽粤两地的较大家族后,又逐渐播迁云贵等地。明初,山西骆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浙江、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闽、粤等沿海省份之骆姓有渡海定居台湾者。满清入关后,有八旗姓改为骆姓者,加之河北等省骆姓人入居京城,使北京之骆姓渐多。如今,骆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贵州、北京等省市多此姓,上述三省市之骆姓约占全国汉族骆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郡望
内黄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内黄历史文化悠久,属华夏文化发祥地。四千五百年前,华夏始祖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建都并安葬于此。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
谯阳郡:亦称洛阳郡,主要是指今河南省的洛阳地区。殷商时期称谯阳。西周时期开辟为成周,成为王朝的辅都,在东周时期成为周王室的正式都城。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堂号
内黄堂:以望立堂,亦称相土堂、殷城堂。
会稽堂:以望立堂,亦称山阴堂、绍兴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河内堂。
谯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洛阳堂、白马堂、东都堂、成周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字辈排行
安徽无为骆氏字辈:“复元德贵荣景仲文从天正太懋世之尙传家以方克承先绪能应嗣昌鸿才建国大志兴邦”。
四川珙县骆氏字辈:“崇应相万维章希启福寿全良中国清明永远光昭长发其祥山大衍维章世代如松登盛传家金玉华扬培植德泽荣显正达贤贵芳强科教治国兴隆文武安邦吉昌”。
重庆南川大观骆氏字辈:“罄应朝梁光寿德延芳远荣恩瑞映长诗书开科弟理约起后祥传家惟孝友治国本文章锡爵登崇荗封疆竭炽昌”。
骆百总支派:“百大酉朝金图源汝以先在世安邦国光前裕后荣兰桂腾芳显永远扶明君启述增辉连明德应家祥同登仁义训永迪效忠良雄伟髙科志全通文武强圣贤傅仕第富贵显荣昌锦秀诗书礼辅仁镇法纲”。
宗族特征
1、骆姓扬名,始于东汉陈留相骆俊,而骆姓最知名人物当为骆宾王。
2、骆姓来源庞杂,时至今日,许多骆姓人家已难准确辨析已出自何支。
3、明清两代骆姓进士及第者共三十七人,以南方人居多,北方仅两名。其中骆成骧为唯一一名状元,也是清代四川唯一一名状元。
家族名人
骆宾王,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唐代文学家。高宗时官至侍御史。因故下狱,获释后出任临海丞。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他撰写檄文,武则天见后大加赞赏。徐失败后,他不知所终。其诗擅长长篇歌行,内容多写个人哀怨,整炼缜密,为初唐四杰之一,辑有《骆临海全集》。
骆世华,字放声,生于公元800年,亡于894年,在世九十四载,葬于今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云雾村观音碑。唐初四杰之一——骆宾王之孙。据《骆氏族谱》记载:骆世华,祖籍浙江金华府义乌县楂林乡人。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骆世华(七十六岁)与杨端、罗莹、郑畋、成展、安增、令狐滈共七人,受僖宗敕令入蜀平南诏。在入蜀平诏中,职授光禄大夫领前军元戎招讨镇夷大将军,“血战六载,方获全功”, 后受僖宗敕令“……釆地乐土,遇烽沿获,永镇边夷……”从义乌楂林举家迁入蜀地。此后,西南骆氏大多是他的后代。
骆炳贤,1934年出生,原名骆宜大,浙江诸暨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物理系。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及高师工委会主任,《中学物理教学》期刊主编等。任教以来,先后在大学本科、物理骨干教师培训班、助教进修班讲授普通物理学、光学、物理教学论、中国物理教育史、物理教育测理与评价、高等教育学等课程,并指导物理教育进修学者3人,出版专著《中国物理教育简史》,合编教材、教参《中学物理教学法》、《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初中物理教育通论》等6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中国物理教育简史》1994年荣获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优秀专著奖、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中学物理教材分析的原则》荣获浙江省高师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此外,主持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工作期间,从浙江高师院校的实际出发,竭力开拓师资培训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工作,1995年被国家教委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授予为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师资培训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
骆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三十二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六十九位,人口约一百四十五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03%左右。
" layout="fixed-height" height="50">
来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齐国姜太公之后裔公子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谱》、《元和姓纂》等的记载,在周武王姬发病逝之后后,继位的周成王姬诵在镇压了三监之乱以及东夷部族的反抗后,为了更好第控制和同化东夷部族,敕封姜太公于齐地,建齐国,公爵,立都于营丘(今山东淄博),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正确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二
源于嬴姓,出自殷朝纣王时大臣恶来之玄孙大骆,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史记》的记载,殷商王朝纣王时期,有大臣嬴恶来,其玄孙名叫嬴大骆。嬴大骆的长子叫嬴成,建有大骆国。到了周厉王姬胡执政时期(公元前878~前828年,公元前878年继位,公元前841年被国人驱逐),西周王朝内乱频繁,大骆国被西戎民族乘机攻灭。亡国之后,大骆国王族子孙和部分国人以故国名为姓氏,称大骆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嬴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大骆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
来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王孙骆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姬骆,为王孙贵族,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称骆氏至今。
姬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姬骆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
来源四
骆氏出自姒姓,出自先秦时期古越国及两汉越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史记·东越列传》记载:“越国东海王姒摇,驺氏,驺一作骆。”在史籍《史记·南越王佗传》中给予了比较详细的记载:“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骆,越也。索隐曰:姚氏按广州记云:交址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后蜀王予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尉佗攻破安阳王,令二使典主交址九眞二郡,即瓯骆也。”在姒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氏称骆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姒摇是越王勾践后裔。
来源五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大荒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大荒骆,亦称大驾、大荒辂、大荒落,就是为周王朝历朝历代君主驾车的车夫,即御用司机。这在史籍《史记·天官书》中有记载:“大荒骆,岁阴在巳。又作大荒落。与辂同。”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还特别加以说明:“非子为周大骆是也。古驾辂皆同骆字,骆主车驾,故字可互用,犹甸之与椉也。”在大荒骆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姜太公、嬴大骆、姬骆、妫摇。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又称吕尚、吕望,号太公望。商末周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匡扶文王兴周,辅佐武王灭纣,是周朝第一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建都营丘(今山东淄博东),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姜太公之后有公子骆,为别他族,子孙以其名为氏,称骆姓。因姜太公功高盖世,智慧超群,于是骆姓子孙便奉姜太公为骆姓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骆氏的一支最早出自夏王朝时期,单有记载者出自春秋时期的古齐国,亦即骆姓发源于今山东境内,齐都营丘就是骆姓最早的繁衍之地。此后,伴随着时代的变迁,骆姓逐渐迁往江南。江南的骆姓,有言出自齐太公之后,有言出自越王勾践之后,而当时的越国,是传自四千年前曾经中兴夏室的少康。由此推溯,此支骆姓应是夏禹的后代子孙。先秦时期,骆姓不见于史。秦汉之际,见诸史册之骆姓有秦重泉人骆甲,东汉冯翊(今陕西大荔)人骆异孙,河南尹骆业,东汉末会稽乌伤(今浙江绍兴一带)人骆俊、骆统父子。这说明在魏晋以前,今北国之陕西,南国之浙江已有骆姓人定居。魏晋南北朝时期,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政权更迭,势力扩张,无一不伴随血腥的杀戮和兵火过后的凄惨景象,人民流离失所,飘泊天涯,以求一方净土,得以安身养命。时江东偏僻,人口稀少,又有长江天堑阻隔刀兵,于是骆姓伴随其他士族,大批南下,与原居会稽之骆姓相融合,经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骆姓会稽郡望。此后至隋唐,骆姓在今河南之洛阳、内黄等地繁衍迅猛,族大人众,成为妇孺皆知的著姓之一。并逐渐北移,在今河北、山西等地播迁繁衍。宋元两代,称盛于江浙一带的骆姓,播迁到今福建、广东,待成为闽粤两地的较大家族后,又逐渐播迁云贵等地。明初,山西骆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浙江、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闽、粤等沿海省份之骆姓有渡海定居台湾者。满清入关后,有八旗姓改为骆姓者,加之河北等省骆姓人入居京城,使北京之骆姓渐多。如今,骆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贵州、北京等省市多此姓,上述三省市之骆姓约占全国汉族骆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郡望
内黄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内黄历史文化悠久,属华夏文化发祥地。四千五百年前,华夏始祖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建都并安葬于此。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
谯阳郡:亦称洛阳郡,主要是指今河南省的洛阳地区。殷商时期称谯阳。西周时期开辟为成周,成为王朝的辅都,在东周时期成为周王室的正式都城。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堂号
内黄堂:以望立堂,亦称相土堂、殷城堂。
会稽堂:以望立堂,亦称山阴堂、绍兴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河内堂。
谯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洛阳堂、白马堂、东都堂、成周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字辈排行
安徽无为骆氏字辈:“复元德贵荣景仲文从天正太懋世之尙传家以方克承先绪能应嗣昌鸿才建国大志兴邦”。
四川珙县骆氏字辈:“崇应相万维章希启福寿全良中国清明永远光昭长发其祥山大衍维章世代如松登盛传家金玉华扬培植德泽荣显正达贤贵芳强科教治国兴隆文武安邦吉昌”。
重庆南川大观骆氏字辈:“罄应朝梁光寿德延芳远荣恩瑞映长诗书开科弟理约起后祥传家惟孝友治国本文章锡爵登崇荗封疆竭炽昌”。
骆百总支派:“百大酉朝金图源汝以先在世安邦国光前裕后荣兰桂腾芳显永远扶明君启述增辉连明德应家祥同登仁义训永迪效忠良雄伟髙科志全通文武强圣贤傅仕第富贵显荣昌锦秀诗书礼辅仁镇法纲”。
宗族特征
1、骆姓扬名,始于东汉陈留相骆俊,而骆姓最知名人物当为骆宾王。
2、骆姓来源庞杂,时至今日,许多骆姓人家已难准确辨析已出自何支。
3、明清两代骆姓进士及第者共三十七人,以南方人居多,北方仅两名。其中骆成骧为唯一一名状元,也是清代四川唯一一名状元。
家族名人
骆宾王,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唐代文学家。高宗时官至侍御史。因故下狱,获释后出任临海丞。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他撰写檄文,武则天见后大加赞赏。徐失败后,他不知所终。其诗擅长长篇歌行,内容多写个人哀怨,整炼缜密,为初唐四杰之一,辑有《骆临海全集》。
骆世华,字放声,生于公元800年,亡于894年,在世九十四载,葬于今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云雾村观音碑。唐初四杰之一——骆宾王之孙。据《骆氏族谱》记载:骆世华,祖籍浙江金华府义乌县楂林乡人。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骆世华(七十六岁)与杨端、罗莹、郑畋、成展、安增、令狐滈共七人,受僖宗敕令入蜀平南诏。在入蜀平诏中,职授光禄大夫领前军元戎招讨镇夷大将军,“血战六载,方获全功”, 后受僖宗敕令“……釆地乐土,遇烽沿获,永镇边夷……”从义乌楂林举家迁入蜀地。此后,西南骆氏大多是他的后代。
骆炳贤,1934年出生,原名骆宜大,浙江诸暨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物理系。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及高师工委会主任,《中学物理教学》期刊主编等。任教以来,先后在大学本科、物理骨干教师培训班、助教进修班讲授普通物理学、光学、物理教学论、中国物理教育史、物理教育测理与评价、高等教育学等课程,并指导物理教育进修学者3人,出版专著《中国物理教育简史》,合编教材、教参《中学物理教学法》、《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初中物理教育通论》等6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中国物理教育简史》1994年荣获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优秀专著奖、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中学物理教材分析的原则》荣获浙江省高师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此外,主持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工作期间,从浙江高师院校的实际出发,竭力开拓师资培训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工作,1995年被国家教委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授予为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师资培训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
骆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三十二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六十九位,人口约一百四十五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03%左右。
">
姓氏来源
来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齐国姜太公之后裔公子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谱》、《元和姓纂》等的记载,在周武王姬发病逝之后后,继位的周成王姬诵在镇压了三监之乱以及东夷部族的反抗后,为了更好第控制和同化东夷部族,敕封姜太公于齐地,建齐国,公爵,立都于营丘(今山东淄博),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正确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二
源于嬴姓,出自殷朝纣王时大臣恶来之玄孙大骆,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史记》的记载,殷商王朝纣王时期,有大臣嬴恶来,其玄孙名叫嬴大骆。嬴大骆的长子叫嬴成,建有大骆国。到了周厉王姬胡执政时期(公元前878~前828年,公元前878年继位,公元前841年被国人驱逐),西周王朝内乱频繁,大骆国被西戎民族乘机攻灭。亡国之后,大骆国王族子孙和部分国人以故国名为姓氏,称大骆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嬴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大骆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
来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王孙骆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姬骆,为王孙贵族,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称骆氏至今。
姬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姬骆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
来源四
骆氏出自姒姓,出自先秦时期古越国及两汉越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史记·东越列传》记载:“越国东海王姒摇,驺氏,驺一作骆。”在史籍《史记·南越王佗传》中给予了比较详细的记载:“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骆,越也。索隐曰:姚氏按广州记云:交址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后蜀王予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尉佗攻破安阳王,令二使典主交址九眞二郡,即瓯骆也。”在姒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氏称骆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姒摇是越王勾践后裔。
来源五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大荒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大荒骆,亦称大驾、大荒辂、大荒落,就是为周王朝历朝历代君主驾车的车夫,即御用司机。这在史籍《史记·天官书》中有记载:“大荒骆,岁阴在巳。又作大荒落。与辂同。”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还特别加以说明:“非子为周大骆是也。古驾辂皆同骆字,骆主车驾,故字可互用,犹甸之与椉也。”在大荒骆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姜太公、嬴大骆、姬骆、妫摇。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又称吕尚、吕望,号太公望。商末周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匡扶文王兴周,辅佐武王灭纣,是周朝第一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建都营丘(今山东淄博东),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姜太公之后有公子骆,为别他族,子孙以其名为氏,称骆姓。因姜太公功高盖世,智慧超群,于是骆姓子孙便奉姜太公为骆姓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骆氏的一支最早出自夏王朝时期,单有记载者出自春秋时期的古齐国,亦即骆姓发源于今山东境内,齐都营丘就是骆姓最早的繁衍之地。此后,伴随着时代的变迁,骆姓逐渐迁往江南。江南的骆姓,有言出自齐太公之后,有言出自越王勾践之后,而当时的越国,是传自四千年前曾经中兴夏室的少康。由此推溯,此支骆姓应是夏禹的后代子孙。先秦时期,骆姓不见于史。秦汉之际,见诸史册之骆姓有秦重泉人骆甲,东汉冯翊(今陕西大荔)人骆异孙,河南尹骆业,东汉末会稽乌伤(今浙江绍兴一带)人骆俊、骆统父子。这说明在魏晋以前,今北国之陕西,南国之浙江已有骆姓人定居。魏晋南北朝时期,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政权更迭,势力扩张,无一不伴随血腥的杀戮和兵火过后的凄惨景象,人民流离失所,飘泊天涯,以求一方净土,得以安身养命。时江东偏僻,人口稀少,又有长江天堑阻隔刀兵,于是骆姓伴随其他士族,大批南下,与原居会稽之骆姓相融合,经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骆姓会稽郡望。此后至隋唐,骆姓在今河南之洛阳、内黄等地繁衍迅猛,族大人众,成为妇孺皆知的著姓之一。并逐渐北移,在今河北、山西等地播迁繁衍。宋元两代,称盛于江浙一带的骆姓,播迁到今福建、广东,待成为闽粤两地的较大家族后,又逐渐播迁云贵等地。明初,山西骆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浙江、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闽、粤等沿海省份之骆姓有渡海定居台湾者。满清入关后,有八旗姓改为骆姓者,加之河北等省骆姓人入居京城,使北京之骆姓渐多。如今,骆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贵州、北京等省市多此姓,上述三省市之骆姓约占全国汉族骆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郡望
内黄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内黄历史文化悠久,属华夏文化发祥地。四千五百年前,华夏始祖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建都并安葬于此。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
谯阳郡:亦称洛阳郡,主要是指今河南省的洛阳地区。殷商时期称谯阳。西周时期开辟为成周,成为王朝的辅都,在东周时期成为周王室的正式都城。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堂号
内黄堂:以望立堂,亦称相土堂、殷城堂。
会稽堂:以望立堂,亦称山阴堂、绍兴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河内堂。
谯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洛阳堂、白马堂、东都堂、成周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字辈排行
安徽无为骆氏字辈:“复元德贵荣景仲文从天正太懋世之尙传家以方克承先绪能应嗣昌鸿才建国大志兴邦”。
四川珙县骆氏字辈:“崇应相万维章希启福寿全良中国清明永远光昭长发其祥山大衍维章世代如松登盛传家金玉华扬培植德泽荣显正达贤贵芳强科教治国兴隆文武安邦吉昌”。
重庆南川大观骆氏字辈:“罄应朝梁光寿德延芳远荣恩瑞映长诗书开科弟理约起后祥传家惟孝友治国本文章锡爵登崇荗封疆竭炽昌”。
骆百总支派:“百大酉朝金图源汝以先在世安邦国光前裕后荣兰桂腾芳显永远扶明君启述增辉连明德应家祥同登仁义训永迪效忠良雄伟髙科志全通文武强圣贤傅仕第富贵显荣昌锦秀诗书礼辅仁镇法纲”。
宗族特征
1、骆姓扬名,始于东汉陈留相骆俊,而骆姓最知名人物当为骆宾王。
2、骆姓来源庞杂,时至今日,许多骆姓人家已难准确辨析已出自何支。
3、明清两代骆姓进士及第者共三十七人,以南方人居多,北方仅两名。其中骆成骧为唯一一名状元,也是清代四川唯一一名状元。
家族名人
骆宾王,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唐代文学家。高宗时官至侍御史。因故下狱,获释后出任临海丞。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他撰写檄文,武则天见后大加赞赏。徐失败后,他不知所终。其诗擅长长篇歌行,内容多写个人哀怨,整炼缜密,为初唐四杰之一,辑有《骆临海全集》。
骆世华,字放声,生于公元800年,亡于894年,在世九十四载,葬于今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云雾村观音碑。唐初四杰之一——骆宾王之孙。据《骆氏族谱》记载:骆世华,祖籍浙江金华府义乌县楂林乡人。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骆世华(七十六岁)与杨端、罗莹、郑畋、成展、安增、令狐滈共七人,受僖宗敕令入蜀平南诏。在入蜀平诏中,职授光禄大夫领前军元戎招讨镇夷大将军,“血战六载,方获全功”, 后受僖宗敕令“……釆地乐土,遇烽沿获,永镇边夷……”从义乌楂林举家迁入蜀地。此后,西南骆氏大多是他的后代。
骆炳贤,1934年出生,原名骆宜大,浙江诸暨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物理系。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及高师工委会主任,《中学物理教学》期刊主编等。任教以来,先后在大学本科、物理骨干教师培训班、助教进修班讲授普通物理学、光学、物理教学论、中国物理教育史、物理教育测理与评价、高等教育学等课程,并指导物理教育进修学者3人,出版专著《中国物理教育简史》,合编教材、教参《中学物理教学法》、《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初中物理教育通论》等6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中国物理教育简史》1994年荣获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优秀专著奖、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中学物理教材分析的原则》荣获浙江省高师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此外,主持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工作期间,从浙江高师院校的实际出发,竭力开拓师资培训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工作,1995年被国家教委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授予为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师资培训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
骆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三十二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六十九位,人口约一百四十五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03%左右。
来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齐国姜太公之后裔公子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谱》、《元和姓纂》等的记载,在周武王姬发病逝之后后,继位的周成王姬诵在镇压了三监之乱以及东夷部族的反抗后,为了更好第控制和同化东夷部族,敕封姜太公于齐地,建齐国,公爵,立都于营丘(今山东淄博),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正确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二
源于嬴姓,出自殷朝纣王时大臣恶来之玄孙大骆,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史记》的记载,殷商王朝纣王时期,有大臣嬴恶来,其玄孙名叫嬴大骆。嬴大骆的长子叫嬴成,建有大骆国。到了周厉王姬胡执政时期(公元前878~前828年,公元前878年继位,公元前841年被国人驱逐),西周王朝内乱频繁,大骆国被西戎民族乘机攻灭。亡国之后,大骆国王族子孙和部分国人以故国名为姓氏,称大骆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嬴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大骆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
来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王孙骆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姬骆,为王孙贵族,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称骆氏至今。
姬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姬骆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
来源四
骆氏出自姒姓,出自先秦时期古越国及两汉越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史记·东越列传》记载:“越国东海王姒摇,驺氏,驺一作骆。”在史籍《史记·南越王佗传》中给予了比较详细的记载:“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骆,越也。索隐曰:姚氏按广州记云:交址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后蜀王予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尉佗攻破安阳王,令二使典主交址九眞二郡,即瓯骆也。”在姒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氏称骆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姒摇是越王勾践后裔。
来源五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大荒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大荒骆,亦称大驾、大荒辂、大荒落,就是为周王朝历朝历代君主驾车的车夫,即御用司机。这在史籍《史记·天官书》中有记载:“大荒骆,岁阴在巳。又作大荒落。与辂同。”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还特别加以说明:“非子为周大骆是也。古驾辂皆同骆字,骆主车驾,故字可互用,犹甸之与椉也。”在大荒骆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姜太公、嬴大骆、姬骆、妫摇。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又称吕尚、吕望,号太公望。商末周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匡扶文王兴周,辅佐武王灭纣,是周朝第一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建都营丘(今山东淄博东),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姜太公之后有公子骆,为别他族,子孙以其名为氏,称骆姓。因姜太公功高盖世,智慧超群,于是骆姓子孙便奉姜太公为骆姓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骆氏的一支最早出自夏王朝时期,单有记载者出自春秋时期的古齐国,亦即骆姓发源于今山东境内,齐都营丘就是骆姓最早的繁衍之地。此后,伴随着时代的变迁,骆姓逐渐迁往江南。江南的骆姓,有言出自齐太公之后,有言出自越王勾践之后,而当时的越国,是传自四千年前曾经中兴夏室的少康。由此推溯,此支骆姓应是夏禹的后代子孙。先秦时期,骆姓不见于史。秦汉之际,见诸史册之骆姓有秦重泉人骆甲,东汉冯翊(今陕西大荔)人骆异孙,河南尹骆业,东汉末会稽乌伤(今浙江绍兴一带)人骆俊、骆统父子。这说明在魏晋以前,今北国之陕西,南国之浙江已有骆姓人定居。魏晋南北朝时期,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政权更迭,势力扩张,无一不伴随血腥的杀戮和兵火过后的凄惨景象,人民流离失所,飘泊天涯,以求一方净土,得以安身养命。时江东偏僻,人口稀少,又有长江天堑阻隔刀兵,于是骆姓伴随其他士族,大批南下,与原居会稽之骆姓相融合,经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骆姓会稽郡望。此后至隋唐,骆姓在今河南之洛阳、内黄等地繁衍迅猛,族大人众,成为妇孺皆知的著姓之一。并逐渐北移,在今河北、山西等地播迁繁衍。宋元两代,称盛于江浙一带的骆姓,播迁到今福建、广东,待成为闽粤两地的较大家族后,又逐渐播迁云贵等地。明初,山西骆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浙江、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闽、粤等沿海省份之骆姓有渡海定居台湾者。满清入关后,有八旗姓改为骆姓者,加之河北等省骆姓人入居京城,使北京之骆姓渐多。如今,骆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贵州、北京等省市多此姓,上述三省市之骆姓约占全国汉族骆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郡望
内黄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内黄历史文化悠久,属华夏文化发祥地。四千五百年前,华夏始祖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建都并安葬于此。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
谯阳郡:亦称洛阳郡,主要是指今河南省的洛阳地区。殷商时期称谯阳。西周时期开辟为成周,成为王朝的辅都,在东周时期成为周王室的正式都城。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堂号
内黄堂:以望立堂,亦称相土堂、殷城堂。
会稽堂:以望立堂,亦称山阴堂、绍兴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河内堂。
谯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洛阳堂、白马堂、东都堂、成周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字辈排行
安徽无为骆氏字辈:“复元德贵荣景仲文从天正太懋世之尙传家以方克承先绪能应嗣昌鸿才建国大志兴邦”。
四川珙县骆氏字辈:“崇应相万维章希启福寿全良中国清明永远光昭长发其祥山大衍维章世代如松登盛传家金玉华扬培植德泽荣显正达贤贵芳强科教治国兴隆文武安邦吉昌”。
重庆南川大观骆氏字辈:“罄应朝梁光寿德延芳远荣恩瑞映长诗书开科弟理约起后祥传家惟孝友治国本文章锡爵登崇荗封疆竭炽昌”。
骆百总支派:“百大酉朝金图源汝以先在世安邦国光前裕后荣兰桂腾芳显永远扶明君启述增辉连明德应家祥同登仁义训永迪效忠良雄伟髙科志全通文武强圣贤傅仕第富贵显荣昌锦秀诗书礼辅仁镇法纲”。
宗族特征
1、骆姓扬名,始于东汉陈留相骆俊,而骆姓最知名人物当为骆宾王。
2、骆姓来源庞杂,时至今日,许多骆姓人家已难准确辨析已出自何支。
3、明清两代骆姓进士及第者共三十七人,以南方人居多,北方仅两名。其中骆成骧为唯一一名状元,也是清代四川唯一一名状元。
家族名人
骆宾王,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唐代文学家。高宗时官至侍御史。因故下狱,获释后出任临海丞。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他撰写檄文,武则天见后大加赞赏。徐失败后,他不知所终。其诗擅长长篇歌行,内容多写个人哀怨,整炼缜密,为初唐四杰之一,辑有《骆临海全集》。
骆世华,字放声,生于公元800年,亡于894年,在世九十四载,葬于今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云雾村观音碑。唐初四杰之一——骆宾王之孙。据《骆氏族谱》记载:骆世华,祖籍浙江金华府义乌县楂林乡人。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骆世华(七十六岁)与杨端、罗莹、郑畋、成展、安增、令狐滈共七人,受僖宗敕令入蜀平南诏。在入蜀平诏中,职授光禄大夫领前军元戎招讨镇夷大将军,“血战六载,方获全功”, 后受僖宗敕令“……釆地乐土,遇烽沿获,永镇边夷……”从义乌楂林举家迁入蜀地。此后,西南骆氏大多是他的后代。
骆炳贤,1934年出生,原名骆宜大,浙江诸暨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物理系。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及高师工委会主任,《中学物理教学》期刊主编等。任教以来,先后在大学本科、物理骨干教师培训班、助教进修班讲授普通物理学、光学、物理教学论、中国物理教育史、物理教育测理与评价、高等教育学等课程,并指导物理教育进修学者3人,出版专著《中国物理教育简史》,合编教材、教参《中学物理教学法》、《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初中物理教育通论》等6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中国物理教育简史》1994年荣获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优秀专著奖、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中学物理教材分析的原则》荣获浙江省高师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此外,主持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工作期间,从浙江高师院校的实际出发,竭力开拓师资培训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工作,1995年被国家教委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授予为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师资培训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
骆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三十二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六十九位,人口约一百四十五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03%左右。
" layout="fixed-height" height="50">
来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齐国姜太公之后裔公子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谱》、《元和姓纂》等的记载,在周武王姬发病逝之后后,继位的周成王姬诵在镇压了三监之乱以及东夷部族的反抗后,为了更好第控制和同化东夷部族,敕封姜太公于齐地,建齐国,公爵,立都于营丘(今山东淄博),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正确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二
源于嬴姓,出自殷朝纣王时大臣恶来之玄孙大骆,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史记》的记载,殷商王朝纣王时期,有大臣嬴恶来,其玄孙名叫嬴大骆。嬴大骆的长子叫嬴成,建有大骆国。到了周厉王姬胡执政时期(公元前878~前828年,公元前878年继位,公元前841年被国人驱逐),西周王朝内乱频繁,大骆国被西戎民族乘机攻灭。亡国之后,大骆国王族子孙和部分国人以故国名为姓氏,称大骆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嬴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大骆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
来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王孙骆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姬骆,为王孙贵族,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称骆氏至今。
姬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姬骆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
来源四
骆氏出自姒姓,出自先秦时期古越国及两汉越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史记·东越列传》记载:“越国东海王姒摇,驺氏,驺一作骆。”在史籍《史记·南越王佗传》中给予了比较详细的记载:“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骆,越也。索隐曰:姚氏按广州记云:交址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后蜀王予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尉佗攻破安阳王,令二使典主交址九眞二郡,即瓯骆也。”在姒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氏称骆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姒摇是越王勾践后裔。
来源五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大荒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大荒骆,亦称大驾、大荒辂、大荒落,就是为周王朝历朝历代君主驾车的车夫,即御用司机。这在史籍《史记·天官书》中有记载:“大荒骆,岁阴在巳。又作大荒落。与辂同。”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还特别加以说明:“非子为周大骆是也。古驾辂皆同骆字,骆主车驾,故字可互用,犹甸之与椉也。”在大荒骆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姜太公、嬴大骆、姬骆、妫摇。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又称吕尚、吕望,号太公望。商末周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匡扶文王兴周,辅佐武王灭纣,是周朝第一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建都营丘(今山东淄博东),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姜太公之后有公子骆,为别他族,子孙以其名为氏,称骆姓。因姜太公功高盖世,智慧超群,于是骆姓子孙便奉姜太公为骆姓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骆氏的一支最早出自夏王朝时期,单有记载者出自春秋时期的古齐国,亦即骆姓发源于今山东境内,齐都营丘就是骆姓最早的繁衍之地。此后,伴随着时代的变迁,骆姓逐渐迁往江南。江南的骆姓,有言出自齐太公之后,有言出自越王勾践之后,而当时的越国,是传自四千年前曾经中兴夏室的少康。由此推溯,此支骆姓应是夏禹的后代子孙。先秦时期,骆姓不见于史。秦汉之际,见诸史册之骆姓有秦重泉人骆甲,东汉冯翊(今陕西大荔)人骆异孙,河南尹骆业,东汉末会稽乌伤(今浙江绍兴一带)人骆俊、骆统父子。这说明在魏晋以前,今北国之陕西,南国之浙江已有骆姓人定居。魏晋南北朝时期,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政权更迭,势力扩张,无一不伴随血腥的杀戮和兵火过后的凄惨景象,人民流离失所,飘泊天涯,以求一方净土,得以安身养命。时江东偏僻,人口稀少,又有长江天堑阻隔刀兵,于是骆姓伴随其他士族,大批南下,与原居会稽之骆姓相融合,经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骆姓会稽郡望。此后至隋唐,骆姓在今河南之洛阳、内黄等地繁衍迅猛,族大人众,成为妇孺皆知的著姓之一。并逐渐北移,在今河北、山西等地播迁繁衍。宋元两代,称盛于江浙一带的骆姓,播迁到今福建、广东,待成为闽粤两地的较大家族后,又逐渐播迁云贵等地。明初,山西骆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浙江、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闽、粤等沿海省份之骆姓有渡海定居台湾者。满清入关后,有八旗姓改为骆姓者,加之河北等省骆姓人入居京城,使北京之骆姓渐多。如今,骆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贵州、北京等省市多此姓,上述三省市之骆姓约占全国汉族骆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郡望
内黄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内黄历史文化悠久,属华夏文化发祥地。四千五百年前,华夏始祖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建都并安葬于此。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
谯阳郡:亦称洛阳郡,主要是指今河南省的洛阳地区。殷商时期称谯阳。西周时期开辟为成周,成为王朝的辅都,在东周时期成为周王室的正式都城。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堂号
内黄堂:以望立堂,亦称相土堂、殷城堂。
会稽堂:以望立堂,亦称山阴堂、绍兴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河内堂。
谯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洛阳堂、白马堂、东都堂、成周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字辈排行
安徽无为骆氏字辈:“复元德贵荣景仲文从天正太懋世之尙传家以方克承先绪能应嗣昌鸿才建国大志兴邦”。
四川珙县骆氏字辈:“崇应相万维章希启福寿全良中国清明永远光昭长发其祥山大衍维章世代如松登盛传家金玉华扬培植德泽荣显正达贤贵芳强科教治国兴隆文武安邦吉昌”。
重庆南川大观骆氏字辈:“罄应朝梁光寿德延芳远荣恩瑞映长诗书开科弟理约起后祥传家惟孝友治国本文章锡爵登崇荗封疆竭炽昌”。
骆百总支派:“百大酉朝金图源汝以先在世安邦国光前裕后荣兰桂腾芳显永远扶明君启述增辉连明德应家祥同登仁义训永迪效忠良雄伟髙科志全通文武强圣贤傅仕第富贵显荣昌锦秀诗书礼辅仁镇法纲”。
宗族特征
1、骆姓扬名,始于东汉陈留相骆俊,而骆姓最知名人物当为骆宾王。
2、骆姓来源庞杂,时至今日,许多骆姓人家已难准确辨析已出自何支。
3、明清两代骆姓进士及第者共三十七人,以南方人居多,北方仅两名。其中骆成骧为唯一一名状元,也是清代四川唯一一名状元。
家族名人
骆宾王,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唐代文学家。高宗时官至侍御史。因故下狱,获释后出任临海丞。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他撰写檄文,武则天见后大加赞赏。徐失败后,他不知所终。其诗擅长长篇歌行,内容多写个人哀怨,整炼缜密,为初唐四杰之一,辑有《骆临海全集》。
骆世华,字放声,生于公元800年,亡于894年,在世九十四载,葬于今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云雾村观音碑。唐初四杰之一——骆宾王之孙。据《骆氏族谱》记载:骆世华,祖籍浙江金华府义乌县楂林乡人。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骆世华(七十六岁)与杨端、罗莹、郑畋、成展、安增、令狐滈共七人,受僖宗敕令入蜀平南诏。在入蜀平诏中,职授光禄大夫领前军元戎招讨镇夷大将军,“血战六载,方获全功”, 后受僖宗敕令“……釆地乐土,遇烽沿获,永镇边夷……”从义乌楂林举家迁入蜀地。此后,西南骆氏大多是他的后代。
骆炳贤,1934年出生,原名骆宜大,浙江诸暨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物理系。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及高师工委会主任,《中学物理教学》期刊主编等。任教以来,先后在大学本科、物理骨干教师培训班、助教进修班讲授普通物理学、光学、物理教学论、中国物理教育史、物理教育测理与评价、高等教育学等课程,并指导物理教育进修学者3人,出版专著《中国物理教育简史》,合编教材、教参《中学物理教学法》、《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初中物理教育通论》等6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中国物理教育简史》1994年荣获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优秀专著奖、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中学物理教材分析的原则》荣获浙江省高师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此外,主持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工作期间,从浙江高师院校的实际出发,竭力开拓师资培训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工作,1995年被国家教委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授予为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师资培训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
骆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三十二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六十九位,人口约一百四十五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03%左右。
">
姓氏来源
来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齐国姜太公之后裔公子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谱》、《元和姓纂》等的记载,在周武王姬发病逝之后后,继位的周成王姬诵在镇压了三监之乱以及东夷部族的反抗后,为了更好第控制和同化东夷部族,敕封姜太公于齐地,建齐国,公爵,立都于营丘(今山东淄博),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正确姓氏读音作luò(ㄌㄨㄛˋ)。
来源二
源于嬴姓,出自殷朝纣王时大臣恶来之玄孙大骆,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史记》的记载,殷商王朝纣王时期,有大臣嬴恶来,其玄孙名叫嬴大骆。嬴大骆的长子叫嬴成,建有大骆国。到了周厉王姬胡执政时期(公元前878~前828年,公元前878年继位,公元前841年被国人驱逐),西周王朝内乱频繁,大骆国被西戎民族乘机攻灭。亡国之后,大骆国王族子孙和部分国人以故国名为姓氏,称大骆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嬴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大骆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
来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王孙骆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大夫名叫姬骆,为王孙贵族,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称骆氏至今。
姬姓骆氏族人皆尊奉嬴姬骆为得姓始祖,其正确的姓氏读音作luò。
来源四
骆氏出自姒姓,出自先秦时期古越国及两汉越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史记·东越列传》记载:“越国东海王姒摇,驺氏,驺一作骆。”在史籍《史记·南越王佗传》中给予了比较详细的记载:“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骆,越也。索隐曰:姚氏按广州记云:交址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后蜀王予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尉佗攻破安阳王,令二使典主交址九眞二郡,即瓯骆也。”在姒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氏称骆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姒摇是越王勾践后裔。
来源五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大荒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大荒骆,亦称大驾、大荒辂、大荒落,就是为周王朝历朝历代君主驾车的车夫,即御用司机。这在史籍《史记·天官书》中有记载:“大荒骆,岁阴在巳。又作大荒落。与辂同。”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还特别加以说明:“非子为周大骆是也。古驾辂皆同骆字,骆主车驾,故字可互用,犹甸之与椉也。”在大荒骆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骆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姜太公、嬴大骆、姬骆、妫摇。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又称吕尚、吕望,号太公望。商末周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匡扶文王兴周,辅佐武王灭纣,是周朝第一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建都营丘(今山东淄博东),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姜太公之后有公子骆,为别他族,子孙以其名为氏,称骆姓。因姜太公功高盖世,智慧超群,于是骆姓子孙便奉姜太公为骆姓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骆氏的一支最早出自夏王朝时期,单有记载者出自春秋时期的古齐国,亦即骆姓发源于今山东境内,齐都营丘就是骆姓最早的繁衍之地。此后,伴随着时代的变迁,骆姓逐渐迁往江南。江南的骆姓,有言出自齐太公之后,有言出自越王勾践之后,而当时的越国,是传自四千年前曾经中兴夏室的少康。由此推溯,此支骆姓应是夏禹的后代子孙。先秦时期,骆姓不见于史。秦汉之际,见诸史册之骆姓有秦重泉人骆甲,东汉冯翊(今陕西大荔)人骆异孙,河南尹骆业,东汉末会稽乌伤(今浙江绍兴一带)人骆俊、骆统父子。这说明在魏晋以前,今北国之陕西,南国之浙江已有骆姓人定居。魏晋南北朝时期,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政权更迭,势力扩张,无一不伴随血腥的杀戮和兵火过后的凄惨景象,人民流离失所,飘泊天涯,以求一方净土,得以安身养命。时江东偏僻,人口稀少,又有长江天堑阻隔刀兵,于是骆姓伴随其他士族,大批南下,与原居会稽之骆姓相融合,经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骆姓会稽郡望。此后至隋唐,骆姓在今河南之洛阳、内黄等地繁衍迅猛,族大人众,成为妇孺皆知的著姓之一。并逐渐北移,在今河北、山西等地播迁繁衍。宋元两代,称盛于江浙一带的骆姓,播迁到今福建、广东,待成为闽粤两地的较大家族后,又逐渐播迁云贵等地。明初,山西骆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浙江、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闽、粤等沿海省份之骆姓有渡海定居台湾者。满清入关后,有八旗姓改为骆姓者,加之河北等省骆姓人入居京城,使北京之骆姓渐多。如今,骆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贵州、北京等省市多此姓,上述三省市之骆姓约占全国汉族骆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郡望
内黄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内黄历史文化悠久,属华夏文化发祥地。四千五百年前,华夏始祖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建都并安葬于此。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
谯阳郡:亦称洛阳郡,主要是指今河南省的洛阳地区。殷商时期称谯阳。西周时期开辟为成周,成为王朝的辅都,在东周时期成为周王室的正式都城。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堂号
内黄堂:以望立堂,亦称相土堂、殷城堂。
会稽堂:以望立堂,亦称山阴堂、绍兴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三川堂、河内堂。
谯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洛阳堂、白马堂、东都堂、成周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字辈排行
安徽无为骆氏字辈:“复元德贵荣景仲文从天正太懋世之尙传家以方克承先绪能应嗣昌鸿才建国大志兴邦”。
四川珙县骆氏字辈:“崇应相万维章希启福寿全良中国清明永远光昭长发其祥山大衍维章世代如松登盛传家金玉华扬培植德泽荣显正达贤贵芳强科教治国兴隆文武安邦吉昌”。
重庆南川大观骆氏字辈:“罄应朝梁光寿德延芳远荣恩瑞映长诗书开科弟理约起后祥传家惟孝友治国本文章锡爵登崇荗封疆竭炽昌”。
骆百总支派:“百大酉朝金图源汝以先在世安邦国光前裕后荣兰桂腾芳显永远扶明君启述增辉连明德应家祥同登仁义训永迪效忠良雄伟髙科志全通文武强圣贤傅仕第富贵显荣昌锦秀诗书礼辅仁镇法纲”。
宗族特征
1、骆姓扬名,始于东汉陈留相骆俊,而骆姓最知名人物当为骆宾王。
2、骆姓来源庞杂,时至今日,许多骆姓人家已难准确辨析已出自何支。
3、明清两代骆姓进士及第者共三十七人,以南方人居多,北方仅两名。其中骆成骧为唯一一名状元,也是清代四川唯一一名状元。
家族名人
骆宾王,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唐代文学家。高宗时官至侍御史。因故下狱,获释后出任临海丞。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他撰写檄文,武则天见后大加赞赏。徐失败后,他不知所终。其诗擅长长篇歌行,内容多写个人哀怨,整炼缜密,为初唐四杰之一,辑有《骆临海全集》。
骆世华,字放声,生于公元800年,亡于894年,在世九十四载,葬于今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云雾村观音碑。唐初四杰之一——骆宾王之孙。据《骆氏族谱》记载:骆世华,祖籍浙江金华府义乌县楂林乡人。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骆世华(七十六岁)与杨端、罗莹、郑畋、成展、安增、令狐滈共七人,受僖宗敕令入蜀平南诏。在入蜀平诏中,职授光禄大夫领前军元戎招讨镇夷大将军,“血战六载,方获全功”, 后受僖宗敕令“……釆地乐土,遇烽沿获,永镇边夷……”从义乌楂林举家迁入蜀地。此后,西南骆氏大多是他的后代。
骆炳贤,1934年出生,原名骆宜大,浙江诸暨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物理系。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及高师工委会主任,《中学物理教学》期刊主编等。任教以来,先后在大学本科、物理骨干教师培训班、助教进修班讲授普通物理学、光学、物理教学论、中国物理教育史、物理教育测理与评价、高等教育学等课程,并指导物理教育进修学者3人,出版专著《中国物理教育简史》,合编教材、教参《中学物理教学法》、《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初中物理教育通论》等6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中国物理教育简史》1994年荣获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优秀专著奖、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中学物理教材分析的原则》荣获浙江省高师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此外,主持浙江省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工作期间,从浙江高师院校的实际出发,竭力开拓师资培训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工作,1995年被国家教委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授予为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师资培训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
骆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三十二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六十九位,人口约一百四十五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03%左右。
文 娘 园 芝 月 芸 怡薇 娣 晴 琰 涵 宜 娜姞 芃 美 育 琦 玉 影漩 馨 冰 清 婷 珴 飘淼 妹 伊 爽 波 淞 瑗霭 瑾 聪 妙 韵 昭 蔓沫 融 娟 珍 婵 曼 芊涟 娴 纯 姣 灵 蕊 苑雅 英 雨 嘉 莓 毓 姯依 媛 露 娆 莎 娅 洁水 宁 霞 莹 茗 叶 荔卿 嫣 琬 璐 璧 岚 妍今天的稀少好听的单字到这儿就结束了,中国汉字的数量是非常多的,今天小编就为各位父母归类了给女孩起名寓意好的单字,快来选吧!
【俪】俪字的本意是指夫妇,但是在用作人名的时候,也引申为形容女孩美丽大方、有自信等,比如著名女演员孙俪,就是单名一个俪字,简练好听,又符合其自身形象。【娜】娜字是一个很唯美的字,其意是指美貌、姿态柔美、轻柔的样子,用于人名则是形容这个人美貌、秀气伶俐、姿态柔美、非常迷人。、寓意聪明灵巧的字【慧】慧字是指智慧、聪明、有才智等,所以直接引用过来为女孩起名也可突出女孩灵秀、聪敏的一面,希望她以后成为一个文采斐然的人。【冰】我们常听说一个词语为“冰雪聪明”,所以此处提取冰字为女孩名字,不仅可以表达出女孩的聪慧,还突出了女孩的心地善良、冰清玉洁。【艺】艺字是指才能、准则、法度、艺术等,寓意优美又好搭配姓氏的一个单字,表示女孩子多才多艺、杰出能干的样子,贤惠得体的一面。【玲】玲字出自诗句: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玲字意指明亮或美好的样子,形容女孩子敏捷、娇小、聪明伶俐;不仅贤淑能干,也非常的聪明。姲 君 萱 寒 滢 咏 馥澜 纨 希 锦 娥 欣 姐琴 佳 乐 菲 眉 淇 雁
文 娘 园 芝 月 芸 怡薇 娣 晴 琰 涵 宜 娜姞 芃 美 育 琦 玉 影漩 馨 冰 清 婷 珴 飘淼 妹 伊 爽 波 淞 瑗霭 瑾 聪 妙 韵 昭 蔓沫 融 娟 珍 婵 曼 芊涟 娴 纯 姣 灵 蕊 苑雅 英 雨 嘉 莓 毓 姯依 媛 露 娆 莎 娅 洁水 宁 霞 莹 茗 叶 荔卿 嫣 琬 璐 璧 岚 妍今天的稀少好听的单字到这儿就结束了,中国汉字的数量是非常多的,今天小编就为各位父母归类了给女孩起名寓意好的单字,快来选吧!
【俪】俪字的本意是指夫妇,但是在用作人名的时候,也引申为形容女孩美丽大方、有自信等,比如著名女演员孙俪,就是单名一个俪字,简练好听,又符合其自身形象。【娜】娜字是一个很唯美的字,其意是指美貌、姿态柔美、轻柔的样子,用于人名则是形容这个人美貌、秀气伶俐、姿态柔美、非常迷人。、寓意聪明灵巧的字【慧】慧字是指智慧、聪明、有才智等,所以直接引用过来为女孩起名也可突出女孩灵秀、聪敏的一面,希望她以后成为一个文采斐然的人。【冰】我们常听说一个词语为“冰雪聪明”,所以此处提取冰字为女孩名字,不仅可以表达出女孩的聪慧,还突出了女孩的心地善良、冰清玉洁。【艺】艺字是指才能、准则、法度、艺术等,寓意优美又好搭配姓氏的一个单字,表示女孩子多才多艺、杰出能干的样子,贤惠得体的一面。【玲】玲字出自诗句: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玲字意指明亮或美好的样子,形容女孩子敏捷、娇小、聪明伶俐;不仅贤淑能干,也非常的聪明。姲 君 萱 寒 滢 咏 馥澜 纨 希 锦 娥 欣 姐琴 佳 乐 菲 眉 淇 雁
文 娘 园 芝 月 芸 怡薇 娣 晴 琰 涵 宜 娜姞 芃 美 育 琦 玉 影漩 馨 冰 清 婷 珴 飘淼 妹 伊 爽 波 淞 瑗霭 瑾 聪 妙 韵 昭 蔓沫 融 娟 珍 婵 曼 芊涟 娴 纯 姣 灵 蕊 苑雅 英 雨 嘉 莓 毓 姯依 媛 露 娆 莎 娅 洁水 宁 霞 莹 茗 叶 荔卿 嫣 琬 璐 璧 岚 妍今天的稀少好听的单字到这儿就结束了,中国汉字的数量是非常多的,今天小编就为各位父母归类了给女孩起名寓意好的单字,快来选吧!
江南易林从楚辞中整理出了一些霸气又好听的男孩名字,不仅符合男孩的气质,还能彰显男孩的胆识与魄力,寓意宝宝未来人生不同凡响。
骋先
出处: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楚辞
“骋先”选自楚辞,意思是骑着千里马万里驰骋,我愿意为君王开启圣贤之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崇高的政治理想、远大的抱负。江南易林认为“骋先”非常适合作为男孩名字,可以理解为勇往直前实现人生目标,寓意宝宝气概豪迈不凡、英勇无畏,能够大展宏图。
知诚
出处:龟策诚不能知此事-卜居-楚辞
“知诚”选自楚辞,意思是龟甲和蓍草实在不知如何破解您的疑惑。“知诚”可以理解为心如明镜、至诚高节,虽然从字面上来看“知诚”并不是一个霸气的名字,但是其出自屈原的《卜居》,展现的是屈原诚恳朴实、赤胆忠心,霸气在其中的气节。江南易林认为“知诚”是一个寓意深远的名字,寓意宝宝至诚高节、品德高尚、睿智聪颖。
思高
出处: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楚辞
“思高”选自楚辞《渔父》,表达出屈原的高洁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思高”作为宝宝的名字,可以理解才干高超和品德修养的高洁,适合男宝宝,寓意宝宝高才卓识、才思敏捷,有着远大的抱负,能够在实现理想过程中保持初心,一往无前。
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
鸿振
出处:鸿鸬兮振翅,归雁兮于征-九思-楚辞
“鸿振”选自楚辞《九思》,意思是鸿雁鸬鹚展双翅,南归大雁将远征。“鸿振”可以理解为鸿鹄煽动翅膀,想要高飞远翔,作为男孩名字,表现出男孩远大的志向,寓意宝宝志向高远、英勇豪放,能够大展鸿鹄之志,高飞远举,成就不凡。
景超
出处:廓抱景而独倚兮,超永思乎故乡-哀时命-楚辞
“景超”选自楚辞,可以理解为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和知识。江南易林认为“景超”适合作为男孩名字,寓意宝宝目光长远,以超越自己作为人生的目标,勇于尝试,不断挑战自我,获得极为显耀的成就。
文扬
出处:遭纷逢凶蹇离尤兮,垂文扬采遗将来兮-九叹-楚辞
“文扬”选自楚辞《九叹》,意思是留下清词丽句美篇,传于来世后人观。“文扬”有文采飞扬之意,作为男孩名字,不仅寓意宝宝文采斐然、才思敏捷,还有一张昂扬向上的奋斗之意,寓意宝宝奋发图强、赫赫扬扬。
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
卓兮
出处: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九思-楚辞
“卓兮”选自楚辞《九思》,意思是世代已经非常的遥远,握着玉佩半路上踌躇。“卓兮”可以理解为卓越不凡的意思,作为男孩的名字,体现出宝宝高远的志向,寓意宝宝高才卓识、天赋异禀、怀瑾握瑜,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勇气来源于内心,一个霸气的名字能够让宝宝更加坚强自信,更加勇敢地迈向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你对起名有什么看法或建议吗?欢迎在文章下方评论交流。
" layout="fixed-height" height="50">
江南易林从楚辞中整理出了一些霸气又好听的男孩名字,不仅符合男孩的气质,还能彰显男孩的胆识与魄力,寓意宝宝未来人生不同凡响。
骋先
出处: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楚辞
“骋先”选自楚辞,意思是骑着千里马万里驰骋,我愿意为君王开启圣贤之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崇高的政治理想、远大的抱负。江南易林认为“骋先”非常适合作为男孩名字,可以理解为勇往直前实现人生目标,寓意宝宝气概豪迈不凡、英勇无畏,能够大展宏图。
知诚
出处:龟策诚不能知此事-卜居-楚辞
“知诚”选自楚辞,意思是龟甲和蓍草实在不知如何破解您的疑惑。“知诚”可以理解为心如明镜、至诚高节,虽然从字面上来看“知诚”并不是一个霸气的名字,但是其出自屈原的《卜居》,展现的是屈原诚恳朴实、赤胆忠心,霸气在其中的气节。江南易林认为“知诚”是一个寓意深远的名字,寓意宝宝至诚高节、品德高尚、睿智聪颖。
思高
出处: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楚辞
“思高”选自楚辞《渔父》,表达出屈原的高洁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思高”作为宝宝的名字,可以理解才干高超和品德修养的高洁,适合男宝宝,寓意宝宝高才卓识、才思敏捷,有着远大的抱负,能够在实现理想过程中保持初心,一往无前。
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
鸿振
出处:鸿鸬兮振翅,归雁兮于征-九思-楚辞
“鸿振”选自楚辞《九思》,意思是鸿雁鸬鹚展双翅,南归大雁将远征。“鸿振”可以理解为鸿鹄煽动翅膀,想要高飞远翔,作为男孩名字,表现出男孩远大的志向,寓意宝宝志向高远、英勇豪放,能够大展鸿鹄之志,高飞远举,成就不凡。
景超
出处:廓抱景而独倚兮,超永思乎故乡-哀时命-楚辞
“景超”选自楚辞,可以理解为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和知识。江南易林认为“景超”适合作为男孩名字,寓意宝宝目光长远,以超越自己作为人生的目标,勇于尝试,不断挑战自我,获得极为显耀的成就。
文扬
出处:遭纷逢凶蹇离尤兮,垂文扬采遗将来兮-九叹-楚辞
“文扬”选自楚辞《九叹》,意思是留下清词丽句美篇,传于来世后人观。“文扬”有文采飞扬之意,作为男孩名字,不仅寓意宝宝文采斐然、才思敏捷,还有一张昂扬向上的奋斗之意,寓意宝宝奋发图强、赫赫扬扬。
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
卓兮
出处: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九思-楚辞
“卓兮”选自楚辞《九思》,意思是世代已经非常的遥远,握着玉佩半路上踌躇。“卓兮”可以理解为卓越不凡的意思,作为男孩的名字,体现出宝宝高远的志向,寓意宝宝高才卓识、天赋异禀、怀瑾握瑜,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勇气来源于内心,一个霸气的名字能够让宝宝更加坚强自信,更加勇敢地迈向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你对起名有什么看法或建议吗?欢迎在文章下方评论交流。
">
战国是一个群雄竞起的年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楚辞》便是诞生在那个年代。《楚辞》叙写了楚地地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将战国时期的豪放霸气、英雄豪情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楚辞》内容的霸气与优美恰恰能为男孩取名,提供极好的参照。
江南易林从楚辞中整理出了一些霸气又好听的男孩名字,不仅符合男孩的气质,还能彰显男孩的胆识与魄力,寓意宝宝未来人生不同凡响。
骋先
出处: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离骚-楚辞
“骋先”选自楚辞,意思是骑着千里马万里驰骋,我愿意为君王开启圣贤之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崇高的政治理想、远大的抱负。江南易林认为“骋先”非常适合作为男孩名字,可以理解为勇往直前实现人生目标,寓意宝宝气概豪迈不凡、英勇无畏,能够大展宏图。
知诚
出处:龟策诚不能知此事-卜居-楚辞
“知诚”选自楚辞,意思是龟甲和蓍草实在不知如何破解您的疑惑。“知诚”可以理解为心如明镜、至诚高节,虽然从字面上来看“知诚”并不是一个霸气的名字,但是其出自屈原的《卜居》,展现的是屈原诚恳朴实、赤胆忠心,霸气在其中的气节。江南易林认为“知诚”是一个寓意深远的名字,寓意宝宝至诚高节、品德高尚、睿智聪颖。
思高
出处: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楚辞
“思高”选自楚辞《渔父》,表达出屈原的高洁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思高”作为宝宝的名字,可以理解才干高超和品德修养的高洁,适合男宝宝,寓意宝宝高才卓识、才思敏捷,有着远大的抱负,能够在实现理想过程中保持初心,一往无前。
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
鸿振
出处:鸿鸬兮振翅,归雁兮于征-九思-楚辞
“鸿振”选自楚辞《九思》,意思是鸿雁鸬鹚展双翅,南归大雁将远征。“鸿振”可以理解为鸿鹄煽动翅膀,想要高飞远翔,作为男孩名字,表现出男孩远大的志向,寓意宝宝志向高远、英勇豪放,能够大展鸿鹄之志,高飞远举,成就不凡。
景超
出处:廓抱景而独倚兮,超永思乎故乡-哀时命-楚辞
“景超”选自楚辞,可以理解为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和知识。江南易林认为“景超”适合作为男孩名字,寓意宝宝目光长远,以超越自己作为人生的目标,勇于尝试,不断挑战自我,获得极为显耀的成就。
文扬
出处:遭纷逢凶蹇离尤兮,垂文扬采遗将来兮-九叹-楚辞
“文扬”选自楚辞《九叹》,意思是留下清词丽句美篇,传于来世后人观。“文扬”有文采飞扬之意,作为男孩名字,不仅寓意宝宝文采斐然、才思敏捷,还有一张昂扬向上的奋斗之意,寓意宝宝奋发图强、赫赫扬扬。
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
卓兮
出处: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九思-楚辞
“卓兮”选自楚辞《九思》,意思是世代已经非常的遥远,握着玉佩半路上踌躇。“卓兮”可以理解为卓越不凡的意思,作为男孩的名字,体现出宝宝高远的志向,寓意宝宝高才卓识、天赋异禀、怀瑾握瑜,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勇气来源于内心,一个霸气的名字能够让宝宝更加坚强自信,更加勇敢地迈向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你对起名有什么看法或建议吗?欢迎在文章下方评论交流。
以上内容是关于文案2023年小众的跨年文案和有哪些一读就被惊艳的文案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我国学历等级划分最高是什么学历 最高学历等级是什么学历
下一篇:更多起名
本文标题:文案2023年小众的跨年文案 有哪些一读就被惊艳的文案
本文链接:http://m.xzfx123.com/article/12968.html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文案2023年小众的跨年文案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我国学历等级划分最高是什么学历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男孩子起名字大全洋气点儿的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初中学历怎么最快提升自己的学历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霸道总裁名字大全霸气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1990年取名丰收五行怎样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在职本科学历怎么快速拿到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属鼠取名带什么字好男孩小名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需要什么学历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
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属鼠的起名用哪些字好呢男孩名字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