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纳塔是哪里 g.纳塔的文章,本文对文章纳塔是哪里 g.纳塔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中国塑料工业经过长期的奋斗和面向全球的开放,已形成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与钢材、水泥、木材并驾齐驱的基础材料产业,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使用领域已远远超越上述三种材料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塑料工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作为轻工行业支柱产业之一的塑料行业,近几年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经济效益也有新的提高。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总额在轻工19个主要行业中位居第三,实现产品销售率97.8%,高于轻工行业平均水平。
从合成树脂、塑料机械和塑料制品生产来看,都显示了中国塑料工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2007年1-12月,中国塑料制品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06%;2008年1-10月,中国塑料制品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16%。
从第一个塑料产品赛璐珞诞生算起,塑料工业迄今已有120年的历史。
其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天然高分子加工阶段这个时期以天然高分子,主要是纤维素的改性和加工为特征。
1869年美国人 J.W.海厄特发现在硝酸纤维素中加入樟脑和少量酒精可制成一种可塑性物质,热压下可成型为塑料制品,命名为赛璐珞。1872年在美国纽瓦克建厂生产。
当时除用作象牙代用品外,还加工成马车和汽车的风挡和电影胶片等,从此开创了塑料工业,相应地也发展了模压成型技术。1903年德国人 A.艾兴格林发明了不易燃烧的醋酸纤维素和注射成型方法。
1905年德国拜耳股份公司进行工业生产。在此期间,一些化学家在实验室里合成了多种聚合物,如线型酚醛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等,为后来塑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04年世界塑料产量仅有10kt,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工业部门。合成树脂阶段这个时期是以合成树脂为基础原料生产塑料为特征。
1909年美国人 L.H.贝克兰在用苯酚和甲醛来合成树脂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第一个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的专利权。在酚醛树脂中,加入填料后,热压制成模压制品、层压板、涂料和胶粘剂等。
这是第一个完全合成的塑料。1910年在柏林吕格斯工厂建立通用酚醛树脂公司进行生产。
在40年代以前,酚醛塑料是最主要的塑料品种,约占塑料产量的2/3。主要用于电器、仪表、机械和汽车工业。
1920年以后塑料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德国化学家Н.施陶丁格提出高分子链是由结构相同的重复单元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理论和不熔不溶性热固性树脂的交联网状结构理论,1929年美国化学家 W.H.卡罗瑟斯提出了缩聚理论,均为高分子化学和塑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由于当时化学工业总的发展十分迅速,为塑料工业提供了多种聚合单体和其他原料。当时化学工业最发达的德国迫切希望摆脱大量依赖天然产品的局面,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
这些因素有力地推动了合成树脂制备技术和加工工业的发展。第一个无色的树脂是脲醛树脂。
1928年,由英国氰氨公司投入工业生产。1911年,英国 F.E.马修斯制成了聚苯乙烯,但存在工艺复杂、树脂老化等问题。
1930年,德国法本公司解决了上述问题,在路德维希港用本体聚合法进行工业生产。在对聚苯乙烯改性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以苯乙烯为基础,与其他单体共聚的苯乙烯系树脂,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
1931年,美国罗姆-哈斯公司以本体法生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造出有机玻璃。1926年,美国 W.L.西蒙把尚未找到用途的聚氯乙烯粉料在加热下溶于高沸点溶剂中,在冷却后,意外地得到柔软、易于加工、且富于弹性的增塑聚氯乙烯。
这一偶然发现打开了聚氯乙烯得以工业生产的大门。1931年德国法本公司在比特费尔德用乳液法生产聚氯乙烯。
1941年,美国又开发了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的技术。从此,聚氯乙烯一直是重要的塑料品种,它又是主要的耗氯产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氯碱工业的生产。
1939年,美国氰氨公司开始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模塑粉、层压制品和涂料。1933年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在进行乙烯与苯甲醛高压下反应的试验时,发现聚合釜壁上有蜡质固体存在,从而发明了聚乙烯。
1939年该公司用高压气相本体法生产低密度聚乙烯。1953年联邦德国 K.齐格勒用烷基铝和四氯化钛作催化剂,使乙烯在低压下制成为高密度聚乙烯,1955年联邦德国赫斯特公司首先工业化。
不久,意大利人 G.纳塔发明了聚丙烯,1957年意大利蒙特卡蒂尼公司首先工业生产。从40年代中期以来,还有聚酯、有机硅树脂、氟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陆续投入了工业生产。
塑料的世界总产量从1904年的10kt,猛增至1944年的600kt,1956年达到3.4Mt。随着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等通用塑料的发展,原料也从煤转向了以石油为主,这不仅保证了高分子化工原料的充分供应,也促进了石油化工的发展,使原料得以多层次利用,创造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大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通用塑料的产量迅速增大,聚烯烃塑料在70年代又有聚1-丁烯和聚 4-甲基-1-戊烯投入生产。形成了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聚烯烃塑料系列。
同时出现了多品种高性能的工程塑料。1958~1973年的16年中,塑料工业处于飞速发展时期,1970年产量为30Mt。
除产量迅速猛增外,其特点是:①由单一的大品种通过共聚或共混改性,发展成系列品种。如聚氯乙烯除生产多种牌号外,还发展了氯化聚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共混或接枝共聚改性的抗冲击聚氯乙烯等。
②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工程塑料新品种。如聚甲醛、聚碳酸酯、ABS 树酯、聚苯醚、聚酰亚胺等。
③广泛采用增强、复合与共混等新技术,赋予塑料以更优异的综合性能,扩大了应用范围。1973年后的10年间,能源危机影响了塑料工业的发展速度。
70年代末,各主要塑料品种的世界年总产量分别为:聚烯烃19Mt,聚氯乙烯超过100kt,聚苯乙烯接近80kt,塑料总产量为63.6Mt。1982年开始复苏。
1983年起塑料工业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产量达72Mt。目前,以塑料为。
从第一个塑料产品赛璐珞诞生算起,塑料工业迄今已有120年的历史。
其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天然高分子加工阶段这个时期以天然高分子,主要是纤维素的改性和加工为特征。
1869年美国人 J.W.海厄特发现在硝酸纤维素中加入樟脑和少量酒精可制成一种可塑性物质,热压下可成型为塑料制品,命名为赛璐珞。1872年在美国纽瓦克建厂生产。
当时除用作象牙代用品外,还加工成马车和汽车的风挡和电影胶片等,从此开创了塑料工业,相应地也发展了模压成型技术。1903年德国人 A.艾兴格林发明了不易燃烧的醋酸纤维素和注射成型方法。
1905年德国拜耳股份公司进行工业生产。在此期间,一些化学家在实验室里合成了多种聚合物,如线型酚醛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等,为后来塑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04年世界塑料产量仅有10kt,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工业部门。合成树脂阶段这个时期是以合成树脂为基础原料生产塑料为特征。
1909年美国人 L.H.贝克兰在用苯酚和甲醛来合成树脂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第一个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的专利权。在酚醛树脂中,加入填料后,热压制成模压制品、层压板、涂料和胶粘剂等。
这是第一个完全合成的塑料。1910年在柏林吕格斯工厂建立通用酚醛树脂公司进行生产。
在40年代以前,酚醛塑料是最主要的塑料品种,约占塑料产量的2/3。主要用于电器、仪表、机械和汽车工业。
1920年以后塑料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德国化学家Н.施陶丁格提出高分子链是由结构相同的重复单元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理论和不熔不溶性热固性树脂的交联网状结构理论,1929年美国化学家 W.H.卡罗瑟斯提出了缩聚理论,均为高分子化学和塑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由于当时化学工业总的发展十分迅速,为塑料工业提供了多种聚合单体和其他原料。当时化学工业最发达的德国迫切希望摆脱大量依赖天然产品的局面,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
这些因素有力地推动了合成树脂制备技术和加工工业的发展。第一个无色的树脂是脲醛树脂。
1928年,由英国氰氨公司投入工业生产。1911年,英国 F.E.马修斯制成了聚苯乙烯,但存在工艺复杂、树脂老化等问题。
1930年,德国法本公司解决了上述问题,在路德维希港用本体聚合法进行工业生产。在对聚苯乙烯改性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以苯乙烯为基础,与其他单体共聚的苯乙烯系树脂,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
1931年,美国罗姆-哈斯公司以本体法生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造出有机玻璃。1926年,美国 W.L.西蒙把尚未找到用途的聚氯乙烯粉料在加热下溶于高沸点溶剂中,在冷却后,意外地得到柔软、易于加工、且富于弹性的增塑聚氯乙烯。
这一偶然发现打开了聚氯乙烯得以工业生产的大门。1931年德国法本公司在比特费尔德用乳液法生产聚氯乙烯。
1941年,美国又开发了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的技术。从此,聚氯乙烯一直是重要的塑料品种,它又是主要的耗氯产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氯碱工业的生产。
1939年,美国氰氨公司开始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模塑粉、层压制品和涂料。1933年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在进行乙烯与苯甲醛高压下反应的试验时,发现聚合釜壁上有蜡质固体存在,从而发明了聚乙烯。
1939年该公司用高压气相本体法生产低密度聚乙烯。1953年联邦德国 K.齐格勒用烷基铝和四氯化钛作催化剂,使乙烯在低压下制成为高密度聚乙烯,1955年联邦德国赫斯特公司首先工业化。
不久,意大利人 G.纳塔发明了聚丙烯,1957年意大利蒙特卡蒂尼公司首先工业生产。从40年代中期以来,还有聚酯、有机硅树脂、氟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陆续投入了工业生产。
塑料的世界总产量从1904年的10kt,猛增至1944年的600kt,1956年达到3.4Mt。随着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等通用塑料的发展,原料也从煤转向了以石油为主,这不仅保证了高分子化工原料的充分供应,也促进了石油化工的发展,使原料得以多层次利用,创造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大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通用塑料的产量迅速增大,聚烯烃塑料在70年代又有聚1-丁烯和聚 4-甲基-1-戊烯投入生产。形成了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聚烯烃塑料系列。
同时出现了多品种高性能的工程塑料。1958~1973年的16年中,塑料工业处于飞速发展时期,1970年产量为30Mt。
除产量迅速猛增外,其特点是:①由单一的大品种通过共聚或共混改性,发展成系列品种。如聚氯乙烯除生产多种牌号外,还发展了氯化聚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共混或接枝共聚改性的抗冲击聚氯乙烯等。
②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工程塑料新品种。如聚甲醛、聚碳酸酯、ABS 树酯、聚苯醚、聚酰亚胺等。
③广泛采用增强、复合与共混等新技术,赋予塑料以更优异的综合性能,扩大了应用范围。1973年后的10年间,能源危机影响了塑料工业的发展速度。
70年代末,各主要塑料品种的世界年总产量分别为:聚烯烃19Mt,聚氯乙烯超过100kt,聚苯乙烯接近80kt,塑料总产量为63.6Mt。1982年开始复苏。
1983年起塑料工业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产量达72Mt。目前,以塑料为主体的合。
一个摄影师在暗房里的实验导致了最初的塑料的产生。亚历山大·帕克斯有许多爱好,摄影是其中之一。19世纪时,人们还不能够像今天这样购买现成的照相胶片和化学药品,必须经常自己制作需要的东西。所以每个摄影师同时也必须是一个化学家。
摄影中使用的材料之一是“胶棉”,它是一种“硝棉”溶液,亦即在酒精和醚中的硝酸盐纤维素溶液。当时它被用于把光敏的化学药品粘在玻璃上,来制作类似于今天照相胶片的同等物。
在19世纪50年代,帕克斯查看了处理胶棉的不同方法。一天,他试着把胶棉与樟脑混合。使他惊奇的是,混合后产生了一种可弯曲的硬材料。帕克斯称该物质为“帕克辛”,那便是最早的塑料。
帕克斯用“帕克辛”制作出了各类物品:梳子、笔、纽扣和珠宝印饰品。然而,帕克斯不大有商业意识,并且还在自己的商业冒险上赔了钱。20世纪时,人们开始挖掘塑料的新用途。几乎家庭里的所有用品都可以由某种塑料制造出来。
继续发展帕克斯的成果并从中获利就留给其他发明家去做了。约翰·韦斯利·海亚特这个来自纽约的印刷工在1868年看到了这个机会,当时一家制造台球的公司抱怨象牙短缺。海亚特改进了制造工序,并且给了“帕克辛”一个新名称—“赛璐珞”(假象牙—译注)。他从台球制造商那里得到了一个现成的市场,并且不久后就用塑料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产品。
早期的塑料容易着火,这就限制了用它制造产品的范围。第一个能成功地耐高温的塑料是“贝克莱特”(即酚酣塑料—译注)。利奥 ·贝克兰德在1909年获得了该项专利。
1909年,美国的贝克兰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20世纪30年代,尼龙又问世了,被称为是“由煤炭、空气和水合成,比蜘蛛丝细,比钢铁坚硬,优于丝绸的纤维”。它们的出现为此后各种塑料的发明和生产奠定了基础。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塑料的原料以石油取代了煤炭,塑料制造业也得到飞速的发展。
塑料是一种很轻的物质,用很低的温度加热就能使它变软,随心所欲地做成各种形状的东西。塑料制品色彩鲜艳,重量轻,不怕摔,经济耐用,它的问世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也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然而,塑料的发明还不到100年,如果说当时人们为它们的诞生欣喜若狂,现在却不得不为处理这些充斥在生活中,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极大威胁的东西而煞费苦心了。
塑料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石油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很难自然降解。塑料理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的生长。如果家畜误食了混入饲料或残留在野外的塑料,也会造成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
目前,中国塑料年产量为3O0万吨,消费量在600万吨以上。全世界塑料年产量为1亿吨,如果按每年15%的塑料废弃量计算,全世界年塑料废弃量就是 1500万吨,中国的年塑料废弃量在100万吨以上,废弃塑料在垃圾中的比例占到40%,这样大量的废弃塑料作为垃圾被埋在地下,无疑给本来就缺乏的可耕种土地带来更大的压力。
塑料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难以收拾的后患,人们把塑料给环境带来的灾难称为‘油色污染”。
目前,很多国家都采取焚烧(热能源再生)或再加工制造(制品再生)的办法处理废弃塑料。这两种办法使废弃塑料得到再生利用,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但由于废弃塑料在焚烧或再加工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污染环境,所以可以说废弃塑料的处理至今仍是环保工作中令人头疼的一大难题。
塑料工业发展史(卷名:化工) history of plastics industry 从第一个塑料产品赛璐珞诞生算起,塑料工业迄今已有120年的历史。
其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天然高分子加工阶段 这个时期以天然高分子,主要是纤维素的改性和加工为特征。
1869年美国人J。W。
海厄特发现在硝酸纤维素中加入樟脑和少量酒精可制成一种可塑性物质,热压下可成型为塑料制品,命名为赛璐珞。1872年在美国纽瓦克建厂生产。
当时除用作象牙代用品外,还加工成马车和汽车的风挡和电影胶片等,从此开创了塑料工业,相应地也发展了模压成型技术。 1903年德国人A。
艾兴格林发明了不易燃烧的醋酸纤维素和注射成型方法。1905年德国拜耳股份公司进行工业生产。
在此期间,一些化学家在实验室里合成了多种聚合物,如线型酚醛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等,为后来塑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04年世界塑料产量仅有10kt,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工业部门。
合成树脂阶段 这个时期是以合成树脂为基础原料生产塑料为特征。1909年美国人L。
H。贝克兰在用苯酚和甲醛来合成树脂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第一个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的专利权。
在酚醛树脂中,加入填料后,热压制成模压制品、层压板、涂料和胶粘剂等。这是第一个完全合成的塑料。
1910年在柏林吕格斯工厂建立通用酚醛树脂公司进行生产。在40年代以前,酚醛塑料是最主要的塑料品种,约占塑料产量的2/3。
主要用于电器、仪表、机械和汽车工业。 1920年以后塑料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德国化学家Н。施陶丁格提出高分子链是由结构相同的重复单元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理论和不熔不溶性热固性树脂的交联网状结构理论,1929年美国化学家W。
H。卡罗瑟斯提出了缩聚理论,均为高分子化学和塑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由于当时化学工业总的发展十分迅速,为塑料工业提供了多种聚合单体和其他原料。当时化学工业最发达的德国迫切希望摆脱大量依赖天然产品的局面,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
这些因素有力地推动了合成树脂制备技术和加工工业的发展。 第一个无色的树脂是脲醛树脂。
1928年,由英国氰氨公司投入工业生产。1911年,英国F。
E。马修斯制成了聚苯乙烯,但存在工艺复杂、树脂老化等问题。
1930年,德国法本公司解决了上述问题,在路德维希港用本体聚合法进行工业生产。在对聚苯乙烯改性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以苯乙烯为基础,与其他单体共聚的苯乙烯系树脂,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
1931年,美国罗姆-哈斯公司以本体法生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造出有机玻璃。 1926年,美国W。
L。西蒙把尚未找到用途的聚氯乙烯粉料在加热下溶于高沸点溶剂中,在冷却后,意外地得到柔软、易于加工、且富于弹性的增塑聚氯乙烯。
这一偶然发现打开了聚氯乙烯得以工业生产的大门。 1931年德国法本公司在比特费尔德用乳液法生产聚氯乙烯。
1941年,美国又开发了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的技术。从此,聚氯乙烯一直是重要的塑料品种,它又是主要的耗氯产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氯碱工业的生产。
1939年,美国氰氨公司开始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模塑粉、层压制品和涂料。 1933年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在进行乙烯与苯甲醛高压下反应的试验时,发现聚合釜壁上有蜡质固体存在,从而发明了聚乙烯。
1939年该公司用高压气相本体法生产低密度聚乙烯。1953年联邦德国K。
齐格勒用烷基铝和四氯化钛作催化剂,使乙烯在低压下制成为高密度聚乙烯,1955年联邦德国赫斯特公司首先工业化。 不久,意大利人G。
纳塔发明了聚丙烯,1957年意大利蒙特卡蒂尼公司首先工业生产。从40年代中期以来,还有聚酯、有机硅树脂、氟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陆续投入了工业生产。
塑料的世界总产量从1904年的10kt,猛增至1944年的600kt,1956年达到3。 4Mt。
随着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等通用塑料的发展,原料也从煤转向了以石油为主,这不仅保证了高分子化工原料的充分供应,也促进了石油化工的发展,使原料得以多层次利用,创造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大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通用塑料的产量迅速增大,聚烯烃塑料在70年代又有聚1-丁烯和聚 4-甲基-1-戊烯投入生产。
形成了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聚烯烃塑料系列。同时出现了多品种高性能的工程塑料。
1958~1973年的16年中,塑料工业处于飞速发展时期,1970年产量为30Mt。除产量迅速猛增外,其特点是:①由单一的大品种通过共聚或共混改性,发展成系列品种。
如聚氯乙烯除生产多种牌号外,还发展了氯化聚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共混或接枝共聚改性的抗冲击聚氯乙烯等。 ②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工程塑料新品种。
如聚甲醛、聚碳酸酯、ABS树酯、聚苯醚、聚酰亚胺等。③广泛采用增强、复合与共混等新技术,赋予塑料以更优异的综合性能,扩大了应用范围。
1973年后的10年间,能源危机影响了塑料工业的发展速度。70年代末,各主要塑料品种的世界年总产量分别为:聚烯烃19Mt,聚氯乙烯超过100kt,聚苯乙烯接近80kt,塑料总产量为63。
6Mt。
中国塑料工业经过长期的奋斗和面向全球的开放,已形成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与钢材、水泥、木材并驾齐驱的基础材料产业,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使用领域已远远超越上述三种材料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塑料工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作为轻工行业支柱产业之一的塑料行业,近几年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经济效益也有新的提高。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总额在轻工19个主要行业中位居第三,实现产品销售率97.8%,高于轻工行业平均水平。
从合成树脂、塑料机械和塑料制品生产来看,都显示了中国塑料工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2007年1-12月,中国塑料制品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06%;2008年1-10月,中国塑料制品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16%。
从第一个塑料产品赛璐珞诞生算起,塑料工业迄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其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天然高分子加工阶段这个时期以天然高分子,主要是纤维素的改性和加工为特征。1869年美国人J.W. 海厄特发现在硝酸纤维素中加入樟脑和少量酒精可制成一种可塑性物质,热压下可成型为 塑料制品,命名为赛璐珞。1872年在美国 纽瓦克建厂生产。当时除用作象牙代用品外,还加工成马车和汽车的风挡和电影胶片等,从此开创了塑料工业,相应地也发展了模压成型技术。
1903年德国人A.艾兴格林发明了不易燃烧的 醋酸纤维素和注射成型方法。1905年德国拜耳股份公司进行工业生产。在此期间,一些化学家在实验室里合成了多种聚合物,如线型 酚醛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等,为后来塑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04年世界塑料产量仅有10kt,还没有形成独立的 工业部门。
合成树脂阶段这个时期是以合成树脂为基础原料生产塑料为特征。1909年美国人L.H.贝克兰在用苯酚和甲醛来合成树脂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第一个 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的专利权。在酚醛树脂中,加入填料后,热压制成模压制品
本世纪在管道领域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进步,即“以塑代钢”。
随着高分子材料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塑料管材开发利用的深化,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塑料管道淋漓尽致地展示其卓越性能。在今天,塑料管材已不再被人们误认为是金属管材的“廉价代用品”。
在这场革命中,聚乙烯管道倍受青睐,日益发出夺目的光辉,广泛用于燃气输送、给水、排污、农业灌溉、矿山细颗粒固体输送,以及油田、化工和邮电通讯等领域,特别在燃气输送上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HDPE是一种由乙烯共聚生成的热塑性聚烯烃。
虽然HDPE在1956年就已推出,但这种塑料还没达到成熟水平。这种通用材料还在不断开发其新的用途和市场。
我国国内高密度聚乙烯(这里的高密度聚乙烯不包括全密度聚乙烯装置生产的高密度聚乙烯)的生产商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企业,截至2006年年底,属于中石油的高密度聚乙烯装置有4套,即兰州石化高密度聚乙烯装置、大庆石化高密度聚乙烯装置、辽阳石化高密度聚乙烯装置、吉林石化高密度聚乙烯装置。 高密度聚乙烯通常使用Ziegler-Natta聚合法制造,其特点是分子链上没有支链。
驾车路线:全程约812.0公里
起点:成都站
1.成都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100米,右转进入公交路
2) 沿公交路行驶280米,左转进入北站西一路
3) 沿北站西一路行驶1.0公里,右转进入一环路北二段
4) 沿一环路北二段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一环路北一段
5) 沿一环路北一段行驶1.2公里,过右侧的成都西门智选假日酒店-会议厅约220米后,右转进入营门口路
6) 沿营门口路行驶1.0公里,过营门口立交桥,朝二环路/成温立交方向,右转进入营门口立交
7) 沿营门口立交行驶150米,过营门口立交桥,右转进入二环路北一段
8) 沿二环路北一段行驶,过营门口立交桥约100米后,直行进入二环路西三段
9) 沿二环路西三段行驶990米,过右侧的成都西区医院综合大楼约170米后,右转进入蜀汉路
10) 沿蜀汉路行驶3.1公里,过羊犀立交,直行进入蜀西路
11) 沿蜀西路行驶4.3公里,朝天目路/绕城高速/G4201方向,直行进入西芯大道
12) 沿西芯大道行驶3.6公里,直行进入成灌高速
2.沿成灌高速行驶30米,朝都江堰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成灌高速
3.沿成灌高速行驶34.8公里,朝都汶高速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都汶高速
5.沿都汶高速行驶72.0公里,直行进入都汶高速
6.沿都汶高速行驶50米,右前方转弯
7.行驶28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兰磨线
8.沿兰磨线行驶710米,直行进入G213
9.沿G213行驶76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G213
10.沿G213行驶110米,在第3个出口,进入G213
11.沿G213行驶3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兰磨线
12.沿兰磨线行驶8.6公里,直行进入桑坪隧道
13.沿桑坪隧道行驶580米,直行进入成那线
14.沿成那线行驶22.9公里,直行进入薛城隧道
15.沿薛城隧道行驶2.4公里,直行进入成那线
16.沿成那线行驶5.7公里,直行进入小岐隧道
17.沿小岐隧道行驶950米,直行进入成那线
18.沿成那线行驶20.0公里,直行进入满天星隧道
19.沿满天星隧道行驶570米,直行进入成那线
20.沿成那线行驶890米,直行进入金枪岩隧道
21.沿金枪岩隧道行驶410米,直行进入成那线
22.沿成那线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一颗印隧道
23.沿一颗印隧道行驶450米,直行进入成那线
24.沿成那线行驶26.6公里,直行进入狮子坪明洞
25.沿狮子坪明洞行驶50米,直行进入成那线
26.沿成那线行驶5.2公里,直行进入小丘地隧道
27.沿小丘地隧道行驶61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成那线
28.沿成那线行驶3.5公里,直行进入九架鹏隧道
29.沿九架鹏隧道行驶960米,直行进入成那线
30.沿成那线行驶330米,稍向左转进入九架棚二号隧道
31.沿九架棚二号隧道行驶2.0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成那线
32.沿成那线行驶39.5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鹧鸪山隧道
33.沿鹧鸪山隧道行驶4.5公里,直行进入成那线
34.沿成那线行驶4.4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成那线
35.沿成那线行驶43.3公里,直行进入美谷街
36.沿美谷街行驶5.3公里,稍向左转进入绕城路一段
37.沿绕城路一段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马尔康一号隧道
38.沿马尔康一号隧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G317
39.沿G317行驶40米,直行进入马尔康二号隧道
40.沿马尔康二号隧道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俄尔雅路一段
41.沿俄尔雅路一段行驶2.0公里,过俄尔雅桥,直行进入俄尔雅路二段
42.沿俄尔雅路二段行驶4.2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成那线
43.沿成那线行驶1.3公里,进入G317
44.沿G317行驶520米,直行进入成那线
45.沿成那线行驶31.2公里,直行进入成那线
47.沿河口隧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成那线
48.沿成那线行驶141.5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甘古隧道
49.沿甘古隧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成那线
50.沿成那线行驶6.8公里,稍向左转进入G317
51.沿G317行驶2.7公里,直行进入成那线
52.沿成那线行驶58.2公里,直行进入成那线
53.沿成那线行驶10.6公里,直行进入G317
54.沿G317行驶14.0公里,稍向右转进入G317
55.沿G317行驶70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成那线
56.沿成那线行驶15.4公里,直行进入达曲隧道
57.沿达曲隧道行驶480米,直行进入成那线
58.沿成那线行驶4.5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成那线
59.沿成那线行驶16.9公里,稍向左转进入G317
60.沿G317行驶58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成那线
61.沿成那线行驶29.5公里,稍向左转进入G317
62.沿G317行驶870米,直行进入成那线
63.沿成那线行驶7.2公里,稍向左转进入G317
64.沿G317行驶4.6公里,直行进入成那线
65.沿成那线行驶1000米,左转进入甘白路
66.沿甘白路行驶108.3公里,左后方转弯
67.行驶4.1公里,左前方转弯
68.甘孜藏族自治州内驾车方案
1) 行驶20米,左前方转弯
2) 行驶2.7公里,左前方转弯
3) 行驶6.4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纳塔乡
大约
786.8公里
途经:京昆线、沪聂线
成都站
从成都站到站前路,行驶90米
左转,进入站前路,行驶140米
右转,从站前路到二环路北三段,行驶80米
右转,进入二环路北三段,行驶220米
请直行,进入二环路北二段,行驶360米
左转,进入北站西一路,行驶960米
右转,进入一环路北二段,行驶1.0公里
请直行,进入一环路北一段,行驶1.2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一环路西三段,行驶1.9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一环路,行驶230米
右转,进入蜀都大道辅路,行驶230米
请直行,进入清江东路,行驶1.1公里
请直行,进入清江中路,行驶150米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成温高架路,行驶3.2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西三环路三段,行驶3.4公里
右转,进入晋阳路辅路,行驶300米
请直行,进入永康路,行驶3.3公里
请直行,进入成新蒲大道,行驶6.2公里
请直行,进入成新蒲快速路,行驶720米
请直行,进入成温邛快速路,行驶45.5公里
右转,进入新邛公路,行驶480米
请直行,进入金六福大道,行驶6.3公里
左转,进入长安大道,行驶1.3公里
请直行,进入京昆线,行驶50.8公里
请直行,进入新民路,行驶590米
向右前方行驶,进入陵园路,行驶1.6公里
请直行,进入京昆线,行驶7.5公里
请直行,进入雅州大道,行驶6.7公里
右转,进入挺进路,行驶820米
请直行,进入康藏路,行驶2.5公里
请直行,进入沪聂线,行驶340米
请直行,进入G318(旧),行驶1.7公里
向右前方行驶,进入G318,行驶2.9公里
请直行,进入沪聂线,行驶14.4公里
请直行,进入凤阳大道,行驶2.7公里
请直行,进入沪聂线,行驶8.7公里
进入环岛,进入向阳大道,行驶1.8公里
请直行,进入环城路,行驶520米
请直行,进入沿江路,行驶840米
请直行,进入沪聂线,行驶96.3公里
请直行,进入勇士路,行驶2.8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沪聂线,行驶48.1公里
左前方转弯,进入新市前街,行驶190米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环山南路,行驶2.0公里
请直行,进入跑马山南路,行驶1.5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炉城南路,行驶1.6公里
右转,进入沪聂线,行驶69.3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G318,行驶24.1公里
左后方转弯,进入G318(旧),行驶140米
右转,进入沪聂线,行驶40.6公里
右转,进入雅新公路,行驶27.4公里
左转,从雅新公路到沿江东路南段,行驶168.3公里
右转,进入沿江东路南段,行驶930米
左转,进入人民路,行驶920米
请直行,进入S217,行驶22.7公里
右转,从S217到纳塔乡,行驶97.5公里
纳塔乡
聚丙烯随低压聚乙烯生产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是塑料工业兴旺发展的时期,一些常用的塑料,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相继工业化。
聚乙烯的单体乙烯CH2=CH2早在18世纪末由荷兰化学家们制得。20世纪20~30年代石油裂解方法出现,产生大量乙烯。
将乙烯气体聚合成固体聚乙烯,将这种成千上万个简单的分子转变成连接在一起的大分子,是化学魔术,是化学家们研究高压对化学反应作用的成果。
到1935年12月,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的另外几位化学家佩林(E.G.perrin)、帕顿(J.G.patton)和威廉姆斯(E.G.Williams)更新了设备,在180℃和1000~2000大气压下重复进行乙烯的聚合反应。试验开始后,由于反应器密封不好,压力逐渐下降,但是结果出乎意料,得到8克聚乙烯。经过仔细反复研究,化学家斯瓦洛(J.C.Swallow)认为试验成功具有偶然性。由于反应器密封不好,漏掉一部分乙烯,却进入了微量氧气,氧气起了乙烯聚合反应的催化作用。
褔西特和其他参与试验的化学家于1936年共同申请专利,1937年9月6日得到批准。帝国化学工业公司于1939年建成一个容量为50升的反应器,进行试生产,到1939年底,聚乙烯产量已达到百吨规模。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期间,聚乙烯开始成为军用物资,用于生产高频雷达电缆等。这样,高压聚乙烯的制造技术就从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转移到了同盟国美国的杜邦公司和联合碳化物公司。1943年这两家公司开始投产生产聚乙烯。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作为轴心国家的德国和日本也对聚乙烯进行了研究和生产,但进展速度较慢,到1944年,即临近大战结束时,德国的法本公司才达到月产5~10吨的生产规模。战后,联邦德国巴迪舍苯胺和纯碱工厂引进了英国的技术建厂生产。
日本早在战争期间从被击落的美国B29轰炸机的雷达馈电线上发现了这种具有挠曲性的白色蜡状物,引起重视,后来查清这就是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专利中所说的聚乙烯。当时日本从事高压化学研究的京都大学、大阪大学和德岛大学的几位研究人员接受日本军事当局的委托,组织了聚乙烯研究小组,但受日本当时技术条件和材料水平所限,研究遇到许多困难,花费了很大精力,直到1944年才制得6.3克聚乙烯产品。当他们设计日产20千克的中间试验时,战争就结束了。战后一段时间内停止了研制工作,但因聚乙烯能代替铅作电缆包覆材料,并能作海底电缆的绝缘材料,所以日本要求重新研制聚乙烯的呼声又高涨起来。1951-1953年规模为日产10千克的试验装置继续得到研究。到1955年,日本也从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引进专利,于1958年开始工业生产。同一个时期,日本三菱石油化学公司购买了德国巴迪舍苯胺和纯碱工厂的专利,也实现了工业化。
高压聚乙烯的生产对设备要求较高,操作比较困难,促使化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们研究在低压下进行生产。到20世纪50年代,1953-1954年间,美国和德国的化学家同时申请低压下聚合乙烯的技术专利。美国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化学家兹莱特兹(A.Zletz)提出用氧化钼为催化剂,溶解在碳氢化合物中,在230~270℃和40~80大气压下进行乙烯聚合。美国菲利普斯石油公司(Phillips petroluem Co。)化学家霍干(J.P.Hogan)和班克斯(R.L.Banks)提出用氧化铬作催化剂,溶解在环己烷中,在130~160℃和1.4~3.5兆帕(1大气压=帕=0.兆帕)下进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化学家齐格勒(Karl Ziegler,1898-1973)提出利用三乙基铝(Al(C2H5)3)和四氯化钛(TiCl4)作催化剂,在大于50℃和大于10大气压下进行。1953年末,出现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事件,在排除空气的条件下,将三乙基铝和四氯化钛同时倒入大约2升类似汽油的碳氢化合物中,将乙烯在100、20、5个大气压下,甚至在常压下通入后进行搅拌,乙烯气体很快被吸收,一小时后,一种固体物质沉淀出来,再经过一小时后,沉淀物变成面团状松软的物质。此时已无法搅拌,加入一些乙醇,去掉催化剂,产物变得雪白,经过过滤、干燥,就得到白色粉末状的聚乙烯。
于是各国公司先后购买齐格勒专利,投入工业生产。
低压聚乙烯与高压聚乙烯在物理性能方面不完全相同。高压制得的聚乙烯密度较低,又称低密度聚乙烯;低压制得的聚乙烯密度较高,又称高密度聚乙烯。
高压聚乙烯密度较低、质轻、柔软、耐冲击、透明性好,大量用于制造薄膜,用于农作物培育以及食品、医药、衣料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包装中。它不透水,却具有透气性能,把金鱼和水盛装在聚乙烯薄膜袋中,口袋密封后金鱼也不会死。低压聚乙烯的强度、硬度、耐溶剂性等均比高压聚乙烯好,制成的容器可煮沸消毒。聚乙烯包覆的电线在军事上用得很多,这是由于它绝缘性能好,在零下50℃时也不硬化,耐摩擦强度也很高。今天许多聚乙烯的奶瓶、水盆、药瓶、喷雾器、漏斗等已进入市场。聚乙烯还可以制成单纤维,除制绳索外,还具有类似耐火胶布的用途。
聚乙烯的原料乙烯来源丰富,可以从石油裂解制得。聚乙烯制造的流程较短,而且在加工薄膜制品时不用增塑剂,因此发展很快,在塑料产量中占第一位。
乙烯的同系物丙烯最早在1849-1850年间由德国化学家雷诺尔德(J.W.Reynolds)将戊醇通过赤热的管子获得。它和乙烯一样,也是一种无色、带有甜味的气体。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丙烯和乙烯一样,可以大量从石油裂解气中获得。在乙烯经高压、低压合成具有各种用途的聚乙烯后,化学家们自然地想到丙烯聚合后将会和聚乙烯同样有用。可是聚丙烯是糨糊状的稠性液体,成不了固体物质,熔点很低,大约在75℃左右,工业上毫无用途,只得付之一炬。
齐格勒制成低压聚合乙烯的催化剂后,无论在工业生产中,还是学术理论中,都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它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到各大学府、各企业部门的研究机构。接受这一学术影响最早的是意大利米兰(Milan)工业学院化学教授纳塔(Giulio Natta,1903-1979)。他发现将齐格勒催化剂中的四氯化钛改用三氯化钛(TiCl3)用于丙烯聚合,可以得到结晶好的、高熔点的固体聚丙烯。他在研究了聚丙烯的分子结构后,确定这种改变后的催化剂将使聚丙烯分子有规则地排列,因而使聚丙烯出现良好的性能。他将这种改变后的催化剂称为等规催化剂,利用这种催化剂聚合成的聚丙烯是等规聚丙烯。
,聚合后在组成聚丙烯长链分子的每一个链节上都带有一个侧甲基。
(1)聚丙烯大分子中的各个侧基全部位于主链构成平面的一侧。
(2)聚丙烯大分子中的各个侧基有规则地交替位于主链构成平面的两侧。
(3)聚丙烯大分子中的各个侧基无序地分布在以主链构成的平面的两侧。
第一种就是等规聚丙烯,第二种是间规聚丙烯,第三种是无规聚丙烯。
等规聚丙烯是白色晶体粉末,熔点165~170℃,抗张强度好,既可模塑成型,也可形成薄膜或拉成丝。其织品既轻盈,又结实,还耐磨,弹性也好。
1957年,意大利蒙特卡蒂尼(Montecatini)公司首先建厂生产等规聚丙烯,商品名meraklon。接着美国赫尔克里斯(Hercules)公司在1959年开始生产,商品名herculan。我国继聚乙烯后也建厂生产聚丙烯,商品名丙纶。
丙纶的服装、内衣、袜子、手套、家具布、窗帘等走进人们的家庭。工业方面丙纶的主要应用是绳索、渔网、帆布、水龙带、包装材料,因为它的耐腐蚀性能好,也用作工业过滤布和工作服。
把乙烯、丙烯这两种廉价的无色气体变成白色固体,制成纤维、薄膜和各种形状的物品,是化学的创造,是齐格勒和纳塔提供的催化剂。他们二人同获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遗憾的是他们两人都没有出席颁奖仪式,齐格勒认为纳塔窃取了他的研究成果而拒绝出席,纳塔因瘫痪在床而无法前往。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纳塔是哪里 g.纳塔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纳塔是哪里 g.纳塔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农历
本文标题:纳塔是哪里 g.纳塔
本文链接:http://m.xzfx123.com/article/128531.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纳塔是哪里 g.纳塔的文章,本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爸爸出去喝酒 感慨句子 陪老爸...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孕妇8个月下体有点裂 怀孕8个...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喜欢这样吃饭的说说句子 喜欢...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安庆2月8号天气预报 安庆2月8...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辉月售价 辉月什么时候买的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八月儿子起名字 小儿子叫的文...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关于八月的俗语 关于八月的谚...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小孩溺水8月14号死亡 小孩溺水...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8月传奇手游开服时间 8月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