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福建8月份风俗有哪些 福建8月份风俗是什么的文章,本文对文章福建8月份风俗有哪些 福建8月份风俗是什么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中秋节各地风俗
中秋节各地风俗,九月份,心心念念的假日就有中秋和国庆,中秋作为团员的日子,对于在外的人来说最幸福的就是回家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但是中秋节各地风俗是不一样的,你知道有什么不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其它中秋节的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福建浦城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山东省庆云县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1、竖中秋
在广州,中秋节有一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所以也叫“竖中秋”。每逢中秋节,各家要用竹条扎灯,灯的行头多样,鱼龙灯、鸟兽灯、花果灯等,也可砌成“贺中秋”等字灯。
2、扎灯笼
中秋临近时,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此外,还有很多小朋友会用水果皮扎灯笼。
除了木瓜灯,还有香蕉灯,最简便的是“柚皮灯”,几乎家家户户的小孩都能做。扎好的灯笼除了用来“树中秋”,更有情侣提着灯笼依偎赏月。
3、耍禄仔
“耍禄仔”是过去中秋节十分流行的儿童游戏,以柚子壳刻通花,中可悬灯,儿童提着成群结队游乐,或提着各种动物、瓜果形状的灯色,沿街踏歌而行,一边唱着“耍禄歌”。
4、拜月光
中秋节当晚,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后,必须摆上各式果品进行“拜月光”的仪式。有天台的人家在天台,没天台的人家在家门前,摆开八仙桌,焚香礼拜,贡品除了月饼外,还有柚子、柿子、香蕉、杨桃、油甘子、芋头等。
5、追月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
一、兴盛习俗
1、亲友团聚
自唐朝起,人们就将月圆与人间团圆联系起来。到了明清时期,亲人团圆成为中秋节俗的明确主题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间团圆的主题越来越突出和重要。这一主题是跟中秋节源于月圆密切相关的,可以看作中秋节的一个特色,而且由于跟明月、嫦娥、玉兔、吴刚、桂花树联系起来而富于传奇色彩和诗意。
民间极重视中秋节家庭团聚之礼,希望从中获得亲人欢聚一堂的天伦之乐和美满的生活幸福感。如果这天有儿女在外,不能回家团圆,家长和儿女双方都会觉得特别遗憾。
2、吃月饼
从历史上看,吃月饼并不是中秋节不可缺少的活动,唐宋时期就没有专门为中秋而制作的月饼可吃。但自明朝出现中秋月饼之后,它就成为中秋习俗的必要组成部分,这时月饼的象征意义是团圆。一盘月饼,在场的每人拿一块吃,或者一块月饼切成若干份,每人拿一份吃,表示大家是一个关系十分亲密的团体,八月十五这一天团圆,亲情或友情再一次确认和加强,从而获得感情的慰藉。
3、互送礼品
从明代开始,就有了中秋节互送月饼、瓜果的活动。现在,这种习俗更加盛行,并演变为没有局限性的,以节日的名义互送礼物。互送礼品是一种美俗,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尊重、敬老爱幼等美好心意和优良品德,也是密切人际关系、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当然,如果不是出于亲情、友情、关爱之情,而是出于功利目的,单纯的民俗就被人为变了性。
二、普遍习俗
4、赏月
八月十五这一天的夜晚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月圆之夜,唐人赏月的爱好使得中秋赏月风行,渐渐演变为一种风俗。赏月是一种很优雅的富于诗意的行为,亲身参与其中,会获得精神的放松、愉悦和诗意的滋润,亲友之间也会在这种活动中加深感情、密切关系。
从古代文献来看,中秋节刚形成的时候,赏月就是文人和市民的事情,农民赏月的活动没见记载。但我国许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中秋之夜赏月、“走月”“跳月”“唱月”等习俗。如杭州有在中秋节前后到西湖赏月色的习俗。西湖十景中有三个是月景:“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月岩望月”,可见西湖赏月风俗之盛。苏州有中秋欣赏“石湖串月”之俗。桂林“象山水月”也是中秋赏月胜地之一。台湾则流行在月夜下烤肉联欢。
5、庆丰收
八月中旬正是丰收的季节,新粮进仓,瓜果上市,过去用这些新粮新果作供品敬神是很自然的事,感谢神灵的恩赐,祈祷来年好收成。在神灵崇拜习俗衰弱以至消失之后,这个习俗的内涵演变为庆祝丰收。至少在许多乡村,人们在中秋节的夜晚一定要准备丰盛的饭菜,吃得很饱,准备很多新鲜的瓜果让家里人吃个够,有丰收后纵情欢庆的意思。山东庆云农村过去中秋节要祭土谷,叫做“青苗社”;青城农村还有辞先稼的习俗。台湾农民也在中秋节祭拜土地公,并在田间插“土地公拐杖”,这种拐杖就是在竹子里夹上“土地公金”即给土地公的纸钱。
6、游戏娱乐
综合各地的中秋节俗,游戏娱乐的活动丰富多彩,可谓五花八门,如走月亮、逛夜市、游园会、放烟花、燃宝塔灯、放孔明灯、看灯会、猜灯谜、荡秋千、舞龙、会饼、玩兔爷、歌会(唱月亮)、看花展、文艺演出等。与在各自家庭里的团聚、吃月饼不同,它们大都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活动,这也是大型节日的必要组成部分,渲染了中秋节的节日氛围,既热闹又很有声势。
三、遗留习俗
7、拜月
拜月在上古之前最盛,在对大自然无能为力又缺乏科学知识的情况下,人对月亮而生的自然崇拜和神化行为。周代以后拜月的权利为皇家垄断,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民间拜月之风隐退。唐代赏月之风盛行,但是没见到中秋拜月的记载。宋代中秋赏月习俗中有的时侯会加进拜月的事,这时还是男女都可拜月,都可求月神赐福给自己,少年求功名、事业发达,少女则求貌似嫦娥、颜如皓月。后世拜月变成女人的专利了,所谓“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在许多地方,拜月就是对月神的礼敬,或者是向月神做些一般性的祷告, 现代社会,拜月习俗基本消失,只在个别地方的少数人那里还有遗存。
8、祈子
在古人观念中月亮属阴、主母性,最早的月精蟾蜍就是一种大肚子、生殖力极旺盛的动物,后来的月神也都是女神,所以民间一向有把月神当作生育神崇拜的习俗,向月神祈求早生贵子。不少地方有“摸秋”的习俗,到别人的地里偷瓜,送给没生育的妇女。民间看惯了瓜秧开花结瓜的现象,而且瓜里有很多籽儿,许多地方都把女人怀孕生子与结瓜联系起来。
9、预测气象
许多地方都流传着一些谚语,根据中秋节的天气情况来预测第二年元宵节的天气,或预测来年的收成。如 “云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八月十五雨淋淋,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雪打灯。”这些谚语的意思是,如果中秋节的晚上云彩遮住了月亮,来年的元宵节就会下雨或下雪,会影响元宵节的灯会。这种对天气的预测,尽管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流传,但看不出其中的科学依据,应该只是一种俗信而已。
问题一:福州气候和四川有什么区别 福州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无霜期达326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20~25℃,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达6~10℃;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33~37℃。极端气温最高42.3℃,最低-2.5℃,2013年福州成为四大火炉之首。年相对湿度约77%。常出现热岛效应,又福州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7~9月天气炎热,是台风活动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风直接登陆市境有2次。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
四川气候总的特点是:区域表现差异显著,东部冬暖、春旱、夏热、秋雨、多云雾、少日照、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主要是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也经常发生。
问题二:福建的三名市位于什么区?气候类型是什么?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百强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绿都,中国南方生态乐园,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问题三:三明是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三明市,地级市,隶属福建省,位于福建省中部连接西北隅,地处北纬25°30′~27°07′、东经116°22′~118°39′之间,全市面积22965平方千米。东依福州市,西毗江西省,南邻泉州市,北傍南平市,西南接龙岩市。
三明境内地处沿海低纬度区,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问题四:为什么福州的天气会这样。。。 一、气候特点:
福州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东临太平洋,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少酷暑,素有“有福之州”的美称。各县(市)多年平均气温19.1~19.9℃,平均年降水量1224.1~1633.7毫米,平均年日照1446.4~1694.0小时。福州气候资源丰富,气温适宜、雨水充足。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寒潮等。
二、四季气候特点:
福州按天气系统特征,分为以下四季:
1、春季(3~6月)
福州春季阴冷多雨,有春雨(3~4月)和梅雨(5~6月)之分。春雨期天气冷热多变,有的年份还会出现春寒、倒春寒以及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春雨的雨势一般不大,但也有出现暴雨和洪水的可能。梅雨(又称霉雨)是北方冷空气与来自低纬的暖湿气流交汇的产物,雨势较强,暴雨频繁。5~6月是福州洪汛多发季节,闽江严重的洪水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6月下旬梅雨结束后,进入夏季(平均日期6月28日),常出现一段高温天气。有的年份,6月份甚至于5月份有早台风影响。
2、夏季(7~9月)
夏季,常见的天气类型有三种:第一种是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晴热干旱天气,几乎年年都会出现,只是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有的年景由于副高中心长期驻留福建,晴空万里,滴雨难下,招致大旱。第二种是台风袭击下的狂风暴雨天气,平均每年有登陆和影响台风5~6 次,导致风涝灾害。第三种是辐合区制约下的局部或区域性雷雨天气,有时由于东风波、热带云团的影响,也会出现恶劣的天气,但持续时间较短,出现机会也不多。
7月进入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8月是台风登陆和影响福建最多的月份。9月,福建天气特点是多晴天,气温较高。
3、秋季(10~11月)
秋季既受热带天气系统侵袭,又受到西风带系统影响。秋季由于南海常有副热带高压存在,高空多为偏西北气流所控制,天气易于连晴,所以是一个相对的少雨季节。气温日较差是全年各月中最大值,秋高气爽是这一时期的气候特色。主要灾害是热带气旋或热带气旋和冷空气共同作用下,沿海出现10~11级大风。另外不利天气为寒露风与初霜冻,主要危及农业。
4、冬季(12月~次年2月)
冬季是一个相对冷干的季节,我市冷空气活动周期大约5~7天。每次冷空气入侵时,气温连续下降2-3天,以后又连续回升3~4天,紧接着下一次冷空气又来,“三寒四暖”循环不止。每年均有几次强冷空气侵入,造成较剧烈降温,但达到寒潮标准的,平均每年不过2次。
12月转入冬季,冷空气活动加强,寒潮开始入侵,天气干冷多晴,霜日增多。1月是福建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冷空气活动鼎盛。2月气温、雨量均比一月有回升和增多。本月雨日多,低温阴雨多为常见。
三、气象灾害:
影响福州市的主要气象灾害有热带气旋(台风)、暴雨洪涝、夏季高温、干旱、寒潮、低温冻害、倒春寒和强对流天气等。
1、热带气旋(台风):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洋面急速旋转的低压大气涡旋。世界气象组织统一规定: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级称6~7级称热带低压,8~9级称热带风暴,10~11级称强热带风暴,12~13级称台风,14~15级称强台风,16级或以上称超强台风。习惯上人们把热带风暴以上的热带气旋均称为台风。台风是影响我市夏季最严重的气象灾害。福州市年平均台风(或热带风暴,下同)影响次数为5.3个,最多为1961年11个,最少为1983年1个。5~12月有受台风影响的可能,7~9月最多,5~6月和10月份次之。有些台风来临时狂风暴雨......>>
问题五:从降水季节分配类型来看,福州是( )A.冬雨型B.常年湿润型C.夏雨型D.全年多雨 福建省气候区域差异较大,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水热条件和垂直分带较明显,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有较明显雨季和干季.福建省的行政中心是福州.根据题意.故选:C.
问题六:韩国的气候类型 韩国气候
韩国气候背景:韩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春、秋季较短,天空晴朗、阳光明媚、气候温和宜人;夏季炎热、潮湿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雪。
韩国各季之间温差较大,最热的8月份,平均温度为19~27℃;最冷的1月份,平均温度在-8~6℃;各地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1,700mm之间,平均温度为6~16℃。
早春时节常常刮风下雨,大风带来“黄色沙尘”,天气变化有时颇难预测。但到了4月中旬,天气转暖,满山遍野开满了争奇斗艳的鲜花。韩国农民每年在这时候平整秧田、种植水稻。
6~8月是雨季、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二分之一。7、8月是高温潮湿的酷暑。大部分的韩国人在这一时期至高山或滨海地区避暑度假。
秋季空气清新,天空蔚蓝,景色宜人。乡村都染上了丰富的斑斓色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这一季节中有许多源于古代农事习俗的节日。
几千年来韩国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作为亚洲文化之发祥地的中国对韩国产生了不少影响。随着中国重新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两国又重新恢复了以往的密切关系。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以《韩国与韩国的风俗》为题向学习韩国语的中国学生和希望了解韩国的人们做讲演,我想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是地域广阔的国家,有着无数的山川河流,一望无际的平原景色,这些是只有在中国才能够看得到的壮观的风景。中国的气候多样,不仅有北方的寒带气候,也有南方的亚热带气候,这也是少有的。
相比之下,从中国大陆的东北部自北向南伸展的韩国,是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1/50的半岛国,这个半岛叫韩半岛,韩半岛的西北部与中国的东北部接壤,东南方向与日本隔海相望。韩国四季分明,基本属于温带气候类型。北方地区的气候属于大陆季风气候,冬季和夏季的温差相当大,越向南走,气候越呈暖和舒适的海洋性气候的特征。
韩国是单一的韩民族的国家,韩民族在韩半岛建立家园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以前,1910年一度沦为被殖民统治的国家。1945年从日本的殖民统治中解放而恢复了 *** ,之后,韩国积极开发资源,致力于经济发展,成为环太平洋时代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1991年韩国与朝鲜加 *** 合国。虽然韩民族还未完成国家的统一,但双方正积极开展对话与交流。特别是在今年9月29日开始举行的釜山亚运会期间,有许多朝鲜的拉拉队来釜山访问,为两国队员助威。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目前有许多外国人学习外语时选择学习汉语。学习韩国语的人数虽然比不上汉语那么多,但也有很多人把韩国语当作母语来学习,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外语时选择韩国语。就象各位一样学习韩国语的学生也相当多。
韩国人使用的语言文字叫做“Han gǔ1”,“han gǔ1”是韩国历史上李朝时代的世宗大王及其大臣、学者于1443年以科学的方法创造的表音文字,由10个原音字母和14个辅音字母构成。韩国语字母的组成让人感觉好象有些复杂,但易于学习和书写。
1)传统住宅
由于韩国的四季变化分明,所以韩国的传统住宅以适应这样的不同气候条件而设计建造。韩国人的祖先在建造房屋时以背山面南的结构进行设计,从而达到冬天御寒、充分接受阳光照射的目的。屋里的地面是以通过地面之下的烟道传送热气的方式取暖的地暖系统,冬天屋里十分暖和,而且地面铺的又是木地板,所以夏天又十分凉爽,这样的住宅结构又非常适合于韩国温热的夏季气候。
所有住宅的外围都有一定的空间和院落,院落对屋内的采光和空......>>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习俗???】
【?1.赏月?】
“月是中秋明”,中秋的月亮最明亮。旧历秋天的7、8、9三个月,8月份处在当中,8月15日的满月被称为“中秋明月”,也就是中国的“中秋节”。中秋时期,通常也是收获的季节。春华秋实,是大自然固有的规律,古人认为收获是风调雨顺上天恩赐的结果,大丰收之后,就会祭拜天地,以示感恩之心。古时祭祀月亮神,以庆祝中秋节,慢慢成为习俗。中秋节这天,月亮通常圆满。由此也衍生了赏月的风俗。
【?2.吃月饼?】
中国人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3.花灯?】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4.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5.祭兔儿爷?】
老北京人过中秋节,兔儿爷是必不可少的。兔儿爷的“家”在花市外的灶君庙,是北京本土的神仙。对于平常百姓而言,兔儿爷虽然在中秋夜被视作“神”来祭拜,可是拜完了,兔儿爷就被当做玩意儿拿给孩子玩了。既是“神”,又是玩具,兔儿爷大概是最接地气的神,也是老北京人最喜欢的民俗玩具。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福建8月份风俗有哪些 福建8月份风俗是什么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福建8月份风俗有哪些 福建8月份风俗是什么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农历
本文标题:福建8月份风俗有哪些 福建8月份风俗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m.xzfx123.com/article/127725.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福建8月份风俗有哪些 福建8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喀什8月6号天气预报 喀什8月6...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4月份公积金2021新政策 4月份...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成都新都8月1号天气 成都新都8...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8月宝宝早教内容 8月龄早教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试管3月8号移植成功率 试管3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上海8月份穿什么衣服 上海8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活动时间8月6号怎么算 活动时...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广汉8月23日车祸死亡 广汉8月2...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北京下雪1月8号天气 北京下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