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 1919年6月22日的文章,本文对文章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 1919年6月22日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杜威
【杜威档案】
姓名:杜威(Du Wei)
场上位置: 后卫
出生日期: 1982-2-9
身高: 1.87m
体重: 80kg
现效力球队:上海申花
绰号:衰茄子
生肖:狗
星座:水瓶
血型:B型
祖籍:河南郑州
号码:5
百米速度:11.7秒
12分钟跑:3300米
最好的朋友:薛志强
最喜欢的电影:《角斗士》
最喜欢的歌曲:《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最喜欢的食品:零食、天下美食
业余爱好:上网看新闻、打游戏
最喜欢的女孩子类型:活泼可爱的,要长头发
最喜欢的颜色:蓝色和白色
最喜欢的球员:内斯塔
最喜欢的教练:教过的都喜欢
最喜欢的比赛:亚青赛战胜韩国
最大的理想:出国踢球(意大利)
最高荣誉:2001年香港四国邀请赛获最有价值球员奖。
最想对球迷说的话:谢谢大家支持,我会不断努力的.
座右铭: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最大的心愿: 去国外球队锻炼
最苦恼的事: 没有地方睡觉
最开心的事: 桌子上摆满美食
最难忘的事: 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杯
奥运会参赛项目:足球
【辉煌战绩】
球员生涯:
1995年7月—2000年10月上海有线02队
2000年12月—2001年12月上海九运足球队
2001年12月—上海申花
个人荣誉:
多届青年联赛冠军
九运会亚军
2000年入选沈祥福的国青队,同年参加甲B联赛,最后决赛分在由余东风执教的绵阳丰谷队一组,被绵阳队陶汰出局。
2001年参加香港四国邀请赛,被评为最有价值球员,米卢由此相中这颗希望之星。
【个人简介】
1982年2月9日出生,身高1米87,体重80公斤。1995年7月进入上海有线02队,2000底进入上海九运会足球队,2001年12月进入上海申花队直至与凯尔特人队签订转会合同。
过去十年,杜威获得过多届青年联赛冠军,2001年代表上海队获得九运会亚军,2003年代表上海申花队获得末代甲A冠军。国家队方面,2001年,杜威代表国家青年队参加世青赛,2002年入选国家队参加了韩日世界杯,2003年入选沈祥福执教的国奥队,并担任队长。至加盟凯尔特人之前,担任上海申花队长。
【球员生涯】
1995年7月—2000年10月上海有线02队
2000年12月—2001年12月上海九运足球队
2001年12月—2005年8月效力上海申花
2005年9月租借凯尔特人
2006年至今效力于上海申花
【个人荣誉】
多届青年联赛冠军
九运会亚军
2003年甲A联赛冠军
参加2001年世青赛
参加2002年世界杯
【另一个杜威】
杜威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1859年生于佛蒙特州的柏林顿,父亲是个零售商。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学。1882年入霍布金斯大学以前,当过两年乡村 学校教师。1884年得哲学博士学位,以后在密执安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教哲学。1894年去芝加哥 大学位哲学心理学教授和教育学系主任。1896年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作为实施他教育主张的基地。该校规模逐渐扩大,最后由初小一直发展到大学 预科。1904年去哥伦比亚大学当哲学教授。他曾一度担任过美国心理学联合会会任和哲学会会长。1952年死于纽约。 杜威于1919至1921年曾来中国讲学。 杜威的教育思想与其哲学思想密切相关。杜成哲学直接导源于皮尔斯和詹姆斯创建的实用主义,主要是唯心主义的 经验论。认为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它包括经验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经验是主观感觉的总和。杜威 认为真理“是令人满意的东西”,“真理意味着成功”,甚至把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科学说成“人造的工具”。 杜成认为,教育是使哲学上的各种观点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他把教育的本质说成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改 造经验的过程和儿童的生活过程是一致的。进而又把教育的本质具体化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杜威之谓生 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其“特征是生长”,而生长是人的一种本能的生物学过程。这样,杜成就把教育的本质生物化 了。所谓“学校即社会”,就是把学校组织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以引导训练儿童成为社会的成员”,最终为“对于一个有 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会”有切实的保证。杜威标榜以儿童为中心,宣称“教育于自身之外无目的”。 在教学方面,杜威反对以获取和积累知识为目的,认为这是成人按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学生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 个人经验,限制了他们的主动活动,对思维的发展起破坏作用。杜威也不赞成传统学校所强调的教材之间的逻辑顺序, 认为“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因此,他很 注意活动作业,如园艺、木工、导好、纺织、缝纫等,也注意设置实验室,运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从事缝纫、 织布的作业时,要从剪羊毛,用手剔除棉籽开始,“循着历史上人类进步的足迹”,重演从原始到现代的全部过程。 杜威主张“从做中学”,即把获取主观经验作为确定教材、教法和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他认为应教学生去“做”, 而不是去“学”。在《明日之学校》里,杜威总结了一个班关于课程改革的情况,作为“从做中学”的实例。这个班的课程以 建造一所小平房为中心,各科的教学围绕这个“做”的内容而展开。动工前,手工课打图样;算术课计算所需材料和测量; 房子面积。如果确定这房子将来要住一户农民,算术课就要计算耕地面积,所需的种子,以及收成等;语文课就学有关 的词语;作文则描写这个家庭的生活;评议作文时又成了修辞课;美术课描绘房子的颜色,表演课演儿童自编的农场生 活戏剧。这样学生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而且只能学到零碎的肤浅的经验。所以,有些美国教育评论家认为,实用主义 使美国普通学校的水平落后于欧洲国家,造成美国教育的全国性失败。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旧中国有深刻影响。1919年5月至1921年7月,杜威在山东、辽宁、广东等十一个省 和北京上海两市讲学,极力鼓吹教育是改造中国的唯一办法。除胡适全盘贩卖实用主义外,杜威的“生活教育”“新教 育”等对旧中国教育界的知识分子很有吸引力。我国进步的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等都曾受过他的影响。此外,杜威还 访问过日本、苏联、墨西哥、土耳其等国,宣传其教育理论。 杜威一生著作很多,主要有《民主主义与教育》、《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自然人》、《学校与社会》、《哲学的改造》、 《我的教育信条》等
清末期美术教育
1840年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摧残了中国人的肉体,也重创了中国人保守的思想。当人们从民族落后的反醒中寻求解答时,人们开始重视经世致用,以物质生产为目的实用知识,重视科学,重视以美术教育的形式培养为洋务实用的美术人才。
应科学与实业的需求近代学校教育应运而生。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内设船政学堂。其教学科目除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外,还包括画法。1867年又设马尾绘事院,培养制图专门人才。随后,开设有图画(制图)科的新式学堂日渐增多。
我国近代教育活动家张之洞于1902年创办的(1904年正式开学)两江师范学堂(初名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图画成为所学课程中的必修课程。1906年,学堂监督(校长)李瑞清奏请获准,创办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第1个美术系科——图画手工科。“学科以图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科,兹单以图画言之,西洋画(铅笔、木炭、水彩油画),中国画(山水、花卉),用器画(平面、立体)、图案等。”图画手工科的设立采用了资本主义国家美术教育体制,所设课程全面而完备,并且注意突出美术师范教育的特点。图画手工科开设的课程为:教育为总主科;图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主科;国文、英文、日文、历史、地理、数学、体操为副科。学生须通过预科文理普修方可进入图画手工科学习。
自此,保定优级师范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广东优级师范学堂、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设有图画手工科(班)。辛亥革命后,一些已建的师范学校,如北京高等师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成都高等师范、通州师范相继开办了图画手工专修科。
1852年间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内开始附设“土山弯画馆”。画馆属工艺工场的一部分,但主要是为天主教培养宗教画人才。学生是中国的天主教徒,教师是法国传教士。教学采取工徒制,内容包括擦笔画、木炭画、铅笔画、钢笔画、水彩画和油画等技法,课堂作业主要是范画临摹。该画馆还于1907年出版了《绘事浅说》、《铅笔画贴》等书,影响较大,对中国的美术教育,对西画在中国的传播有一定推动作用,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培养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西画画家,徐悲鸿先生称之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
清末,一些有志于美术教育的知识分子,模仿日本和欧美的美术教育体制,开始尝试新的美术教学方法,编写出版“美术教科书”。俞复创办的“文明书局”1902年印发了一套学堂蒙学课本,其中就有丁宝书编写的《新习画帖》5种、《铅笔画帖》4种,《高小铅笔画帖》3种。商务印书馆也出版了徐永清编绘的《中学用铅笔画帖》8册,这些教材对我国新式美术教育的普及起了重要作用。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管学大臣张百熙以吴汝纶等人到日本的考察报告为基础,草拟了《学堂章程》,同年8月15日奏准颁布,也就是《钦定学堂章程》,也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近代学校系统,虽已公布,但并未执行。
1904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合作对《钦定学堂章程》修改,,于1904年1月(农历癸卯年底)由清政府正式颁布,即《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它是我国经法令公布,正式在全国实行的第一个完整的近代学校体系。它对整个国家的学校教育系统、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癸卯学制”将学前教育的“蒙养院”划出学校系统之外,将小学到大学分为三等六段。其中,第一为初等教育,内分为初等小学堂(学制为5年)和高等小学堂(学制4年)二段;第二为中等教育,设中等学堂一段(学制为5年);第三为高等教育,内分三段,初步构筑了以普通教育、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为三条主干的国民教育体系。
《奏定学堂章程》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思想下,决定:
初等小学“图画”、“手工”列为加授科目,作为“随意科目”。其中,初小图画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练习手眼,以养成其见物留心,记其实象之性情”。手工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练习手眼,使能制作简易之物品,以养成好勤耐劳之习”。高等小学“图画”为必修课,每周2课时,“手工”列为兼授科目。其中,高等小学图画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观察实物形体及临本”,通过教学“练成可应用之技能,并令其心思于精细,助其愉悦”。手工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制作简易之物品,养成其用心思耐劳烦之习”。
中等学堂“图画”为必修课,每周1课时,共计4学年。中等学堂图画教学目的是“习画者,当就实物模型图谱,教自在画,俾得练习意匠,兼讲用器画之大要,以备他日绘画地图、机器图,及讲求各项实业之初基”。
从《奏定学堂章程》的规定中可看出,设置图画、手工课的目的是“以养成其见物留心,记其实象”,“养成好勤耐劳”,“练成可应实用之技能”。培养毕业后“以备他日绘画地图、机器图,及讲求各项实业之初基”。
应学制改革的需要,1906年,李瑞清呈准学部,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添设图画手工科,这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美术系科。图画手工科以教育、图画、手工为主课,音乐、文化为副科。图画包括中西绘画及几何、投影等用器画;手工包括纸细工、黏土细工、石膏、竹、木等工艺美术。为我国培了第一批美术教师,其中汪耒白、吕凤子、沈溪桥、姜丹书、李促乾、吴溉亭等人成了中国第一批著名的美术教育家。
清末的“癸卯学制”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使中国教育开始全面摆脱自我封闭,融入了世界教育发展的大潮,奠定了图画和手工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清末的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由于对科学和物质文化的重视,原本被我们忽视的属于“技”的那部分美术教育借助于这一时机在我国各级教育组织中迅速出现,形成了与“艺”的教育并举的局面。至此,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格局正式形成。也奠定了现代美院与工艺美院并存、基础教育中的绘画与工艺并存、社会中画家与工艺美术大师并存的基础。
民国初期美术教育
1911年,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史所未有的重大进步,不仅标志着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向新兴民主共和体制的转变,也极大的推动了教育现代化进程,给美术教育带来了活力。
1906年,王国维先生在中国首倡美育,并且提出在中国要以美育取代宗教的缺位,所谓“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宗教”。1907年,蔡元培先生大声疾呼:“以美育代宗教”。鲁迅先生也在1907年发表的《摩罗诗力说》以及1912年发表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极力推崇美育,将美育主张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希望通过艺术提倡美育,传播宗教。
1912年1月9日成立了中央教育部,蔡元培任第一任教育总长。1月19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7月10日,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召开了中华民国中央临时教育会议,确定了民国教育的基本框架。9月3日,中华民国第一个《学校系统令》公布,因1912年为农历壬子年,史称“壬子学制”。其后至1913年间又颁布了不少法令,合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新学制将整个学校系统分为三等五段,其中普通教育,初等小学校学制4年,儿童6岁入学,为国家义务教育,毕业后可升入高等小学或实业学校;高等小学校学制3年,毕业后可升入中学、师范学校;中学校学制4年,毕业后可升入大学或专门学校或高等师范学校。该学制沿用了10年,在中国学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1912年9月,教育部颁布《小学校令》,其中规定:“初等小学校之教科目,为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子加课缝纫。”“高等小学校之教科目,为修身、国文、算术、本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男子加课农业,女子加课缝纫。”
1912年11月,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其中规定:“中学校之学科目,为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并认为图画课的要旨:“在使祥审物体,能自由绘画,兼练习意匠,涵养美感。”手工课的要旨:“在练习技能,使制简易物品,养成工作之趣味、勤劳之习惯。”并规定,图画课第1-3学年,每周为1课时,第4学年每周为2课时,所学内容:自在画、用器画。自在画以写生为主,并授临画之法;用器画当授以几何画。手工课4学年每周均为1课时,所学内容:以天然物之模造及简易日用器具、各种细工,并示以材料之性质及工具之保存法。女子中学校手工以编物、刺绣、摘棉造花等为主。 民国初期的美术教育提出了培养学生“养其美感”、“涵养美感”的审美能力。可见,美术教育中的审美功能在民国初期的学校教育中已经得到了重视。在蔡元培先生等人的倡导下,美术教育思想已由过分的看重“技”的培养,又向“艺”的方向略略倾斜的一下。
蔡元培先生不仅从理论上全面和深刻地提出了将美育与世界观教育结合起来的国民教育思想,而且身体力行,精心呵护美育团体及学校。
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私立美术学校蓬勃发展。
1909年,周湘在上海先后办起中西美术学校及布景画传习所,传授西洋绘画技法。丁悚、乌始光、刘海粟、张眉荪等人曾在此学画。后来中西美术学校改名为中华美术学校,这是中国学习西方美术教育的开端,这是我国第一所私立美术学校。
1910年中国人自行编写的《各科教法》正式出版。
1911年,乌始光、刘海粟、丁悚、汪亚尘兴办上海图画美术院,192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学校,1921年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这是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第一所正规美术专门院校。
1912年4月1日,浙江两级师范(现为浙江大学)开学复课,同年秋,增设高师图画手工专科,学制3年。当时的教师有李淑同、樊羲臣、姜丹书等人。在之后的几年间,以美术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或者开有美术教育课程的学校大量涌现。
1915年,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开设3年制手工图画科,教师有李毅士、陈师曾、郑锦、丁荫(美国人)等;
1915年,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开设3年制图画手工科;
1918年4月15日,在蔡元培的倡导下国立北京美术专科学校(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成立,郑锦为首任校长,这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美术院校。
“五四”至抗战前的美术教育
1919年的“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义革命阶段。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教育进行了较多改革。教育界出现了学习西方的热潮,学习对象由原来的日本、德国转向美国。
1919年5月1日,美国教育家杜威来华讲学。在中国两年多,他在胡适、陶行知等人陪同下,当时11个省举行了70场演讲。杜威宣传实用主义的哲学与教育主张,为中国打开了通向实验科学和现代文明的窗户。 “五四”至抗战前的学校美术教育,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在蔡元培先生等一代人的努力下,美术教育借鉴了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美术教育中的成功经验,把西方美术中的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和设色、明暗等画法,还有设计、工艺制作中的一些新的理念引进了中小学美术教育之中,普及了美术教育,开创了“技”、“艺”并举的局面。
2010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两大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替在试卷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开卷考试。考生应独立答题,答题时可查阅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图一:司母戊鼎 图二:甲骨文 图三:殷墟宫殿复原图
A.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
B.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图三表明安刚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
D.上述三幅图支持了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观点
2.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 】
A.中西方文化差异 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
C.中西方人种差异 D.中国文人的偏见
3.“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 【 】
A.推翻了帝制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儿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国共合作实现
5.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6.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 【 】
A.爱国、救亡 B.民主、和平 C.自强、求富 D.和平、发展
7.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C.1911年,王某通过《中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8.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了第二届青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为迎接青奥会,某学校举办了与南京历史相关的图片展。下列对有关图片的解释,准确的是【 】
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 】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10.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l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12.下列有关古代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阿拉伯人充当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B 占代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
C.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向单一,即西方向东方学习
D.马可?波罗是促进东西文化交流的杰山代表
13.14—16世纪,世界历史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下列事件为新时代的到来创造条件的是 【 】
①文艺复兴运动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新航路的开辟④法国大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4.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它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事件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 【 】
①英国宪章运动②法国巴黎公社成立③俄国十月革命④美国南北战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下列能够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这些霸权主义现象的是 【 】
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慕尼黑协定 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历史学家认为罗斯福“改变了美国生活的全貌”。罗斯福主要改变了美国【 】
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二战后对苏联的战略
C.政府对经济的放任政策 D.工业行业的不正当竞争
17.斯人林曾经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达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最直接的后果是 【 】
A.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 B.法国光复
C.意大利投降 D.攻克柏林
18.2009年12月1日,欧盟宪法正式生效。从此以后,世界上将有一个可以代表整个欧盟说话的人。下列对欧洲联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增强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力量 B.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有利于协调欧盟国家之间的关系 D.提高了欧洲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19.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戈尔巴乔夫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都对当时而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改革。下列对他们所领导的改革评价准确的是 【 】
A.三次改革都使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列宁的改革,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土义国家
D.戈尔巴乔夫改革,加强了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
20.公元l500年以后,世界逐步由分散走向整体。如今,世界已形成了“地球村”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
A.殖民主义扩张 B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C.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广泛建立 D.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得分 评卷人
21.(5分)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论证到勘探,历经数十年,中线工程河南段终于2009年全面开共。这是一项规模浩人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京津地区用水紧张局面。我国古代也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泽被后世,但对当时的政权却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都江堰 图二:隋朝大运河
(1)简述图一、图二工程的主要功能。(2分)
(2)两人工程分别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1分)
得分 评卷人
22.(7分)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 魏源《海国图志》刊行
1861年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 京师同文馆创办
1888年 北洋海军正式建成
1894年 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 百日维新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
(1)简要说明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的历史背景。(2分)
(2)上述大事年表中,有些事件是对魏源思想的实践,请举两例。(2分)
(3)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1分)
(4)归纳出上述大事年表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分)
得分 评卷人
23.(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2分)
(2)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什么?(1分)
(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2分)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1分)
24.(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中期,面对殖民主义的暴行,殖民地人民进行了不屈的抗争,斗争结果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维护了民族尊严。这一时期殖民地人民的斗争一般有三种结果:一是民族独立并逐步强大;二是民族独立但社会发展援慢;三是失败,殖民统治进一步加强。
(1)请仿照示例,完成问题一和问题二。
示例: 结果:民族独立但社会发展缓慢。
名称: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原因:西班牙、葡萄牙实行的是封建统治.独立国家确立的社会制度落后。
问题一:结果:民族独立并逐步强大。(2分)
名称:
原因:
问题二:结果:失败,殖民统治进一步加强。(2分)
名称:
原因:
(2)在这一时期反对殖民统治的斗争中,涌现出了大批杰出人物,你最敬佩的是谁?请说明理由。(2分)
25.(6分)观察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遣唐使船 图二:1871年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
图三:20世纪50-70年代主要 图四: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示意图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柱状图
(1)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2)1871年日本使团赴欧美参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分)
(3)依据图三、图四,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分)
(4)上述材料反映出日本民族的哪一突出特点?(1分)
2010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第二部分具有开放性,评卷时,应根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制定出符台实际
的评分细则。
2.考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且和题意相符均应给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B D B B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C C A C B A B 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5分)
(1)图一:防洪灌溉;(1分)图二:运输。(沟通南北交通或南粮北运也可,l分)
(2)都江堰的修建,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只要答出对秦国的积极影响即可,l分)为修建大运河,隋炀帝过度役使人民¨,遭到人民反抗,加速了隋朝的灭亡。(意思相近即可,1分)
(3)要从国情出发;要经过充分、科学的论证;要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一条即可,其他符合题意也可,l分)
22.(7分)
(1)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鸦片战争的失败,暴露出清政府的腐败与技术的落后。(意思相近即可,但必须体现出鸦片战争失败的内容,2分)
(2)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北洋海军止式建成;京师同文馆创办。(任意两个即可,2分)
(3)《马芙条约》签订与百日维新。(1分)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答出一条给1分,共2分)
23.(6分)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2分)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一条即可,1分)
(3)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区域性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符合题意也可,2分)
(4)维护国家根本利益。(意思相近即可,1分)
24 (6分)
(1)问题一:名称:美国独立战争。(1分)
原因:独立后美国走上了发展资本土义的道路。(意思对即可,l分)
问题二;名称: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1分)
原因:英国殖民者的疯狂镇压;英国殖民者实行分化政策;印度王公贵 族的妥协。(一条即可,其他符合题意也可,l分)
(2)如: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取得民旅独立。他开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玻利瓦尔:他率领起义军英勇作战,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建立了一系列独立国家,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章西女王:她是印度杰出的女英雄,她领导起义军英勇抗击英国军队,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评价只要符台人物特征,一条即可,2分)
25.(6分)
(1)推动日本实行了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历史的进步。(答出仿照唐朝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促使日本向封建社会转变也可,l分)
(2)考察了解欧美各国先进的制度和科学技术,寻求富国强兵之路。(答出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探求富国强兵之路也可,1分)
(3)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战后民主政革;人力发展科技教育;美国的扶持;制订符合国情的经济政策。 (答出两条即可,2分)
(4)日本民族具有善于学习和吸纳外来文化的特点。(意思相近即可,1分)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 1919年6月22日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 1919年6月22日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六一儿童节八开纸画 六一儿童节怎么画简单又漂亮,用八开纸画
下一篇:更多农历
本文标题: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 1919年6月22日
本文链接:http://m.xzfx123.com/article/123654.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六一儿童节八开纸画 六一儿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dnf6月签到活动2021 dnf每月签...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昆仑决6月5日 昆仑决2021年6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972年6月11号农历是多少 1972...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护照少于6个月能出国吗 护照少...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六一儿童节活动场地布置 六一...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武汉有什么活动可以参加 6...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劲舞团2006 劲舞团高清视频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世乒赛6月5日战况怎么样 世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