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个月宝宝心理特征 6个月宝宝心理需求的文章,本文对文章6个月宝宝心理特征 6个月宝宝心理需求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一、婴儿心理状态发育阶段及特性
婴儿心理状态生长发育的特性是,对有实际品牌形象的、形象化的事情便于接纳了解,对有兴趣爱好的新事物便于激动。因而,教育培养时要有效运用天气现象、商品,多元化地给予启迪和正确引导。
2个月婴儿心理生长发育:
这一阶段的小孩与外部触碰非常少,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日常生活着,只关注自身的达到。当她们的日常生活要求获得达到时,就十分宁静,而当挨饿、消化不好或疲惫刺激性时,便会不断地哭闹。老婆的专注力拥有一定的发展趋势,发光或五颜六色艳丽的物件发生在视线内时,他会传出开心的响声。小孩拥有情景记忆,当小孩留意的事情从视线中消退时,可用双眼寻找。
3个月婴儿心理生长发育:
能短暂性地集中化留意一个新事物,如见到五颜六色的图像,能平静下来凝视一会儿,短暂性的记忆力维持时间很短。当小孩被抱住时,会兴高采烈传出洪亮的嘶嘶声。
4-6个月婴儿心理生长发育:
4个月时小孩记忆能力较短暂性,能对亲戚朋友在了解,只有维持几日,开心的时候会笑发出声音,全身上下动来动去。5个月时小孩的专注力拥有提升 ,能平稳地留意某一事情,仍对颜色鲜艳的小玩具尤其有兴趣,每每学好一种游戏玩法,便会主要表现出开心的模样。6个月时逐渐拥有留意事情的可选择性,发生了留意的萌芽期,这时候也逐渐发生分离出来后焦虑情绪的心态。
10个月的小孩现有个人的特征,有的小孩主要表现得开朗、有的恬静、有的灵便、有的死板。若有的小孩不许他人夺走他手上的小玩具或吃的食物;而有的小孩见他人有什么玩具都要向哪些;有的小孩则看起来非常大方,把自己的物品赠给他人,与他人一起共享;有的小孩一天到晚一声不响。
二、孩子的成长全过程中的4种心理需求在给孩子吃好喝好的与此同时,如今的爸爸妈妈也愈来愈注意到小孩的心理需求,因而,常常会和小孩开展沟通交流,可是这种就可以了吗?您了解了小孩有哪些的心理需求了没有?
1、必须深爱与价值感。
小孩必须爸爸妈妈的爱,深爱使小孩有归属感与价值感。爸爸妈妈对儿女求爱时,除开使小孩感受到深爱的达到以外,也使小孩了解因任何而深爱,进而学的是是非非意识。
2、必须归属感。
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是没法信任他人的,对别人不信任则没法与人创建友情,很有可能会使其变成自以为是的人。小孩假如没有安全感和信心,会使他害怕无拘无束地探寻周边环境,学习培训新的事情,他的心态和智能化发展趋势也会遭受负面影响。
3、必须新的学习方法。
当代儿童音乐教育基础理论觉得少年儿童是发展中的个人,其思维工作能力的发展趋势是其生理层面的完善再加上后天性学习方法而产生的。从出世起,少年儿童务必有紧密结合其工作能力的学习培训机遇以学习培训新的工作经验,才可以发展趋势出一切正常的智能化、语言表达、人际交往方法、心态体会、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格特质。莫秀芬觉得,孩子成长全过程中还必须激励和义务。
在少年儿童的修养全过程中,激励的必要性大于别的层面。每一个小朋友都必须不断给予激励,就好似种籽必须水一样。要是没有激励,小孩没法发展、发展趋势;少年儿童必须使命感,使他承担照顾好自己的日常日常生活,如穿衣服、整理小玩具、打扫等,能够协助他认识自己的必要性,创建信心,学习培训互帮互助的精神实质及建立使命感。
认可的榜样和重视对少年儿童来讲也是不能缺乏的。少年儿童优良品性培养的必备条件是日常生活有优良榜样供他学习培训认可。因而,爸爸妈妈不仅要多跟儿女贴近,并且要留意以身作则的危害,使自身的言谈举止对儿女造成正方向认可的功效。爸爸妈妈还务必重视小孩和他的支配权。重视小孩便是让小孩和大人公平做管理决策,这能够使小孩掌握到每一个人在家中上都有自身所饰演的不一样人物角色。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1、认知世界,对亲近自己的人逐步产生依赖
此现象多见于新生儿,这是孩子认知发展阶段开启的时刻,他们开始能够辨认出爸爸、妈妈与陌生人的区别。
当他们的认知程度到达一定阶段时,便会逐渐对亲近的人产生依赖。
2、对于失去抚养者而产生焦虑
通常来说,许多家长在孩子进入七八个月大的时候,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宝宝有时会突然会变得很躁动,就连情绪都会时常变得不稳定,妈妈一会不在跟前,孩子就会哭得声嘶力竭,只有妈妈回来,亲自抱在怀里安慰一会才能好。这正是体现了孩子对于失去抚养者的焦虑。
传奇治疗师Amanda Jones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逐渐相信,呼唤会招来一个关心他的成年人,并且对他的求助给以恰当的回应,孩子内心就会开始发展出一种‘基本的安全感’。”
3、对世界的认知逐渐清晰
通常,这类心理发展阶段常见于一岁半以后,这时的孩子已经逐步探索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开始反驳父母的建议,有的孩子开始尝试建立规则。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不管看到什么事情都会下意识地给出否定意见。”,一位2岁半孩子的母亲说道。
因为此时的孩子,正在极力地想要证明自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小大人”,同时不断试探“自我”和周围“环境”,来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安全。
活泼好动:
小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除了睡觉,他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脚都在活动,二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的挥手踢脚,到五六个月时,看见东西就要抓,抓了就放进嘴里,再大一点他就要推推这里、拉拉那里,会走以后,他的动作就更复杂了,一次玩一两个小时也不觉得累。
好模仿:
婴儿出生不久,就能模仿大人伸舌头,张嘴巴,半岁以后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挥手学再见、把手指放在嘴里模仿大人刷牙;到两岁左右的时候,能模仿更复杂的动作,妈妈洗衣服,他也要给娃娃洗,妈妈弄面,他也要拿擀杖擀来擀去,三岁以后她的模仿能力更强了。模仿是婴儿学习的主要途径。
好游戏:
儿童天生好游戏,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儿童从游戏中放松身心,获得快乐。三四个月的婴儿会乐此不彼的躺在床上做视物远近的游戏;一岁左右的孩子能连续十几次把球抛出去做练习游戏,两岁多的孩子会高兴的做搭积木、娃娃家游戏,也喜欢与爸爸妈妈一起做扮演游戏。
好奇:
出生2、3个月的孩子眼睛就不停的转,对周围的事物非常感兴趣,5、6个月大的孩子一听到声音就要转头去找,一看到东西就要伸手去拿,7、8个月至1岁左右的孩子,拿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心理学家称这个时期是“口腔期”;1—3岁的孩子喜欢做推、拉、扔、抠、压等动作,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连续开门关门25次,他对“咯吱咯吱”开门的过程很感兴趣,连续按压吹风机开关21次。
喜欢与别人交往、合群:
孩子出生的头三年主要与父母交往,但事实上也开始了最初的人际交往。一岁多的孩子就喜欢摸一摸、拉一拉同伴,或者拿玩具给同伴;2、3之间,就能在一起玩平行游戏,虽然是各玩各的,但已经有了合作的先兆。有的孩子因为不太与同伴接触(成人的原因),可能表现得胆怯、害怕、不合群。
喜欢户外生活:
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户外生活,到门外去就高兴,整天呆在家里就不高兴,有的孩子在外面玩,渴了、饿了都不肯回家。有的家长过分的限制孩子外出,原因是怕不安全、怕风寒感冒、怕弄脏衣服,孩子像笼中的小鸟,正天被关在家里。有的老师也不愿多事,怕带托小班孩子到户外玩。这样长大的.儿童,往往身体孱弱、知识缺乏。
喜欢被称赞:
8、9个月大的孩子就能“听懂”大人的好坏话,你表扬他,他就高兴的看着你,你若批评,他就吓得瞪着眼睛、表情呆滞;2、3岁的孩子最喜欢“听好话”,喜欢别人的称赞,夸她聪明又漂亮、夸她的新衣服、夸她画的图画,他都很高兴。我们做父母的应当把夸奖孩子放在口头上,当孩子做的好的时候就夸奖他,但也不要过于滥用。
出现第一反抗期:
孩子在1、5---3岁的时候表现得比较反抗,这时期的孩子不太听大人的话,爱发脾气,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因为孩子在1、5岁以后,能独立行走、双手的动作也增强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这导致其心理活动独立性的增加,对成人的依赖减少;2岁过后,自我意识萌芽,“我”的概念逐步形成,产生了在活动中突出“我”的强烈愿望,什么事都想自己做,当这种愿望受到成人的约束时,就表现得反抗。孩子还不懂得什么是“应该”和“不应该”,只要自己需要就力求获得满足,若被拒绝,立刻就引起他毫无道理的“逆反”。家长要平静的对待这个时期的孩子。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必修课,茫茫育儿路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0-3岁是婴幼儿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在这个过程中要养育好、陪伴好孩子,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接纳孩子,尽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世界,这样能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并和孩子一起成长。
宝宝的变化
9-10个月:开始认识自己的存在,懂得一些简单词义 会拍手表示欢迎~摆手表示再见。
10-11个月:能够站起来,偶尔可以走几步,可以自己用杯子喝水。
11-12个月:能够扶物行走、手指灵活性大大增强,变得好动,能说简单的单字。
孩子马上就要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起步了。其一,用两只脚站立并开始走路。人类因为两足行走,使得手能够自由活动,文明也因此而获得发展,所以有必要给孩子以自由使用手的机会。这就使得尽可能地容忍孩子的“淘气”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淘气对孩子自发性(意欲)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二,开始说话。最初只会发出诸如“妈妈”或“不不”这类音,但渐渐地语言的数量增多起来。不时哭泣、不时嬉笑,以此来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与孩子玩耍过少,孩子的情绪发育将受到阻碍,往往会变得很少笑、频繁地吸吮手指,或是出现有节奏地摇动头或身体的怪癖。所以,多与孩子在一起,施以亲密的抚触,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12个月-18个月
什么都想自己来做。
12-15个月:学会走路,会弯腰捡东西,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简单交流。
15-18个月:喜欢尝试自己洗手、洗脸、能够自如蹲下,能说简单的句子。
这是个自发性开始出现的时期。孩子一方面时时向父母撒娇,另一方面却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来做。自发性是使孩子在今后的岁月中能够充满活力地生活下去的非常重要的良好心态。爱护和培养孩子“自己来做”的热情,应该成为家长育儿的方针之一。这个时期,孩子哭、笑、恐惧、发脾气等情绪的表现变得相当复杂起来。此阶段父母常与孩子一起玩耍,对于孩子情绪的发展、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少有人理会的孩子,将会成为一个木讷的孩子。
18个月-24个月
变成妈妈的“小尾巴”。
18-21个月:能够搬动小物品,身体平衡力发展良好,开始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能够表达自己的一些意愿和要求。
21-24个月:能够独立做一些事情,如洗手、上厕所等;手眼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如浇花等。
这时的孩子爱跟在妈妈的身后转,对妈妈的信赖感越来越强,喜欢在妈妈的身体上撒娇。对孩子的这种撒娇要求,家长应给予充分的满足。此外,这个阶段的孩子,脾气变得“大”起来,当事情不能按他的意愿进行时,他就会发脾气。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这种状态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所以不要训斥他,最好以关注的态度让他自己平静下来。这个阶段的孩子爱跑爱爬,行动非常活跃。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如能尽量地容许孩子的冒险行为,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热情和积极性。
24个月-30个月
反抗和撒娇。
24-30个月:独立穿衣服、拆衣服;也可以做些家务,如擦桌子、擦鞋等;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以跟别人展开对话。
这是一个反抗心虽已生成,却仍然渴望撒娇的年龄。所以父母依然应该对此给予充分的满足。当孩子说“不”多起来时,便是到了第一反抗期。这是自发性在顺利成长的标志,因此无需担心。此阶段孩子“想自己来做”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了,应该好好地爱护这一热情。可以让孩子玩玩沙子、搭搭积木,这些活动有助于孩子智力的提高,而长时间地看电视则有可能妨碍其意欲的成长,应尽量避免。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同龄孩子虽然已显示出兴趣来,但还不具备一同友好地玩耍的能力。
30个月-36个月
第一反抗期中反抗欲最强的时期。
30-36个月: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独立做切、洗、种植等工作;可以用各种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开始主动和小伙伴们玩耍了。
这是第一反抗期中反抗欲最强的时期。无论什么事情孩子都要用“不”来反抗,很难“对付”。不过要知道,这是一个自发性正在顺利发展的好孩子的表现,所以不要去斥责他。当后面的孩子出生之后,妈妈如果一直忙于照看更小的孩子,大的孩子会时不时地变得像婴儿似的,给已经忙乱的妈妈增添麻烦。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妈妈应该把目光转移一下,经常抱一抱大的孩子,给予亲密的抚触。随着孩子情绪的安定,“还婴现象”也就消失了。这个年龄的孩子,虽说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意识已经开始产生了,但最易发生争吵。
宝宝从出生开始就进入高速成长期,头三年可以说每一个月有相当大的变化。宝宝在每个时期的认知能力、沟通与社会交往能力、大小肌肉的发展都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爸爸妈妈,首先的是要认识孩子的发展特点,同时根据宝宝不同阶段的需求,创设适合其成长的环境。了解宝宝各阶段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家长提供适当的刺激,是宝宝成长的一大助力喔!
宝宝6个月了,作为父母的我们这个时候的精神可以松弛下来了。相信生过孩子的宝妈都有这样如释重负的感觉:孩子出生前的3个月特别难带,有时候,他们不分白天黑夜的哭闹,真的分分钟让新妈妈情绪崩溃。3个月以后慢慢的,孩子没有那么吵了,到了6个月,越来越好玩。虽然这个时候,妈妈可以放松下来了,但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接下来我从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来说。
一 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
1.添加辅食
宝宝6个月了,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支持他的生长需要。不管是吃奶粉还是吃母乳的孩子,这个时候添加辅食是非常有必要的。严格的来说,婴儿从4个月起就可以添加辅食了,基本上从母体带来的抵抗力消耗的差不多了,想提高婴儿的抵抗力,就要添加辅食。
我女儿是从第5个月的时候添加辅食的,刚开始是蒸鸡蛋糕,迷糊,到第6个月的时候是蒸苹果汁,因为那个时候正是过年的时候,温度比较低,怕肠胃受不了就要弄热了吃。再后来是青菜泥,鱼泥,瘦肉泥,猪肝泥(如果孩子不喜欢那个味道,就不要添加了),主要就是要有营养好吸收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2.关于长牙
宝宝6个月的发育特点就是长牙,当然因为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都不一样,男孩女孩也不一样,所以长牙的时间也不一样。
就拿我的孩子来说,我的孩子就是属于出牙比较迟的。好像是1岁一个月左右出牙的,当时我非常焦急,因为听别人说一般的孩子六个月就要长牙的,我同学的孩子7个月的时候就长出了2颗牙,孩子11个月的时候,我每天都观察孩子的小嘴,但是每次都很失望,我担心,是不是缺乏维生素,营养不到位。后来带到儿童医院检查,医生说可能缺钙,开了2盒【伊可新】。
就这样到了13个月的时候就长出了第一颗乳牙。
所以如果孩子6个月以后没有长牙齿,父母要多观察,最好带医院看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3.运动感知能力
6个月前的宝宝,一般都是大人抱着,或者躺在床上。到了6个月左右,有一天你发现孩子竟然能够不需要其他的支撑物就可以做起来了,真的很神奇。宝宝有时候从仰卧翻身到俯卧,又从俯卧翻身到仰卧,努一努力就能做到,他们还喜欢抓东西往嘴里啃,咬。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1岁以内是“口欲期”。
我们可以买点磨牙饼干或者磨牙棒,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4.玩耍
除了坐起来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还有一件事也是他们非常喜欢做的,他们很喜欢吸允手指。这个时候宝宝再提醒大人,要给他们买玩具了,不需要多复杂的玩具,像拨浪鼓摇铃就足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有锻炼宝宝手部抓握的玩具。
图片来源于网络
5.养成规律性睡眠
婴儿的睡眠大概是大人比较关心的问题了,因为前三个月,孩子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新生儿的睡眠几乎是“随机”的,大人特别受折磨。
我女儿刚生下来,坐月子期间,因为孩子和我自己的睡眠冲突问题感到精疲力竭。新生儿的特征是 什么?黑白颠倒,她晚上几乎是哭一整晚,晚上,每次喂完奶就哭,怎么哄都不行,我自己又特别想睡觉, 孩子爸也不能分担什么。到了白天,稍微好一点,她能睡几个小时,我又睡不着了,不过比晚上好一点。
3个月以后,特别是到了6个月,孩子的睡眠问题慢慢恢复正轨,晚上喂两三次夜奶,换一次尿不湿,一觉到天亮。醒了,也不怎么哭了。白天中午的时候喂完奶能睡一两个小时。
睡觉对婴儿来说特别重要,他在不停的长身体,培养孩子的规律性睡眠显得特别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满足宝宝的生理需求, 关注宝宝的心理需求也同样重要
二.关注宝宝的心理活动
1.积极回应宝宝
对于0-1岁,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父母要做的就是给宝宝安全感,什么是安全感呢?宝宝的安全感就是信任妈妈,妈妈是宝宝温暖的港湾。
心理学博士陈忻在《养育的选择》一书中提到:
这个阶段,宝宝需要完全依赖妈妈。如果妈妈对宝宝的需要比较敏感,能够有规律地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他们就会对妈妈形成基本信任感,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
当宝宝饿了,妈妈马上哺乳;拉了,要及时更换纸尿片。当宝宝有这些需求时,她会通过哭来寻求妈妈的关注。
平时,如果把宝宝放到地垫上坐着玩,妈妈去了另一个房间或者是去厨房,有时候玩着玩着就会回头看一下妈妈,看到妈妈就放心了,然后继续玩。
图片来源于网络
2.多抱抱宝宝
几乎每个宝宝都渴望拥抱,触摸,安抚。皮肤的接触对宝宝的发育很重要,皮肤接触可以让宝宝的大脑分泌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
心理学家Bowlby是研究依恋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
6-8个月,是依恋形成期。宝宝开始对熟悉和不熟悉的人有不同反应,开始“认生”了。所以如果你的宝宝6个月,有亲戚或者朋友要摸宝宝的脸,如果宝宝表示出不愿意,哭闹,或者转过脸去,可以解释说明一下。
当宝宝哭闹,及时去抱抱她;当宝宝笑时,对她笑;我们不要忽略了宝宝的心理需求。
宝宝6个月了,不管是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妈妈都要去关注,积极回应,好让我们的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6个月宝宝心理特征 6个月宝宝心理需求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6个月宝宝心理特征 6个月宝宝心理需求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农历
本文标题:6个月宝宝心理特征 6个月宝宝心理需求
本文链接:http://m.xzfx123.com/article/123355.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个月宝宝心理特征 6个月宝宝...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年6月浙江展会 2021年浙江...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上海迪士尼2021年票价 上海迪...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阿勒泰6月天气预报 阿勒泰6月...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29日历史今天 6月29日历史...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1年度票房 2021年11月票房...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有什么好电影上映吗 6月份...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7日高考时间安排 六月七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6月2日停电通知 6月停电计划的...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0-6月奶粉是6月底还是初 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