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工作流activity原理 工作流activity教程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工作流activity原理 工作流activity教程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我们想一想几个问题,Android是如何启动一个Activity的呢?我们调用Context.startActivity(),一个Activity就展现了出来,这个Activity的onCreate()和onResume()等方法会被系统调用,其内部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当前展示的Activity的onPause()和onStop()方法是怎么被调用的?
首先,要明白一件事,就是startActivity()是一个跨进程的操作,相当于给另一个进程发送一个消息,然后该方法就马上返回了,背后系统会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操作,之后这个Activity才会展示出来,我们不能认为startActivity之后这个Activity就启动展示出来了,包括Activity的finish()也一样,它们只负责给系统进程发送信息而已。
那么,我们马上会想到两个问题:
1. startActivity()是发消息给谁呢?
答案是ActivityManagerService这个服务,而这个服务驻留在系统进程SystemServer中,之前的文章谈过,一个进程可以驻留多个服务,比如SystemServer这个进程包含了ActivityManagerService、PackageManagerService、WindowManagerService、PowerManagerService等很多个系统服务。因此,startActivity()是发消息给SystemServer进程,而进程间通信的方法正是安卓世界强大的Binder机制。
2. startActivity()发送的是什么消息呢?
这里的消息是通过Intent参数携带的,比如客户端可以通过PackageManager的getLaunchIntentForPackage()方法获取特定包名下特定Activity的Intent,这个Intent便指定了要启动的Activity,AMS进程则通过解析这个Intent创建对应的ActivityRecord,继续后续启动Activity的过程。
Android中的Activity是通过Task来组织的,系统只支持一个Task处于前台,即用户当前看到的Activity所属的Task,其余的Task均处于后台,这些后台Task内部的Activity保持顺序不变。用户可以一次将整个Task挪到后台或者置为前台。在一些安卓手机中,按Menu键,系统会弹出近期Task列表,用户能快速在多个Task间切换。与Task概念相关的还有Activity启动的模式,比如可以通过在Manifest指定launchMode为singleTask或在Intent中指定Flag为FLAG_ACTIVITY_NEW_TASK来控制Activity独占一个Task,或者通过taskAffinity属性来指定Activity所属的Task,这块不是本文的重点,详细可以看这里: https://developer.android.google.cn/guide/components/activities/tasks-and-back-stack 。
注意:Task并不是进程的意思,它只是一个虚拟的概念,由AMS中的TaskRecord表示。
AMS内部是通过ActivityStack来组织Activity和Task,Activity用ActivityRecord来表示,Task用TaskRecord来表示,需要注意的是,ActivityStack并不是从Task的维度来保存ActivityRecord的,而是直接扁平化地使用一个数组来保存ActivityRecord,用mHistory变量指向这个数组,表示历史的Activity。由于系统只有一个ActivityStack实例,因此mMainStack一直为true。ActivityStack有一系列方法来搜索和操作ActivityRecord,其主要结构如图:
在ActivityStack中,startActivityXXX的一系列流程是为了创建ActivityRecord和TaskRecord,然后将TaskRecord设置到ActivityRecord中,进而通过该ActivityRecord来启动Activity。
ActivityRecord就绪之后,AMS会判断ActivityRecord中的ProcessRecord中pid指向的进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直接向该进程发送启动Activity的消息,否则会启动进程。与应用进程通信的方式同样是Binder,接口是IApplicationThread,AMS通过IApplicationThread将APK相关的信息传递给应用进程。
当需要启动应用进程时,AMS向zygote进程发送信息,使得zygote分裂出一个新的进程,AMS随即得到该进程的pid,并把该pid与ActivityRecord的ProcessRecord关联起来。zygote分裂出来的是一个通用的进程,它并不知道自己的使命,也不知道自己运行的是哪个apk包,只是个空白的进程。但该进程在启动Java虚拟机和进行必要的初始化后会进入Java世界,然后会执行ActivityThread的main()方法,在该main()方法中,会调用ActivityThread的attach方法,attach方法将会调用AMS服务的attachApplication方法,并传入自己的IApplicationThread对象,从而开始应用进程和AMS进程间的通信。
因此,应用进程在被创建之后会主动与AMS进程建立通信,而AMS在创建一个应用进程后,会设置一个超时时间(一般是10秒)。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应用进程还没有和AMS交互,则断定该进程创建失败。
建立完通信链路后,AMS内部便可以使用IApplicationThread接口,通过bindApplication方法,将APK相关的信息传给应用进程,此时应用进程也就活起来了。应用进程在收到bindApplication消息后,将会根据AndroidManifest中声明的Application标签创建一个Application。
而真正启动Activity是通过ActivityStack的realStartActivityLocked方法,其大体的流程是向应用进程发送信息,使得应用进程调用ActivityThread的handleLaunchActivity以及PerformLaunchActivity方法。
其实启动一个Activity的关键流程是:
这只是主要的流程,其实里边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当下Activity的onPause和onStop等方法的调用,但原理其实很好理解,当AMS启动一个新的Activity以及该Activity的onCreate方法在被调用之前,AMS会发信息给当前展示的Activity的应用进程,通知其ActivityThread调用performPauseActivityIfNeeded方法,进而调用当前Activity的onPause方法。
至此,启动Activity的原理介绍完毕,AMS极其复杂,要完全理解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但我认为只需要把关键的节点理清楚就好,具体细节等需要用到再仔细研究。
完毕。
其它文章可以学习:
理解Application创建过程: http://gityuan.com/2017/04/02/android-application/
本文侧重讲解android N 系统中四大组件的工作原理,不同系统原理略有差别。通过分析四大组件的工作流程加深对Android Framework的理解,也为插件化开发打下基础。
Activity
展示一个界面并和用户交互,它扮演的是一个前台界面的角色。
Service
计算型组件,用于后台执行一系列计算任务,工作在主线程,耗时操作需要另起线程, 分为启动状态和绑定状态。
BroadcastReceiver
消息型组件,主要用于不同组件或者不同应用之间的消息传递,它工作在系统内部,不适合执行耗时操作,操作超过5s,会出现ANR。
ContentProvider
数据共享型组件,用于向其他组件或者应用共享数据,主要执行CURD操作。
我们启动一个activity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Activity直接启动方式):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this, MainActivity.class);
startActivity(intent);
第二种(Context启动方式)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this, MainActivity.class);
getApplicationContext().startActivity(intent);
不同的启动方式Activity的工作流程有点差别。
两种启动都会调用到Instrumentation类中的execStartActivity的方法,系统最终是通过ActivityThread中的performLaunchActivity完成Activity的创建和启动。
performLaunchActivity方法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通过ActivityClientRecord对象获取启动activity的组件信息
2、通过mInstrumentation对象的newActivity方法调用classloader完成activity的创建
3、通过r.packageInfo(LoadedApk 对象)的makeApplication方法尝试创建Application对象
4、创建ContextImpl对象并调用Activity的attach方法完成一些数据的初始化
5、调用Activity的onCreate方法
在Activity启动的过程中,App进程会频繁地与AMS进程进行通信:
App进程会委托AMS进程完成Activity生命周期的管理以及任务栈的管理;这个通信过程AMS是Server端,App进程通过持有AMS的client代理IActivityManager完成通信过程;
AMS进程完成生命周期管理以及任务栈管理后,会把控制权交给App进程,让App进程完成Activity类对象的创建,以及生命周期回调;这个通信过程也是通过Binder完成的,App所在server端的Binder对象存在于ActivityThread的内部类ApplicationThread;AMS所在client通过持有IApplicationThread的代理对象完成对于App进程的通信。
Service有两种启动方式,startService()和bindService(),两种状态可以并存:
startService流程
bindService流程
BroadcastReceiver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广播的注册、发送和接收:
动态注册过程:
发送过程
静态注册是由PackageManagerService(PMS)在应用安装的时候完成整个注册过程的,除广播以外,其他三大组件也都是在应用安装时由PMS解析并注册的。
从源码中可以看出:
应用启动的入口为ActivityThread的main方法,main方法会创建ActivityThread实例并创建主线程消息队列。
attach方法中远程调用AMS的attachApplication方法,并提供ApplicationThread用于和AMS的通信。
attachApplication方法会通过bindApplication方法和H来调回ActivityThread的handleBindApplication,这个方法会先创建Application,再加载ContentProvider,然后才会回调Application的onCreate方法。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ContentProvider的启动过程中伴随着app进程的启动。
ContentProvider的其他CURD操作如insert,delete,update跟query的流程类似。
在“文件”菜单上指向“新建”,然后选择“项目”。此时将打开“新建项目”对话框。在“项目类型”窗格中,选择“Visual C#”或“Visual Basic”(位于“其他语言”下),然后选择“工作流”。在“模板”窗格中,选择“工作流 Activity 库”。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工作流activity原理 工作流activity教程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工作流activity原理 工作流activity教程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党委换届工作总结报告标题 党委换届工作总结报告主要内容
下一篇:更多农历
本文标题:工作流activity原理 工作流activity教程
本文链接:http://m.xzfx123.com/article/120332.html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工作流activity原理 工作流act...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党委换届工作总结报告标题 党...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疲惫的心情短句图片 疲惫的心...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幼儿园工作规程学习心得 幼儿...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教学工作例会会议记录 教学工...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工作规划ppt模板范文 工作规划...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压力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杭州市民之家工作时间 杭州市...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3个工作日是多久 京东退款1-3...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电商工作室需要营业执照吗 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