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公立 农历 公立跟农历的区别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公立 农历 公立跟农历的区别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些朋友为了历法之事而迷惑,特别是对阴历和农历往往不知所以然,今天杨老师就给大家好好说说这几种历法,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更多的了解和掌握这些传统文化知识,永远的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另外,大家更多的了解一下农历,了解一下干支纪年法,在阅读易理、命理、风水有关文章的时候,也能够更加清楚明白。
首先说说咱们最常见的“阳历”,目前世界通行的公历,实际上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
现在世界通用的这部历法又叫“格里高利历”,这部历法浸透了人类几千年间所创造的文明,是古罗马人向埃及人学得,并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的兴起而传播于世界各地。由于格里高利历的内容比较简洁,便于记忆,而且精度较高,与天时符合较好,因此它逐步为各国政府所采用。我国是在辛亥革命后根据临时政府通电,从1912年1月1日正式使用格里高利历的。现行历法的纪年方式就是常说的“公元XXXX年”。
咱们再看看“阴历”,依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历法称为阳历,那么阴历,则是以月亮的视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是阴历每月的15日,月亮都是满月,初一、三十则看不到月亮。从历法的发展史来看,因为月亮的盈亏朔望周期非常明显的,易于观测,所以拥有古老文化的国家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和我国,最初都是使用阴历的。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仍使用阴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咱们说的春节,就是阴历的一月一日,也就是正月初一。
最后来看看“农历”。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农历,是集阴阳历于一身的一种历法。平均历月是依据月亮的盈亏朔望周期为一个朔望月,设置了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然后又设置了二十四节气来反映季节的变化,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是太阳历的一种,也是很多基础农业依循的一种历法,可以说咱们现在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历相结合的历法。
农历的纪年方法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十天干、十二地支,六十年周而复始,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期。一周期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咱们命理学中的生辰八字,就是使用了这种纪年方法。命理学中,每个生肖年份的起始是从立春日开始的,所以大家今后来判断生肖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下面咱们举两个例子,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目前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三种历法:
今年的春节,公历是“公元2023年1月23日”,用阴历的说法是“2023年正月初一”,而用农历来表述,这一天是“辛卯年,辛丑月,癸未日”,这也能看出,虽然是新的一年的正月初一,但生肖年份依然是辛卯年,也就是兔年。到今年2月4日(阴历是正月十三),也就是立春日,农历是“壬辰年、壬寅月、乙未日”,这一天才真正进入了辰龙年,而2月3日则是“辛卯年、辛丑月、甲午日”,依然是卯兔年。很多朋友自己认为的生肖也会出现错误的,不妨对照检查哦。
再比如说今天,今天是“公历2023年5月1日”,阴历是:“4月十一”,而农历则是“壬辰年甲辰月壬戌日”。
寅月(农历一月)立春—惊蛰
卯月(农历二月)惊蛰—清明
辰月(农历三月)清明—立夏
巳月(农历四月)立夏—芒种
午月(农历五月)芒种—小暑
未月(农历六月)小暑—立秋
申月(农历七月)立秋—白露
酉月(农历八月)白露—寒露
戌月(农历九月)寒露—立冬
亥月(农历十月)立冬—大雪
子月(农历十一月)大雪—小寒
丑月(农历十二月)小寒—立春
以上是我们常见的几种历法,现在很多人都把阴历和农历混为一谈,从以上的描述朋友们应该有所了解了,原来阴历和农历不是一回事儿,也希望以上有关历法的知识能给朋友们以帮助。
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阴历也就是农历。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在历法发展衍变过程中,二十四节气的出现用于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从而形成了农历。
阴历和公立的区别:
1、性质不同:农历是阴阳合历。以阴历的月相变化周期作为历月的基础,又根据太阳回归年周期来计算一年的时间。农历和阴历一样,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以两个朔日之间日期为一月。
公历是太阳历,是以太阳回归周期算作一年,作为基础的历法,然后把这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2、天数不同:农历有大月30日,小月29日。一年则设为12个月,354天。时间和公历相比,每年大约差十一天。每19年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一年384天或383天,称为闰年。
公历每个月分为30天、31天、28天或者29天,有的年份是366天,称为“闰年”;有的年份是365天,称为“平年”。一般四年一“闰年”。
3、使用纪年不同:公历以公元纪年,分公元前后;而农历使用甲子纪年,六十年一轮回。
阴历是农历,公历是阳历。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也被叫做夏历、阴历、旧历、华历等,而阳历是如今世界上通行的公历,也被叫做太阳历、公历、西历、新历等。农历属于阴阳合历,兼顾太阳、月亮和地球关系,中国采用公历和农历并用。
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又有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农历是阴阳历的一种,在民间通常被错误地称作阴历。农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农历是以华历(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由计算决定。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公立 农历 公立跟农历的区别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公立 农历 公立跟农历的区别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