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2023博物馆日是几月几日 5.12博物馆的文章,本文对文章2023博物馆日是几月几日 5.12博物馆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境内,是一处规模庞大的超级博物馆,这里面的馆藏文物和宝物都非常丰富,全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和精致,你可以在这里系统性的学习和观赏,下面给大家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详细的门派预约入口和操作流程。
1、预约入口
1.PC端预约方式:
2.微信小程序预约方式:
打开微信“国博导览 ”小程序,通过参观预约进行预约。
3.APP端预约方式:
下载中国国家博物馆 ,通过参观预约进行预约。
4.微信预约方式:
通过“国家博物馆”公众号 ,查看参观预约。
2、预约须知
一、根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实际,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的政策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天9:00-17:00(16时停止入馆),周一例行闭馆(节假日除外),夜间场次暂时取消。
二、个人观众需提前1-7天在“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预约,每天分为以下三个预约入馆时段:9:00-11:00,11:00-13:30,13:30-15:30。
三、参观当天凭预约时使用的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外籍人士和港、澳、台地区观众凭预约二维码)从北门西侧入馆参观。限量预约开放期间,观众入馆须配合进行证件核录,参观全程请佩戴口罩。
四、参观预约仅提供个人参观预约,不接受现场预约和团体预约,每个账号(手机号)每个参观日可至多预约5人。预约采取实名制,每个证件号每天只能预约1次。
五、预约成功后,系统自动发送预约成功消息通知,请妥善保存。
六、观众须在预约时间段到馆参观,避免造成扎堆聚集,如错过预约时间段将谢绝入馆。如无法按时入馆参观,观众可于参观当日17:00点前在本系统申请退订,逾期无法退订,系统将自动默认该账号爽约1次。年度内累计3次爽约的账号,将在90天内不能预约。
七、自2023年9月1日起,同一账号一周内多次预约且未履约(含入馆时未带身份证原件进行核销、预约后自行取消订单、参观日未到馆参观的行为均被视为未履约)率超过50%,该账号(手机号)将被限制预约30天,请您合理规划行程。
3、开馆时间
09:00开馆时间
16:00停止入馆
16:30观众退场
17:00闭馆时间
每周一例行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2023年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而上海博物馆官宣了2023年六大重量级特展,上海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和时间也出来了,详情见下文,快来看看有没有你期待的展览吧!
1、瑞色凝光:上海博物馆秘藏缂丝莲塘乳鸭图特展
2023年12月17日—2023年1月1日
上海博物馆第三展览厅
为庆祝建馆七十周年,上海博物馆将再次打开秘藏数十载的缂丝瑰宝《莲塘乳鸭图》,为民所共赏,这是朱克柔所缂唯一一件巨幅传世作品,是极为稀见的中华瑰宝。朱刚,字克柔,尤善缂丝绘画作品,独创“朱缂法”。本幅缂丝画以院体画风的春夏间生趣盎然的莲塘实景画为底稿。全幅缂丝彩色丰富,层次分明,丝缕细密适宜,技法高超,花卉虫鸟惟妙惟肖,堪称古往今来缂丝绘画之杰作。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原为庞元济(1864—1949)旧藏,其后人在1952年捐赠后入藏上海博物馆。
2、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
2023年1月17日—2023年5月7日
此次重磅展览是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的第二个展览,献礼上海博物馆馆庆7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大陆有史以来举办的最强阵容的欧洲美术史展览。
3、玉兔精灵:上海博物馆兔年迎春展
2023年1月18日—2月26日
上海博物馆大厅及中国历代绘画馆
2023年是癸卯兔年,上海博物馆将于春节期间举办“玉兔精灵”兔年迎春特别展览。展览以上海博物馆5件兔形象馆藏文物为主,包括西周双兔车衡饰、唐白釉兔、元水晶兔、清禹之鼎《侍女三兔图》轴以及清玉兔支神,并向山西博物院和衢州市博物馆分别借展晋侯墓地青铜兔尊以及史绳祖夫妇合葬墓出土的南宋青玉兔镇纸,以飨广大观众。
南宋青玉兔镇纸(衢州市博物馆藏)
兔在古代有祥瑞、机敏的美好寓意。此次迎春展文物的品类多样、造型丰富,或坐或伏,须毛毕现,宛如活灵活现、憨态可掬的“兔精灵”。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的青铜兔尊、水晶兔等在兔类题材的文物中都属少见,水晶兔更是发现自上海松江区的圆应塔地宫。
4、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展(暂定名)
2023年4月—7月
上海博物馆第二展览厅
宋元时期,文化发达,典籍宏富,堪称中国典籍发展的黄金阶段。依托于手写传抄、雕版刷印以及刻石拓印,中华文明在宋元时期得到了广泛地传承和长足地发展。
上海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宋元古籍,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首批上海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上海博物馆预定于明年4月把馆藏宋元古籍60余部呈现给国内外的广大观众。这也是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首次举办的古籍专题特展。展览分三个板块,分别展示写本、刻本、拓本三种类型的宋元古籍。
5、与时偕行:金石传拓的技艺(暂定名)
2023年4月—7月
上海博物馆第三展览厅
金石是中国历史中一种重要的文献载体之一,记录有大量珍贵史料。为保存、研习、交流其中的内容,中国的古老智慧演化出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复印技术:传拓技艺。历经时代变化许多金石原件早已消失破损,通过传拓留存下来的拓本资料为我国历史文化留存和传承做出着重要的贡献。本展以传拓技艺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通为主题,分为“文化传承的实用技艺”,“拓墨入画的艺术表现”和“金石传拓的传承保护”三部分,以上海博物馆藏品为主要内容,同时借展上海图书馆多件珍贵藏品,共计50余件。相信能为观众带来一次增进对传拓技艺了解的独特体验。
6、“何以中国”系列第二展“长江下游早期文明大展”(暂定名)
2023年7月—10月
上海博物馆第一展览厅
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展览系列的第二展将聚焦距今5800年至4300年以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为代表的第一个文明发展高峰中最伟大的成就。展览计划汇聚长三角三省一市各大博物馆、考古机构珍藏的出土文物,带领观众穿梭时光,走近凌家滩、东山村、良渚、福泉山等著名考古遗址,领略长江下游史前文化艺术的魅力,讲述中国自己的“文明”故事。这也是国内首次以展览的形式系统地呈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丰硕成果。
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旨在促进全球博物馆的合作与交流,并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的作用和意义。那么2023年是第几个博物馆日呢?
2023年是国际博物馆日的第46个年头。最早的国际博物馆日可以追溯到1977年,当时国际博物馆理事会提出了这一倡议,并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和认可。
博物馆日的意义
国际博物馆日的设立旨在倡导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通过推动全球博物馆的合作交流,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了解和交流,提高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欣赏。
博物馆的历史与发展
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博物,其后发展成为中世纪欧洲的私人珍藏馆,最终演变成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公共机构。博物馆在18、19世纪的欧洲得到了飞速发展,先后出现了许多标志性的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
中国博物馆的现状
中国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意识的提高,中国博物馆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建成了数百家大小不等的博物馆,其中一些规模较大的博物馆甚至可以与国际知名博物馆相媲美。
未来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博物馆面貌也发生了巨变。数字展览、虚拟博物馆等新型展示方式已经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未来,随着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博物馆的发展空间也将愈加广阔。
结语
2023年的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推动各国博物馆间的交流合作助力,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2023博物馆日是几月几日 5.12博物馆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2023博物馆日是几月几日 5.12博物馆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