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12月北京新冠疫情防控措施 12月北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的文章,本文对文章12月北京新冠疫情防控措施 12月北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下午16:00。根据查询北京疫情新闻发布会官网显示,2023年12月2日的发布会是下午16:00开始,主要公布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为落实好新冠肺炎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方便市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为城市正常运行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撰文|熊颖琪
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当前的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
本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这一点——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就在周六,“保健康、防重症”再次成为多省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关键词,各地已开始加紧部署。
配足急救转运力量
12月17日,北京市委书记、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尹力主持召开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代市长殷勇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当前疫情仍处在高位运行态势,感染者数量增加,北京市经受了疫情冲击影响。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防治结合,加强医疗救治,着力保健康、防重症,落实好“新十条”以及本市各项细化措施,确保防控措施优化转段平稳有序,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北京当下疫情,两项重点工作颇受百姓关注——买药、就医。
对此,本次会议也做了强调:
当前北京市药品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要加强市级统筹,发挥市医药物资应急保障专班作用,加快紧缺药品由生产向批发、零售环节流转,根据供需情况有针对性地向各级医疗机构、社会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调配药品,让市民群众买得着、用得上。
聚焦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群,社区及时摸清底数,畅通就医绿色通道。配足急救转运力量,完善各流程衔接,确保重点人群如有突发情况能够迅速送医入院。
会议还特别提及,近日,一些小区社区通过微信群搭建药物共享共济平台等做法,发扬邻里互助精神,缓解部分紧急用药需要,体现了团结友爱、共克时艰。
针对住院患者,会议强调,入院后要围绕降低重症、减少病亡开展救治工作,坚持一病例一方案,让重症、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持续加强预警评估
上海市17日也召开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陈吉宁主持会议并讲话,市长龚正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要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抓住窗口期、打好主动仗。
针对物资供应,会议提出要求:
持续加强预警评估,把已经明确的医疗物资、防疫物资储备及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等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进一步推动资源下沉、力量下沉,切实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
要加快建立健全应急保障工作机制,完善物资储备调度指挥机制、信息整合机制,充分发挥各区各部门积极性,切实提高医疗物资、防疫物资等统筹调度效率,保障重点物资高效有序生产、供应、储备、配送。
针对重点人员,会议指出,
重点做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工作,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聚焦重要功能机构、重点基础设施、重点岗位人群,统筹调度资源,做好应急预案,确保城市核心功能正常运转、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尽量推迟第一波感染高峰到来
周六开会的还有浙江省。
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主持召开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省长王浩出席。
易炼红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已经进入新阶段,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群众也有新诉求、新期盼。要将疫情防控重点从“防传染”进一步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上来,尽量推迟第一波感染高峰到来时间、压平感染曲线。
易炼红还强调,要站在群众的立场看问题、想办法、出实招:
坚决打击囤积居奇、肆意涨价、扰乱市场等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
确保安全平稳有序渡过第一波疫情高峰,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不断完善分级分类诊疗体系,加快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尽最大努力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及时回应群众疑虑、澄清谣言传言,引导群众理性看待防疫措施优化调整和疫情形势变化,为社会各界增强抗疫信心、配合抗疫举措、维护正常秩序营造良好氛围。
针对未来存在的疫情风险,会议要要求,要有效应对风险,坚持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涉疫风险的不确定性,把可能面临的风险考虑得更多一点、认识得更深一层、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与此同时,浙江省还推出七项举措。包括倡导“非必要不做核酸,非必要不查核酸证明”;除养老院、福利院、托幼机构、中小学等场所,为方便群众办事,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不再查验核酸证明;用好互联网医院等。
药企保持24小时运转
进一步做好医疗药物储备、解决群众用药问题,也是近日从中央到地方疫情防控工作狠抓的重点之一。
新华社17日消息,为保障疫情防控新形势下群众医疗物资需求,国务院国资委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要求,全面加强组织协调,成立医疗物资保障工作专班,建立日常工作调度机制,督促指导华润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国药集团等涉药中央企业,全力以赴保障医疗物资供应。
据介绍,上述3家涉药中央企业均已成立了医疗物资保供领导小组,建立了24小时工作机制,企业保持24小时运转,确保各项保产保供措施落实到位。
在吉林、广西等省份,都由省一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药品保供工作专班进驻重点生产企业,全力以赴做好药品供应和紧缺物资收储工作。确保企业24小时满负荷运转生产抗疫药品,全力以赴保障防疫药品生产供应。
湖南省药品监管局提出六项措施,要求全省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全力推进新冠疫情防控药品和医疗器械促产保供工作。其中,积极开通应急检验检测通道。成立应急检验工作组,开通24小时新冠病毒诊治药品医疗器械应急检验检测通道,为新冠病毒诊治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提供检验检测和咨询服务,对应急检验做到24小时随到随检。
延伸阅读:
关键时刻,党报连续三天发声,透露了什么信号?
“疫情防控”工作正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如何顺利渡过流行期备受外界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几天,《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署名为“仲音”的文章。聚焦的主题都是“近三年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这三篇文章分别是:
12月16日,《因时因势决策,科学精准防控》
12月17日,《不断筑牢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防控屏障》
12月18日,《在疫情防控中有力保障改善民生》
相关报道
几个细节值得一提。
第一,最近这段时间,“仲音”连续刊文谈疫情防控优化措施。
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11月11日,《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发布,公布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11月12日开始,《人民日报》连续19次刊发“仲音”署名文章,持续为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发声。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此后,《人民日报》又接连刊发了多篇“仲音”署名文章,为“新十条”发布后落实好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发声。
第二,“仲音”最近三天发布的文章,多次肯定了近三年来的抗疫战略策略。比如,文章提到:
过去近三年,我们有效处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
科学决策和创造性精准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近三年来的抗疫战略策略是符合我国国情、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举措,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方案。
我们的抗疫各项措施是科学精准、及时高效的,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用最小的代价实现了最大的防控效果。
我们的疫情防控政策得到了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我们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举措的同时,减少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第三,12月18日,新华社发文称,当前,新增感染者处于快速增长期,新一波疫情高峰来临。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正在发生变化。
今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这次会议特别提到:
要按照党中央部署,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加强统筹衔接,有序组织实施,顺利渡过流行期,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
“优化调整”依旧离不开实事求是。
《人民日报》在文章中提到,近三年来的疫情防控充分说明,尊重科学是抗疫的有效武器,实事求是是抗疫的重要法宝。
“当前,病毒弱了、我们强了,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抓住时机优化疫情防控政策,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使防控更具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无论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科学精准始终是道必答题。”
第四,“接种疫苗”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之一。
《人民日报》的上述三篇文章中提到,“接种疫苗是战胜疫情的利器,是直接决定一个社会能否抵御疫情冲击的关键变量。”“当前,疫苗接种正精准推进,各地坚持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重点,压实属地责任,加大动员力度,进一步提高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率。”
视频截图
就在12月17日,在2023年中美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高端论坛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在现阶段感染高峰期马上来临之际,对老年人要有非常好的保护。
他说,“如果老人没有打过疫苗,应该降低他们的活动度,出来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而去见老年人的时候,也要戴好口罩再去。最终希望老年人能够注射疫苗,有更好的药物能够去保护他们。”
第五,“解决群众就医用药问题”也是最近频繁被提及的一个重点话题。
《人民日报》的文章提到:
要加快解决群众就医用药问题,根据疫情形势、病情轻重缓急程度等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要强化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服务保障,及时提供咨询指导;
要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努力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
政知君注意到,最近,多地都召开会议强调了就医用药等问题。最新的一例是浙江。
12月17日,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浙江的会议提到,要确保安全平稳有序渡过第一波疫情高峰,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不断完善分级分类诊疗体系,加快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尽最大努力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全方位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胜仗的充分准备。
会议还提到,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及时回应群众疑虑、澄清谣言传言,引导群众理性看待防疫措施优化调整和疫情形势变化,为社会各界增强抗疫信心、配合抗疫举措、维护正常秩序营造良好氛围。
是的,12月31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第197场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监督组办公室主任肖飒通报,2023年12月28日,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成立调查组,针对顺义区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围绕疫情防控工作是否存在失职失责问题开展问责调查。
调查发现,顺义区有关镇街和职能部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顺义区高丽营镇党委对金马工业园管委会监督管理不到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统筹协调不够,未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安排调整工作分工,疫情防控工作存在漏洞。
2、顺义区高丽营镇金马工业园管委会推动落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不到位,未将严防人员聚集扎堆、防止聚集性聚餐的要求传达给辖区企业,防范疫情传播风险不到位。
3、顺义区城管执法部门落实部门责任不到位。根据北京市政府要求,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对各类商场和餐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顺义区城管执法局未对镇街综合执法部门督察检查,顺义区胜利街道综合执法队未及时发现顺义区华联金街购物中心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中的漏洞。
扩展资料:
1、顺义区高丽营镇党委对疫情防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落实主体责任不力,给予高丽营镇党委通报问责,给予高丽营镇党委书记王海松诫勉问责。
2、顺义区高丽营镇副镇长张海波,在高丽营镇疫情调度会后,未对疫情调度会中提出的严防人员聚集扎堆、防止聚集性聚餐的要求进行部署,给予张海波政务警告处分。
3、顺义区高丽营镇金马工业园管委会负责人李辉,对疫情防控工作不重视,认识不到位,未履行对园区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管责任,给予李辉记过处分,建议予以免职。
4、顺义区城管执法局四级调研员张海江,对疫情防控工作思想认识不够,未能加强对顺义区镇街执法队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执法队的工作情况掌握不充分,给予张海江诫勉问责。
5、顺义区胜利街道办事处综合执法队负责人马海亮,在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放松了对商超防疫工作的要求,对上级制定的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重视不够,监督检查浮于表面,给予马海亮政务警告处分。
参考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因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 北京顺义区多人被问责、处分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12月北京新冠疫情防控措施 12月北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12月北京新冠疫情防控措施 12月北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1982年12月15日 1982年12月15日农历是多少
下一篇:更多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