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业绩 9月份的业绩为什么比10月差
9月和10月通过率对比用什么图
七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法之:对比分析法
数据猿
2018-12-0114:00:00
+关注去App听语音播报
导读
对比分析在于看出基于相同数据标准下,由其他影响因素所导致的数据差异,而对比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出差异后进一步挖掘差异背后的原因,从而找到优化的方法。
来源:诸葛io数据教练丨作者:诸葛io
数据猿官网|
今日头条丨一点资讯丨腾讯丨搜狐丨网易丨凤凰丨阿里UC大鱼丨新浪微博丨新浪看点丨百度百家丨博客中国丨趣头条丨腾讯云·云+社区
上面这张图答凳芦表是一个常见的柱状图,而柱状图的作用在于直观对比各项数据之间的差异。
上面这张柱状图是针对9月份各渠道获客统计的一个对比分析图表,针对各渠道的下载量、访问量、注册量进行对比。
对比要点一:对比建立在同一标准维度上
在这张图中,首先要关注到的对比要点是各项数据的对比要基于同一维度。这张图是针对9月份的渠道推广效果的对比统计,9月份就是第一个对比标准,也就是时间维度。
在时间维度下,后续对比的结果都是基于这个标准产生的,也就是在9月份这个时间范围内的数据对比,并不能用10月份的数据与这个图表中的数据对比。当然,除了时间维度,也可以使用空间维度,例如渠道A在1-12月每月的数据对比。无论用什么维度,对比要建立在一个大的标准下。
对比要点二粗没:拆分出相关影响因素
在时间这个大维度下,我们对各渠道的获客效果进行了拆分,也就是将获客效果衡量分为了访问量、下载量和注册量。这三个维度的数据作为判断渠道获客的标准,从对比中找出各渠道的优劣。
例如通过这个图表可以看出,渠道A的访问量最高,渠道B的下载量最高,渠道A的注册量最高,那么这样的对比结果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呢?
我们能够看到,渠道A从访问到下载的流失比较严重,渠道B从下载到注册的流失比较严重,而渠道C在访问量、下载量都低于其他渠道的基础上,渠道C的注册量与渠道A并没有相差太多。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假设,渠道C的获客效果更好,为了印证这个假设,我们可以在影响因素中再加入渠道投放花费这个维度,如果渠道A的高访问是因为高花费,渠道C的低访问是因为低花费,那么基本可以印证这个假设。
对比要点三:各项数据对比需要建立数据标准
在这张图中能够看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渠道B的下载量比访问量还要高,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在这张图表中加入了一个中间标准数据,对各项数据进行了一次标准换算。假设访问量的真实数据为1万是,标准数据为1,下载量的真实数据为1千时,标准数据为1,注册量的真实数据为100时,标准数据为1.
经过标准数据的换算,我们将各项数据放在一张图表上时,对比的差异化会更明显。
so,现在明白对比分析法要怎么做了么?
对比分析法的维度可以分为同比、环比、定基比等不同的对比方法:
同比:例如去年9月与今年9月的对比,同比一般被看做是基于相同数据维度的时间同期对比,也可以看做基于时间维度的影响因素对比,例如相同的营销活动在不同的渠道投放所带来的转化数据,也可以看做是同比。
环比:例如9月份与8月份数据的对比,这是从时间维度的对比,也可以以周期性维度对比,例如第一阶段推广投放了10个清带渠道,第二阶段推广投放了15个渠道,那么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环比上涨还是下降,进而找出数据变化的原因。
定基比:定基比是指针对一个基准数据的对比,例如在各推广渠道中,渠道B与渠道A相比,渠道C与渠道A相比,而两者的比值是渠道B与渠道C的定基比。
对比分析在于看出基于相同数据标准下,由其他影响因素所导致的数据差异,而对比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出差异后进一步挖掘差异背后的原因,从而找到优化的方法。
▲向上滑动...了20%九月的营业额是十月的,百分之多少?九月的营业额比10月少%...
百货商店十月份营业额比九月增加了20%,
九月的营业额是十月的百分之(83),
九月的营业额比败郑10月少(6分之模枯灶1),
1/(1+20%)
=5/旦扮6
≈83%
1-83%
=17%为什么 保险业 的销售高峰是 3月 6月 9月 1月
这个和各家公司的业务节奏有关。其实主顷纳要是排名前五的公司的节奏,因为他们基本上占了保险市场大部分份额。
1月:一月是一年的开始,各家公司都会在一月去打“开门红”,图一个打个彩头,开门红方案各家公司一般会出重金狠砸。这也是各个职位上的职业经理人要给老板的,通过“开门红”树立公司信心,让老板看到今年的业务发展是可以期待的。
2月:一般1月之后2月是个低点(春节一般在2月,很多业务员无心展业)
3月:在2月之后经过春节期间的一般会在3月有一个小爆发,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春节期间业务员板房客户的积累,另外一个原因是个险一般是自然季度考核,3月是个考核节点,同时3月对于公司来说也是一季度的节点所以业务追踪力度也会加强。
4月-5月:正在一季度开门红总体战役结束后业务员一般会出现疲惫期,就是四五月,所以四五月一般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而各家公司一般会推出“四、五”联动方案,将两月合并为一个阶段经营,给业务员一定的缓和时间。
6月:对于业务员来说扒液是第二春乎物个考核节点,保级、晋升、降级这三种选择再次出现在业务人员面前,同时6月也是各家公司的半年节点,在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指导方针之下,各家公司都会在6月冲击一把,没到50%的是为了让任务过半,到了的是为了下半年减轻压力。
7月-8月:和四五月类似,半年冲刺结束之后一般会有一定的缓和期。
9月:业务员的第三个考核节点,同时九月与十月也有之称(在时间上因为九月份和十月份农业收获季节,开始进入秋收,按照人的收支消费心理,在花钱方面,投资方面心情带动各行业,只要进入到秋天,延续到冬季,特别是临近两节,家庭消费明显增加,是一个随时间季节消费的金融概念。)所以九月的业绩一般都是高峰。
10月:一般会比九月略低,但是也是处在全年业务中的较高点。
11月:金九银十之后的淡季一般业务较低。
12月:每年的结关,一般来说不是高点,对于完成全年任务的公司来说12月不要求业绩,只做一件事,就是准备下一年开门红的业务所以后很多的埋单(谈好的不交,等到下一年一月一号交)。对于业务差距很大的公司基本也是这样破罐破摔了,今年就这样了所以全力为下一年开门红做准备工作(这也是为什么1月份历来是高点的原因)。一般只有一些任务差距较小,有望达成的公司才会在12月做最后的冲刺。所以12月也为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