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阅读的是一篇关于姓蓝的名人的文章,里面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还有给你准备姓蓝的名人有哪些和姓蓝的名人的精彩内容哦。
蓝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31位。也是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二百六十位的姓氏。
历史上部分姓蓝的名人
蓝玉:明朝人,常遇春妻弟。隶属常遇春麾下,每战皆先登陷阵,屡立战功,封为凉国公。后恃功专恣,为太祖所恶,以谋反罪诛死,坐累列侯功臣、文武大吏以至偏裨将士2万余人。
蓝瑛:明末画家。擅山水,早年风格秀润,后漫游各地,风格变为雄奇苍老。兼工人物、花鸟、兰竹,骨力峭劲,各具意态。世人称他为“浙派殿军”。
蓝桂:下都乡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历任云南大和等县知县,云南大理府同知,从政20多年,始终以清勤自励,生平好义勇为,热心公益事业,告老还乡后,布衣草履,本色依然。
蓝采和:唐末逸士,传说中八仙之一。他常着破烂蓝衫,一脚着靴,一脚跣行,夏天则在衫内加絮,冬天则卧于雪中。每行歌于城市乞索,持大拍板。常醉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后于濠梁酒楼上饮酒,有五色云覆其上,饮毕,乘云鹤去。
蓝斗南:庐丰乡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举人,任福清县教渝,任中辞官回乡侍奉母亲未再复出。他虽家贫如洗,却廉谨自守,不妄取一分一厘,他立下誓言:“宁可吃番薯度日以终此生”。
蓝天蔚:早年以官费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回国后,任湖北新军统带兼湖北弁学堂教员。武昌起义时与吴禄贞等策划北方新军起义,未成,潜逃上海,被民军推为关东革命大都督,北伐军总司令,驻节烟台。1921年任鄂西联军总司令,随后被军阀孙传芳击败,死于四川。
蓝廷珍:清代福建水师提督。康熙年间由把总升任温州游击,屡败海贼。后又升南澳镇总兵。随施琅入台湾,平朱一贵,官至福建水师提督,加左都督。
蓝维仁:庐丰乡人,在厦门读书时参加国民党左派组织,民国15年(1926)加入中国共产党,闽西工农民主政府财政部部长,民国21年(1932),不幸牺牲。
蓝庭辉:庐丰乡人,参加了红军和长征,任铁道兵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少将。
姓蓝的男明星
蓝天野、蓝志伟、蓝山南、蓝乃才、蓝正龙、蓝海瀚等等。
姓蓝的女明星
蓝盈、莹蓝娣、蓝洁瑛、蓝燕、蓝苹、蓝心湄等等。
阮姓,是中国和越南的姓氏之一,虽在中国未被列入百大姓,但在越南却是全国最大的姓氏。在越南语里,阮的国语字拼写为「Nguyễn」。
历史上部分姓阮的名人
阮翁仲,人名。翁仲,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长1丈3尺,端勇异于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
阮咸: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仲容。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竹林七贤”。阮咸是阮籍之侄,与籍并称为“大小阮”。阮咸也是著名的音乐家,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他生平放浪不羁,精通音律,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阮咸”为名。作有《三峡流泉》一曲。(《三峡流泉歌》李季兰引《琴集》曰:“《三峡流泉》,晋阮咸所作也。”)
阮裕字思旷。宏达不及放,而以德业知名。弱冠辟太宰掾。大将军王敦命为主簿,甚被知遇。裕以敦有不臣之心,乃终日酣觞,以酒废职。敦谓裕非当世实才,徒有虚誉而已,出为溧阳令,复以公事免官。由是得违敦难,论者以此贵之。
阮放:字思度,陈留尉氏(今尉氏)人,“江左八达”之一。东晋时除太学博士、太子中舍人。侍从皇帝,常说《老》、《庄》,而不涉及军国事。明帝时迁吏部郎,主管选拔考核官吏,甚有政绩。平素清廉,不置产业,为吏部郎不免饥寒。
阮种字德猷男陈留尉氏人出身官宦之家,汉侍中阮胥卿八世孙。:泰始中举孝廉。为公府掾。举贤良对策上第。除尚书郎。转中书郎。迁平原相。卒于郡。:《赠棘据诗》“体直响正。源深流清。”约魏正始初,至晋元帝太兴中之间在世。弱冠有特行,为嵇康所重。康所著《养生论》中的阮生,就是指他。察孝廉,为公府掾。举贤良对策第一,转中书郎。种进止有方,正己率下,朝廷莫不惮其威容。每为驳议,事皆施用。后迁平原相,为政简惠,百姓称之。卒于郡。种著有集二卷,(《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阮孚,字遥集,阮咸之子。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饮酒史上“兖州八伯”之一。阮孚为“诞伯”。(东晋成帝时羊曼、阮放等放纵不羁,好饮酒,时人称为兖州八伯)。传见《晋书》卷四十九。
阮孝绪,南朝梁目录学家。字士宗,南朝梁陈留尉氏(河南尉氏)人。生于齐高祖建元元年,卒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年五十八。阮事迹入《梁书·处士传》。幼以孝闻,性沈静,年十三通五经。既冠,已有超然远引之志,遂屏居一室,非定省未尝出户,亲友因呼为居士。喜坟籍。是外兄王晏为显贵,屡次到他家,不与相见穿篱而逃。任昉叹道:“其室则迩,其人甚远”。所居唯一床,竹树环绕,读书其中,学养精进。屡被征,以世路多艰,终不出。其人出处去就,高洁不染有如此。梁武帝普通年间(520-527)有感公私坟籍,多所散夫,乃博采宋齐以来图书,集为《七录》一书,总结前人目录学之成就。七录今夫,惟自序尚见于道藏《弘明集》内。七录分内外两篇。内为五录:经典,纪六艺;记传,纪史传;子兵,纪子书、兵书;文集,纪诗赋;技术,纪数术。外篇有二、佛录、道录。其分部题目,颇有次序。阮之前有王俭《七志》,以分类法论,则阮较王为善。阮氏对目录学之贡献,据姚名达在其《中国目录学史》中认为有:①分类合理化;②适应时代环境;③工作科学化。阮录在当时已将“天下之遗书秘记,庶几尽于是”,可以说是已尽到目录学史上编集、创见之功。
阮佃夫(427—477),诸暨人。出身小吏。湘东王刘彧出就藩封,选为主衣,后请为世子师,颇受信任。
阮鹗(1509-1567),字应荐,号函峰,南直隶桐城县(今安徽桐城)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浙江提学副使。倭寇围杭州时,有司拒不许乡民入城避难,阮鹗亲手打开城门,救活居民数以万计。后因依附严嵩亲信赵文华、胡宗宪,被破格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嘉靖三十六年正月,改为特设福建巡抚。起初,阮鹗主张抗倭。自浙江桐乡被倭围困以后,阮鹗为倭寇威势所压倒,转而主和。及倭寇犯福州时,阮鹗非但不战,反而以银数万两和各种布匹重贿倭寇,并用巨船六艘送倭出海。同时奢侈腐化,贪婪无比,敛括民财千万计。于是御史宋仪望等人纷纷上疏弹劾阮鹗。嘉靖三十七年三月十六日,阮鹗被捕至京。因他事先贿赂严嵩说情,故未予重治,仅革职为民。阮鹗侵盗的饷银,多于胡宗宪,是时皆追还于官府。隆庆元年(1567),阮鹗卒,年五十九。
阮勤(1423-1499)交趾人,明朝官员、进士出身。景泰五年,登进士,历台州知府,在任期间清慎惠政。后以右副都御史巡抚陜西,当地饥荒,他奏免七府租四十余万石。后召入为刑部侍郎,调任南京。
阮大铖(1587~1646)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桐城(今安徽枞阳藕山)人。明末政治人物、著名戏曲作家。以进士居官后,先依东林党,后依魏忠贤阉党,崇祯朝终以附逆罪罢官为民。明亡后在福王朱由崧的南明朝廷中官至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与马士英狼狈为奸,对东林、复社文人大加迫害,南京城陷后乞降于清,后病死于随清军攻打仙霞关的石道上。所作传奇今存《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和《牟尼合》,合称“石巢四种”。
阮元(1764~1849),扬州仪征人,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谥号“文达”,清代嘉庆、道光间名臣。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高的造诣,被尊为一代文宗。
阮葵生(1727—1789),字宝诚,号吾山,清代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乾隆壬申科举人,辛巳会试以中正榜录用,以内阁中书入值军机处,历任监察御史、通政司参议、刑部右侍郎,是清代乾隆时期有成就的诗人、散文家和法学家。
姓阮的男明星
阮民安、阮兆辉、阮志强、阮经天、阮兆祥、阮世生、阮明智、阮德锵等等。
姓阮的女明星
阮明雪、阮小兰、阮玲玉、阮小仪、阮佩珍等等。
祝姓,是中国人的一个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26位。
历史上部分姓祝的名人
祝融
帝颛顼的孙,名重黎,为高辛氏火正。以谆耀敦大,光明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命重黎杀而不尽。帝以庚寅日杀重黎,以其弟吴回代重黎,复居火正为祝融,遂平共工氏。后世祀为火神。
祝午
西汉齐人,齐王刘襄的郎中令。吕后死后,其亲属欲作乱。祝午献计给齐王,将琅邪王诱骗到齐国,而尽发琅邪国之兵。
祝恬
中山卢奴人,东汉大臣。初任司隶校尉,后迁光禄大夫、司徒。
祝嘉
浙江省秀水人,字明甫,号西涧,清代诗人、画家。乾隆二十五年举人。会试屡不中,闲门力学。善画梅,工诗。有《西涧诗钞》。
祝英台
东晋会稽上虞人,小字九娘。女扮男装,与会稽梁山伯同游学三年。后梁山伯知其为女儿身,欲娶为妻,而英台已许配他人,遂郁悒而终。次年,英台出嫁过山伯墓,其临墓恸哭,墓地忽裂,遂与山伯同穴。宰相谢安上奏朝廷,封为义妇冢。
祝钦明
京兆始平(今陕西省兴平)人,唐代大臣。中六经科选,为太子率更令。中宗复位,擢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三品(位同宰相),历刑部、礼部尚书,后以崇文馆学士卒。
祝象器
宋代五经博士。乐善好施,名闻州郡。家财万贯,几乎有州郡的一半,时称“祝半州”。
祝可久
信州铅山(今属江西省)人,宋代名士。立功边陲,官至贵州刺史。父亡后归隐山林,乐于行义事,与弟祝可大共建乡校,士林称之。
祝梦熊
衢州江山(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大臣。进士出身,官至监察御史。因得罪权臣韩侂胄,被贬职。后被农民起义军所杀。
祝世禄
江西省德兴人,明代学者。万历进士,官至尚宝司卿。为耿定向高足。有《祝子小言》、《环碧斋小言》、《环碧斋诗集》等。
祝允明
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明朝文学家、书画家。因生枝指(即六指),故自号枝山。举人出身,曾任广东兴宁知县,应天通判。他博览群籍,为文多奇气;尤工书法,小楷、狂草无一不精。与唐伯虎、徐真卿、文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有《前闻记》、《九朝野记》、《苏材小纂》、《祝氏集略》30卷、《怀星堂集》30卷等。
祝世昌
辽阳(今属辽宁省)人,明末清初将领。原为明将,后降后金(清),隶汉军镶红旗。入关后,授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
祝维诰
浙江秀水人,清代诗人。举人出身,官内阁中书。工诗,有《绿溪诗稿》。
祝德麟
浙江海宁人,清代官吏、诗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至御史,以言事不合黜归。工诗,以性灵为主。有《悦亲楼诗钞》。
祝大椿
祝枝山
祝枝山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1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但直到55岁才谋得一官半职,授广东兴宁县知县,63岁任京兆应天府通判。由于不满官场腐败之风,一年后他就借故辞官,回故里度残年。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书法三大家”(另两人为文征明和王宠)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頫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姓祝的男明星
祝家正、祝钒刚、祝士彬、祝君、祝新运、祝延平等等。
姓祝的女明星
祝梦洁、祝希娟等等。
以上内容是关于姓蓝的名人和姓蓝的名人有哪些的内容,小编幸苦为你编辑整理,喜欢的请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姓山的名人 姓山的名人是谁
下一篇:更多起名